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前叉加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2910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自行车前叉加工机构,该加工机构核心是在模具型腔的主腔道设有一其前部插入型腔内的用于向型腔注水的水针,在与水针对立方向的另一端,通过溢料管连通有用于容纳溢料的溢料腔;主腔道的侧壁还设有一用于向型腔注入胶料的并且能够封闭的进胶部件。将水辅成型工艺引入到注塑工艺中,将两者有机结合,采用高压水将产品内部多余的胶料逼出型腔,所以构件产品冷却非常快,可以省去普通注塑工艺的保压和冷却程序。并且产品能一次成型,效率大为提高,同时也确保了强度,构件的壁厚非常均匀,外形精度也大大提高,具有较多支路的自行车构件的造型可以多样化设计,重量也更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自行车前叉加工机构,该加工机构核心是在模具型腔的主腔道设有一其前部插入型腔内的用于向型腔注水的水针,在与水针对立方向的另一端,通过溢料管连通有用于容纳溢料的溢料腔;主腔道的侧壁还设有一用于向型腔注入胶料的并且能够封闭的进胶部件。将水辅成型工艺引入到注塑工艺中,将两者有机结合,采用高压水将产品内部多余的胶料逼出型腔,所以构件产品冷却非常快,可以省去普通注塑工艺的保压和冷却程序。并且产品能一次成型,效率大为提高,同时也确保了强度,构件的壁厚非常均匀,外形精度也大大提高,具有较多支路的自行车构件的造型可以多样化设计,重量也更轻。【专利说明】自行车前叉加工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前叉的加工机构,尤其是以注塑方式结合水辅成型进行加工的机构。
技术介绍
前叉是组成自行车的一个主体构件。该构件的制造材料由传统的钢材、铝材,发展到高分子合成材料玻纤、碳纤,使得自行车正朝着轻量化发展。但是由于产生工艺的原因,自行车的生产还停留在手工和半机械之间。所以自行车的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生产工艺的滞后已经严重的阻碍了自行车的发展趋势。当然业内工程师们都在不断的尝试着新的制造工艺。注塑工艺一直是大家努力的研发的方向。由于全注塑工艺的产品无空心,胶位太厚就会产生缩水,对产品质量造成缺陷。所以,以前叉为例,目前采用的注塑方案基本有3种:第一种是将其设计成左右两半,然后通过螺丝后期将各部分组装一起。而这样设计的弊端是:1、将低了自行车的强度;2、需要多套注塑模具来生产,提高了成本。3、需要将两半产品装配到一起,增加了人工成本。4、需要处理装配螺丝孔位和产品结合处的间隙,又一次增加了人工成本。所以生产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第二种是预埋金属管到注塑模具内,得到金属和塑胶混合的前叉。这样得到的自行车架强度自然没有问题;生产模具也只需要一套;但是需要先制造金属管,而且需要在模具上设计安装金属管的定位装置,这样一来,生产出来的产品表面肯定留下了很多固定金属管的定位孔需要人工再次处理。而且在放金属管时需要很多时间。第三种是将前叉设计成多个连接头和管件。分别用注塑模具生产出来,然后通过粘合剂将各个零件组装起来得到自行车架。这种方案和第一种方案差不多,同样是成本过闻,后期组装复杂。生广率不能得到有效提闻。其实上述三种方案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使自行车各主体构件的件体内是中空的,但是没有解决成本和生产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保证自行车前叉的件体内是中空等质量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行车前叉加工机构,包括,一模具,其内部具有与构件形状仿形的型腔;该型腔包括一条与构件的主管路对应的主腔道,主腔道对应构件主管路开口处的一端的端面中心处设有一其前部插入型腔内的用于向型腔注水的水针,水针还设有一用于控制其开合的阀针;主腔道在与水针对立方向的另一端,通过溢料管连通有用于容纳溢料的溢料腔;主腔道的侧壁还设有一用于向型腔注入胶料的并且能够封闭的进胶部件。优选的,进胶部件需要位于临近水针的位置;这样的安排是更利于胶料更早的能将水针先包裹起来,而只有水针已经被包起来后才可以注水。优选的,进胶部件20采用阀针热嘴;避免胶料回流。优选的,水针插入型腔内的前部长度至少需要40_,这样可以避免因水压大而漏水的情况;水针的最小直径需要14_,水针出水口的直径设计为3.2mm ;经水针注入型腔的水的水压为15-30兆帕每平方毫米,流速为25升-30升/分。优选的,溢料管还设有一用于控制其开合的阀针。进一步,模具的型腔还包括两条对应前叉的连接支撑前车轮的支路的支路腔(11、12),主腔道在与水针对立方向的另一端,经每条支路腔在支路腔的末端各通过一溢料管连通一用于容纳溢料的溢料腔(31、32 );每个溢料管还设有一用于控制其开合的阀针。利用上述加工结构对自行车前叉加工的方法的核心内容为:步骤一:由注塑机先通过进胶部件对模具型腔内注入高温熔化的胶料,当胶料填充量占型腔的一定百分比(80%?100%之间或80%或100%)时,关闭进胶部件停止向型腔注胶;步骤二:然后开启水针向型腔注入高压水,同时使与水针对立方向的主腔道另一端的溢料管保持通畅(即如果该溢料管设有阀针,则将阀针开启),高压水加速推动胶料的流动,使主腔道中心需要掏空的位置的胶料通过溢料管排出到型腔外的溢料腔内;当胶料排出到需求状态后,关闭水针;步骤三:再经一定的冷却时间后,开模取产品。进一步,模具的型腔还包括两条对应前叉的连接支撑前车轮的支路的支路腔(11、12),主腔道在与水针对立方向的另一端,经每条支路腔在支路腔的末端各通过一溢料管连通一用于容纳溢料的溢料腔(31、32);每个溢料管还设有一用于控制其开合的阀针;在所述步骤一中,进胶部件给型腔填充胶料,时间达到8秒时,型腔填充量百分比达到80%即可关闭进料部件停止给型腔填充;在所述步骤二中,打开水针30开始注水的同时打开支路腔末端的溢料管的阀针;经6秒后关闭水针;所述步骤三的冷却时间为10秒。整个产品成型时间只需24秒。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水针注入型腔的水的水压为15-30兆帕每平方毫米,流速为25升-30升/分。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因为是采用高压水将产品内部多余的胶料逼出型腔,所以构件产品冷却非常快,可以省去普通注塑工艺的保压和冷却程序。并且产品能一次成型,不需要通过二次加工,生产出来可以直接进行喷涂工艺,效率大为提高,同时由于没有任何接头,外加所用材料为玻纤+PP或碳纤+PP,纤维长度在12-25mm之间,因此强度也没有问题。构件的壁厚非常均匀,并且壁厚也可以通过调节注水的水压、流速、水针开口大小等来调整,不仅方便还进一步提高了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另外,由于是一体一次成型,所以构件的外形精度可以大大提高,可以控制在正负0.2mm,而行业内的公差是正负2mm ο具有较多支路的自行车构件的造型可以多样化设计;生产效率高,每副前叉的生产时间可以控制在24秒以内;通过水辅工艺和注塑工艺生产出来的前叉非常的轻。所以本技术可以提高自行车的生产效率,降低自行车的生产成本,改变自行车的生产工艺。加快自行车发展。【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加工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做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核心创新是将水辅成型工艺引入到注塑工艺中,将两者有机结合,使自行车各主体构件的均为一体化成型,并且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本技术的自行车前叉加工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一模具,其内部具有与构件形状仿形的型腔;该型腔包括一条与构件的主管路对应的主腔道10,主腔道对应构件主管路开口处的一端的端面中心处设有一其前部插入型腔内的用于向型腔注水的水针30,水针还设有一用于控制其开合的阀针;主腔道在与水针对立方向的另一端,通过溢料管连通用于容纳溢料的溢料腔;主腔道的侧壁还设有一用于向型腔注入胶料的并且能够封闭的进胶部件。优选的,进胶部件需要位于临近水针的位置,这样的安排是更利于胶料更早的能将水针先包裹起来,而只有水针已经被包起来后才可以注水。优选的,进胶部件20采用阀针热嘴,避免胶料回流。优选的,水针插入型腔内的前部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古显钦镇方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国丰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