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清栋专利>正文

自行车车管与构件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178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车管与构件的连接结构,是在车管的端部塞设连接体,并使包裹在连接体外的含树脂纤维披覆层外露缠绕于构件上,通过外撑持体的设置及外披覆层使车管端部与构件一体化,置入成型模具中固化成型后,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须焊接的自行车车管与构件的连接结构。(*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车管与构件的连接结构。现有的自行车车管与构件的连接系采用焊接连接。焊接时的高温易使焊接处产生脆裂且外观上缺乏美感。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无须焊接的自行车车管与构件的连接结构。本技术提出的自行车车管与构件的连接结构是在自行车管的端部塞设有连接体,连接体由含树脂的纤维披覆层包裹发泡体构成,披覆层露出自行车管的端部并直接缠绕于构件上形成夹口。在披覆层外另设有由发泡体制成的撑持物并包裹有含树脂的纤维披覆层使自行车管端部与构件一体化,置入成型模具中固化成型即可。由于本技术是在自行车管端部塞设连接体,而连接体外的含树脂纤维披覆层伸出管端并包裹在构件的外端形成夹口,通过披覆层及外部撑持体的夹持,自然形成连接结构,无须另外设置连接构件,从而达到简化结构,无须焊接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自行车管与五通管构件的连接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管与上管连接结构剖视图;参照图1,五通管18与前下管13、中管17、两后下叉管12等各自行车车管的连接是在车管的端部直接塞设连接体20,该连接体20是用披覆层21包裹住发泡体22,披覆层21部分露于各车管管端并直接包裹于五通管18上形成一夹制各车管的夹口210,披覆层21的最外层另设撑持体30及包裹于撑持体30的披覆层31,使整个五通管18与各车管12、13、17的端部结合成一体,再置入成型模具中固化成型即可实现本技术提出的自行车车管与构件的连接结构。披覆层21、31为含树脂的纤维构成的,撑持体为发泡体材料组成的用于固化成型时产生膨胀力,如乙烯醋酸乙烯脂或聚氨脂。参照图2,在后上叉管11,前上管14等车管端部塞设连接体20,并以连接体20露出管端的披覆层21直接包裹于中管17上,并形成夹口210,配合外撑持体30及披覆层31的包裹缠绕形成一体化,再置入成型模具中固化成型即可实现本技术提出的自行车车管与中管的连接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车管与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1)、将连接体(20)塞入自行车管的一端,连接体(20)上的含树脂纤维披覆层(21)外露并缠绕在构件上形成夹口(210);2)、在披覆层(21)外设置有撑持体(30),含树脂的纤维外披覆层( 31)包裹整个自行车管与构件的结合部与外撑持体;3)、连接体(20)由发泡体(22)及含树脂的纤维披覆层(21)组成;4)、撑持体(30)由发泡体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车管与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1)、将连接体(20)塞入自行车管的一端,连接体(20)上的含树脂纤维披覆层(21)外露并缠绕在构件上形成夹口(210);2)、在披覆层(21)外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清栋
申请(专利权)人:白清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