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634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主要是将一底座通过固定套固定于车架套筒上,并于底座上滑设有一滑套,且滑套嵌设有一可相对旋转的旋转盘,又叉管顶端固定有一上盘,且使滑套可与底座相对滑动,又使刹车线分上下股分设于滑套及旋转盘上,而使旋转盘旋转时,通过其与滑套的相对转动,使滑套不与底座连动,而使自行车作特技操作时,可使把手自由旋转而不受刹车线限制。(*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特技用自行车把手,尤其涉及一种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传统的自行车把手因受两侧刹车线的牵制,而不能使把手作360度的自由旋转,然而一般特技表演用的自行车如无法自由旋转,将严重影响其操作的灵活性,故目前一般特技用自行车为了解决刹车线于旋转时会绕线的问题,均只设置前刹车线,其主要是于叉管间形成一孔道,并使前刹车线由该孔道直接与刹车装置相接,来达到刹车的目的;虽然如此可使把手自由旋转,但由于后轮无刹车装置,容易造成表演者不必要的伤害。因此有商家发展出一种回转装置,用以连接后刹车线,且可让把手自由旋转,其主要结构如图4所示,该回转装置80是由一环状底座81、滚珠82及一环状上盖83所构成,其中底座81周缘形成有两相对槽耳810,用以穿设上刹车线,且底座81的内周缘形成有多个凸点811,又底座81内排列有整环的滚珠82,其上并通过亦形成有相对槽耳830的上盖83所覆盖,其中槽耳830是用以穿设下刹车线,且以铆击方式使底座81的凸点811联结上盖83,而可底座81可通过滚珠82的作用相对旋转;其作用是让后刹车线呈上、下两股式,并分别联结于回转装置80底座81与上盖83的槽耳810、830上,以利于把手作特技回转。虽然上述设计可解决把手回转的问题,但仍有不少问题存在,其中由于底座及上盖为了联结刹车线,而分别形成有槽耳,由于槽耳是外凸状,故其极容易于表演时被使用者不小心钩到而发生危险。又由于其是通过滚珠的滚动,来达到其相对转动的目的,为了保持滚珠的顺畅需时常加注润滑油,这将使把手产生油污,且当滚珠磨耗后,亦将造成其滚动不稳定;再者,其上盖与底座的联结,是通过铆击凸点,使凸点变形而跨设于上盖上周缘,而使上盖与底座相互盖合,但当以重力敲击凸点时,极容易造成各部份损坏,而影响其旋转功能。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让自行车把手自由旋转的旋转装置,可让上、下刹车线在不受连动的状况下,完成刹车动作,把手仍然可自由旋转,不受角度限制。实现本技术的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在一车架套筒上固定有一底座,并于底座上滑设有一滑套,且滑套上嵌设有一可相对旋转的旋转盘,另于自行车叉管适当处固定有一上盘,且使旋转盘可与上盘相对滑动,又刹车线是为具有上、下刹车线的分离式刹车线,其特征是上刹车线贯穿上盘而固定于滑套上,另下刹车线则是穿过底座固定于旋转盘上,而构成一旋转装置。前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点是底座中心形成有一滑柱,用以滑设滑套。前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点是底座内部顶缘形成有一凸环缘,用以将底座限止于车架套简上。前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点是底座周缘形成有一缺口,用以当底座套固于车架套筒时,恰可对应车架套筒上的上管。前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点是滑套中心向下延伸形成有一凸柱,且凸柱顶端形成有一凸环缘,用以嵌设旋转盘。前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点是旋转盘是由两结合块所构成,且结合块内周缘固设有一呈匚形的自润轴承,又其中一结合块两侧壁分别形成有贯穿贯面的螺孔,而另一结合块两端面亦分别形成有对应结合块螺孔的螺孔,用以供螺栓螺合两结合块,以构成一旋转盘。前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点是旋转盘结合块内周缘形成有一径向的凹槽,用以嵌设自润轴承。前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点是一结合块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切槽,用以埋设螺栓的头部。前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点是上盘下方形成有一凸柱,用以让上盘于滑套的滑孔上滑动。前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点是底座与上盘分别形成有多个贯穿周缘的螺孔,用以供上、下刹车线螺穿。前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点是滑套与旋转盘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对应底座螺孔的穿孔,且各穿孔分别贯穿其周缘。前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点是滑套及旋转盘穿孔上、下端分别形成有弧槽,用以嵌设刹车线的线筒。前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点是螺孔与穿孔可为两相对孔,用以配合二线式刹车线。前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点是螺孔与穿孔可为三等角的孔,用以配合三线式刹车线。通过设置本技术的旋转装置,而可让自行车把手自由旋转,确实解决自行车于各种特技表演时,刹车线打绕及扭转的情况,且本技术更具有下列优点,一并解决传统把手回转装置的缺点与不便1.安全性由于本技术底座、滑套、旋转盘及上盘的周缘是呈完整圆周,故不致发生类似传统的回转装置突出槽耳伤人的情况,以确保使用时的安全。2.方便性由于旋转盘与滑套间的相对转动是使用自润轴承,故其不需要加注润滑油,可保持把手洁净。3.稳定性由于旋转盘是以两半圆形的结合块所构成,使其与滑套是属整面接触,故其转动较为平稳。4.制造组合容易由于本技术各组件构造简单,使其制造成本有效降低,且其组合方式是为螺合,不致因敲击而损及旋转装置的结构。5.施力平衡由于本技术是三线式刹车线,故其不论是上刹车线的拉力,或下刹车线的拉力,均可平衡施力。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的立体分解图,用以说明本技术各组件的构成及其相对关系。图2是本技术组装后的剖面图,用以说明其组装后的形态及相对关系。图3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图4是传统回转装置的外观图。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用以让自行车把手可做自由旋转的旋转装置,首先请参看图1所示,该旋转装置主要是由一底座10、滑套20、旋转盘30及上盘40所组成。其中形成有滑柱11的底座10中心有一筒孔14,其中筒孔14于上端孔缘处向内形成有一凸环缘15,且底座10周缘形成有一适当角度的缺口12,该底座10的其它周缘形成有多个贯穿周缘的螺孔13、130,其中两螺孔13是呈相对状,而另一组螺孔130则以120度等分角分布,而两螺孔13与其中两螺孔130相邻。上述滑套20中心向下延伸形成有一凸环缘22,又滑套20中心形成有一贯穿的滑孔23,该滑孔23恰可使滑套20套设在底座10的滑柱11上,滑套20周缘亦形成有多个贯穿周缘的螺孔24、240,其中各螺孔24、240分别对应底座10的螺孔13、130,且各螺孔24、240下端孔缘分别形成有弧槽25、250。而旋转盘30是由两半圆环状的结合块31、32所构成,且结合块31、32内周缘形成有一径向凹入的凹槽33,凹槽33内固设有一呈匚形的自润轴承34,且于结合块31、32周缘分别形成有多个具开槽的穿孔38、380,且当两结合块31、32套合成一旋转盘30时,其上穿孔38、380恰可对应滑套20的螺孔24、240,且穿孔38、380上端孔缘亦分别形成有弧槽39、390,其中一结合块31于外周缘两端外侧分别形成有一切槽35,且切槽35一侧壁形成有贯穿结合块31端部的螺孔36,而另一结合块32两端面则分别于对应螺孔36的位置处形成有螺孔(图中未示),用以供螺栓37螺合两结合块31、32,以构成一旋转盘30。而中心形成有贯穿管孔42的上盘40周缘亦形成有多个贯穿周缘的螺孔41、410,且各螺孔41、410亦分别对应于滑套20的穿孔24、240,又上盘40中心向下形成有一锥形凸柱43。组装时,请配合图2所示,首先是将叉管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在一车架套筒上固定有一底座,并于底座上滑设有一滑套,且滑套上嵌设有一可相对旋转的旋转盘,另于自行车叉管适当处固定有一上盘,且使旋转盘可与上盘相对滑动,又刹车线是为具有上、下刹车线的分离式刹车线,其特征在于:上刹车线贯穿上盘而固定于滑套上,另下刹车线则是穿过底座固定于旋转盘上,而构成一旋转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在一车架套筒上固定有一底座,并于底座上滑设有一滑套,且滑套上嵌设有一可相对旋转的旋转盘,另于自行车叉管适当处固定有一上盘,且使旋转盘可与上盘相对滑动,又刹车线是为具有上、下刹车线的分离式刹车线,其特征在于上刹车线贯穿上盘而固定于滑套上,另下刹车线则是穿过底座固定于旋转盘上,而构成一旋转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中心形成有一滑柱,用以滑设滑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内部顶缘形成有一凸环缘,用以将底座限止于车架套筒上,底座周缘形成有一缺口,用以当底座套固于车架套筒时,恰可对应车架套筒上的上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套中心向下延伸形成有一凸柱,且凸柱顶端形成有一凸环缘,用以嵌设旋转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技用自行车把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盘是由两结合块所构成,且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钦昌
申请(专利权)人:峻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