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永斌专利>正文

折叠式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059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改变了部分零部件而制作的折叠式自行车,车架的主杆、前杆、后杆、上杆、下杆、斜撑杆、后撑杆都可以通过转动轴折叠,车把、车尾架和载物箱也能够折叠,驱动总成上增加了变速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不需要改变传统的骑车姿势和用力习惯,用毕即可方便快捷地折叠,折叠后占地面积小,可随意安放在任何角落,在第一次折叠后还可当作行李车使用,特别适合旅行出差的人使用。具有方便、轻巧、安全、实用、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和容易维护的特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折叠的自行车。自从以后轮驱动的自行车问世以来,自行车就从猎奇、玩具而转为实用的交通工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人口的密度越来越大,可占用的空间比例不断地减少,自行车的弱点也逐步地显露了出来,自行车在使用完毕后反而成了人们的累赘。因为自行车本身的自重大,停放时又很占用地方,很难于存放,尤其是对住高层楼房的住户更为不便。由于没有足够的地方停放,自行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严重,导致了道路拥塞,交通事故频频;近年更出现了让盗窃分子大钻空子,自行车失窃案屡屡发生,难以遏止,给广大群众带来不应有的损失。虽然自行车的生产已越来越向小型化轻便型发展,但并不能对上述情况有所改善,而且,车型太小也会随之带来平衡性及稳定性较差的弊端。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上述现行自行车的不足和弊端,而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使用过后方便的折叠,无论搁置在什么地方都不用占用多少面积,并且携带起来也很轻巧的折叠式自行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而得以实现的,一种以普通自行车为基础,改变部分部件的结构而构成的折叠式自行车,主要是由车把、前后车轮、车座、车架、驱动总成、擒纵机构、车尾架、载物箱、脚支架组成。主要技术特征在车架、车把、车尾架和载物箱等主要部件都是可以折叠的。构成车架的主杆、前杆、上杆、下杆、斜撑杆、后撑杆都是由转动轴连接的通过擒纵机构控制的能够折叠的装置,其中下杆、斜撑杆、后撑杆都是双杆,特别是下杆还是可伸缩的双杆;车把也是由通过与前杆相交接的通园和一个装在其左内侧的把擒纵机构控制的能够折叠的装置;驱动总成在主链盘和飞轮之间增加了变速装置;车尾架和载物箱亦都是可以折叠的;脚支架的两侧各装有一个小轮。本技术的设计是在现行普通24寸自行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制作时不需要大的工装改进,采用的所有零配件均为现行普通自行车的零配件,成本与普通自行车相仿,使用时不需要改变传统的骑车姿势和用力习惯,折叠操作方便速度快捷,折叠后占地面积小,可方便地安放在任何角落,既不会因随意放置而影响交通和市容,又可有效地防止自行车的失窃,在第一次折叠后还可当作行李车使用,特别适合旅行出差的人使用。具有方便、轻巧、安全、实用、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和容易维护的特点。本技术的附图及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总图;图2是本技术在完全折叠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车架各部件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车把打开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架擒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次折叠后呈行李车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次折叠(完全折叠)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是以普通24寸自行车为设计基础而设计的一种可以折叠的自行车,因而基本零部件也都是通用的自行车零部件,安装形式与普通自行车也大致一样,故不在此累述属于公知技术的装置,附图中也没有完全将这部分公知技术的内容示意。本技术的技术特征部分在于车架和车把都是由擒纵机构控制的可折叠的装置;车尾架和载物箱亦是可以折叠的;驱动总成上增加了变速装置;脚支架上加装了小轮。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部位作进一步地详述本技术的可以折叠的车架主要是由主杆(20)、前杆(4)、上杆(7)、下杆(25)、斜撑杆(8)、后撑杆(11)和驱动总成(15)组成。主杆(20)接在车座(9)的下面,在其上、中、下部分别与上杆(7)、后杆(11)和下杆(25)的一端相连接,上杆(7)和下杆(25)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在前杆(4)的两端,前杆(4)的上端还连接有斜撑杆(8),斜撑杆(8)的另一端与驱动总成(15)相连,后杆(11)的另一端也与驱动总成(15)相连接。车架的斜撑杆(8)、后杆(11)和下杆(25)都是双杆,其中下杆(25)还是可以伸缩的双杆。车架的每个部件都是由转动轴(3)连接的,在附图1及附图2中所有的实心圆点都是连接各部件的转动轴(3)。整个车架打开或折叠的控制都是通过架擒纵机构(23)和闸制扳手(10)来执行的,当车架呈打开状时,架擒纵机构(23)的卡钩(26、27)分别紧扣在下杆(25)下端的卡口(28)和驱动总成(15)前端的凸台(29)上,而闸制扳手(10)上的闸线(21)绷紧,擒纵弹簧(30)处于张开状。本技术的能够折叠的车把是由把擒纵机构(31)和旋转折叠式车把(6)构成,需要折叠车把时,先将车把旋转180°,再拉起把擒纵机构(31)的卡钩(32),提起车把下的园通(5),通过折梁(33)即可将车把(6)向下折叠;当需要打开车把(6)时,应提起车把(6),压紧园通(5),并将把擒纵机构(31)的卡钩(32)紧扣在车把(6)下部与前杆(4)相连的卡口(34)上。本技术的擒纵机构有两部分,分别是架擒纵机构(23)和把擒纵机构(31)。架擒纵机构(23)是由卡钩(26、27)、擒纵弹簧(30)、闸制扳手(10)和闸线(21)组成,安装在车架的下杆(25)和主杆(20)相连处的外端,卡钩(26、27)的根部连为一体,并与擒纵弹簧(30)连接,擒纵弹簧(30)的另一端与闸线(21)连接,闸制扳手(10)与闸线(21)连接,并控制其动作。把擒纵机构(31)是由卡钩(32)、通园(5)和折梁(33)组成,安装在车把的左内侧。本技术的驱动总成(15)包括了后叉(15)、后轮(16)、飞轮(19)、链盘(24)、脚踏(22)和变速装置(14)。由于本技术折叠后体积要尽量的小,所以采用了小于30CM的小轮径车轮,为了保证自行车不会因轮径小而减慢速度,故特别在主链盘(24)与飞轮(19)增加了一个变速装置(14),该装置是由两个叠合的,直径比为1∶2的介轮机构所构成。本技术的车尾架(12)上加装了两块可以张合的铁栅(35),当整个车体折叠,本技术可作行李车使用时,打开铁栅(35)可增加承物面的宽度,更方便于行李的装载。本技术在后轮(16)的上方,车尾架(12)的后下方加装了一个可以折合的载物箱(13),该载物箱(13)的左下端与车尾架(12)共同固定在驱动总成(15)上,右下端则与脚支架(18)一同固定于驱动总成(15)的另一端。本技术为了在折叠后能够方便的当作行李车使用,特别在脚支架(18)的左右两侧分别加装了一个小轮(17)。当本技术需要折合车身时,先将车把(6)旋转180°,然后按下主杆(20)上的闸制扳手(10),擒纵机构(23)松开,再一手按住车座(8),一手向上提车把(6),所有的转动轴(3)都可转动,此时自行车便可以折叠成行李车。如需要第二次折合,先将把擒纵机构(31)的卡钩(32)拉起提起车把下的园通(4),通过折梁(33)将车把(6)向下折叠180°,再将载物箱折好,便可将自行车完全折叠。如要重新打开车身时,需先将车把(6)复位,然后一手拉住车座(8),一手将车把上的园通(4)按下,在此操作过程中,各擒纵机构(23、31)均自动完成卡钩与相应位置扣紧的动作,使自行车完全打开,进入使用状态。本技术的折叠需经两次折叠全部完成,第一次折带后可作行李车使用,折叠和打开的操作都很快捷,第一次折叠仅需时1~2秒钟,第二次折叠也只需时2秒钟,重新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普通自行车为基本结构,改变部分部件的结构而构成的折叠式自行车,主要组成部件有车把(6)、前后车轮(1、16)、车座(9)、车架、驱动总成(15)、擒纵机构(23、31)、车尾架(12)、载物箱(13)和脚支架(18),其特征在于构成车架的主杆(20)、前杆(4)、上杆(7)、下杆(25)、斜撑杆(8)、后撑杆(11)都是由转动轴(3)连接的通过架擒纵机构(23)控制的能够折叠的装置;车把(6)是由把擒纵机构(31)和旋转折叠式车把(6)构成;驱动总成(15)上增加了变速装置(14);车尾架(12)和载物箱(13)都是可以折叠的;脚支架(18)的两侧各装有一小轮(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普通自行车为基本结构,改变部分部件的结构而构成的折叠式自行车,主要组成部件有车把(6)、前后车轮(1、16)、车座(9)、车架、驱动总成(15)、擒纵机构(23、31)、车尾架(12)、载物箱(13)和脚支架(18),其特征在于构成车架的主杆(20)、前杆(4)、上杆(7)、下杆(25)、斜撑杆(8)、后撑杆(11)都是由转动轴(3)连接的通过架擒纵机构(23)控制的能够折叠的装置;车把(6)是由把擒纵机构(31)和旋转折叠式车把(6)构成;驱动总成(15)上增加了变速装置(14);车尾架(12)和载物箱(13)都是可以折叠的;脚支架(18)的两侧各装有一小轮(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斌
申请(专利权)人:梁永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