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66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自行车把手,它穿套于自行车把手杆,于把手两端各设有一外螺纹段,于外螺纹段内部形成为一主斜面,另设有一容置于主斜面内侧的迫紧环,并且配合把手的两端的外螺纹段上分别螺设一迫紧件,通过迫紧件的螺合,以其内顶面抵压迫紧环沿着主斜面迫入而束紧于自行车把手杆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自行车把手,具体说有关一种可方便于自行车把手杆上安装与拆卸的自行车把手。(2)
技术介绍
一般自行车的把手杆表面极为光滑,而为方便握持与操控,故于自行车把手杆的两端分别组装一中空的胶质把手,使该把手呈紧配合于把手杆。然而,该现有的自行车把手仍有其缺失,因此在使用中至少存在有如下的缺点1.安装不易现有的把手因需要与自行车把手杆呈紧配合,因此把手的内径需略小于把手杆,以强行迫入自行车把手杆外周,故在安装过程中十分不容易,不仅造成安装的困扰,更徒增安装时间。2.卸换不易当把手磨损后需要更换时,因该把手与把手杆是呈紧配合固定,故不易将该把手拔出,可能需要利刃直接将把手呈轴向整个割开,再将把手由该把手杆上拔除,而造成卸换不易。(3)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失,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更换的自行车把手。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把手,其特点是,包括一把手,该把手呈轴向贯穿设有一供自行车把手杆穿入的穿孔,且该把手至少于一端设有一外螺纹段,而该穿孔相对于该外螺纹段内侧形成外宽内窄的主斜面;至少一设于该把手主斜面内的迫紧环,该迫紧环外周相对于该主斜面设以锥形的副斜面,且于中心轴向设有一供把手杆穿设的穿孔;至少一锁合于该把手外螺纹段的迫紧件,该迫紧件内侧设有一内螺孔,以供该迫紧件能分别锁合于该把手的外螺纹段,且该迫紧件未设内螺孔该端设为抵紧于迫紧环端面的顶抵面。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具有下列的优点1.方便安装本技术只需将迫紧环放置于把手的两端,且配合该主封盖及副封盖分别锁合于该把手两端的外螺纹段,就能使两迫紧环分别紧束于自行车把手杆的外周,达到把手安装于把手杆的结合性佳,且安装方便容易。2.方便拆卸本技术在拆卸把手时,只需将该主封盖及副封盖由该把手两端的外螺纹段松退后,就能轻松方便地将迫紧环、把手、副封盖由该把手杆上拆卸出,且该主封盖、迫紧环及副封盖能重复使用,而只需更换该把手即能达到方便拆卸及减少成本的浪费。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4)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元件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平面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迫紧环型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迫紧环与把手、主封盖的组合断面示意图。(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自行车把手,它包括穿置于自行车把手杆40两端自由端的把手10、两个穿置于把手10两自由端的迫紧环20以及螺接于把手10两端并且抵迫于迫紧环20端面的迫紧件,所述的迫紧件分别为主封盖30、副封盖31,其中,该把手10的中心轴向贯穿设有一供自行车把手杆40穿入的穿孔11,且该把手10的两端各设有一外螺纹段12,而该穿孔11两端各相对于两外螺纹段12内侧形成一外宽内窄的主斜面13,于主斜面13内组装迫紧环20;所述的迫紧环20为一环形体,其外周相对于把手10的主斜面13设为副斜面23,且于中心设有一供把手杆40穿过的穿孔21;而所述组装于把手10两端的主、副封盖30、31内侧各设有一内螺孔32,以螺锁于把手10的外螺纹段12,并且,该主封盖30未设内螺孔32的该端为一封闭端,该封闭端内侧并形成一可以顶抵于迫紧环20端面的顶抵面34,而副封盖31未设内螺纹32的该端亦设有一顶抵面35,于该顶抵面35的中心则贯穿设有一通孔33,以供该主封盖30及该副封盖31能分别锁合于把手10的两侧,并且分别以顶抵面34、35抵紧于该迫紧环20的端面,以使该迫紧环20的副斜面23能收束迫紧于该把手10的主斜面13内。欲组装使用本技术所设计的把手时,是如图2及图3所示,于自行车把手杆40的外端周面逐一套入副封盖31、迫紧环20、把手10、以及设于把手10另端的迫紧环20、主封盖30,配合将该主封盖30及该副封盖31的内螺孔32锁合于把手10的外螺纹段12,以供该主封盖30及副封盖31的内侧顶抵面34、35抵压到该迫紧环20的端面,使该迫紧环20的副斜面23受到主斜面13的抵迫而施予把手10周缘压迫力。当需要更换该把手10时,则只需要将该主封盖30及该副封盖31旋松退出该把手10的外螺纹段12,就能快速、方便地将迫紧环20、把手10及副封盖31等由把手杆40拆卸下来。上述是为本技术的构造及组装、拆卸方式,此外,本技术亦可以进一步地将迫紧环的结构作变型设计,请再参阅图2所示,将迫紧环20的周壁轴向设一剖槽22,使该迫紧环20的圈径具有可变形的空间,亦即当将迫紧环20如图3所示地组装于把手10的主斜面11内,并且受到主、副封盖30、31的推抵时,该迫紧环20的副斜面23可以沿着把手10的主斜面13位移,并且通过剖槽22的设计而收束迫紧环20的穿孔21圈径,使其夹紧于把手杆40外周侧。又如图4所示为另一种迫紧环50的变型形态,该迫紧环50为一内部具有穿孔51的锥形体,设于迫紧环50表面的副斜面52周缘间隔设有数个限止块53,而把手10’的主斜面13’内周壁则相应设有数个供限止块53卡制的缺槽14’,当将迫紧环50组装于把手10’的主斜面13’内时,并且将迫环50的限止块53相应卡制于主斜面13’的缺槽14’内(请同时参阅图5的断面图所示),以防止迫紧环50转动,而在主封盖(未图示)与副封盖31’锁合于把手10’的过程中,使迫紧环50仅能沿着把手10’的主斜面13’作轴向位移而不至于旋转。而不管是于迫紧环周壁设以剖槽,或者在迫紧环周缘设以防止旋转的限止块,皆可以达到方便组装、拆卸把手的目的。当然,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把手,它套设于自行车把手杆自由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把手,该把手呈轴向贯穿设有一供自行车把手杆穿入的穿孔,且该把手至少于一端设有一外螺纹段,而该穿孔相对于该外螺纹段内侧形成外宽内窄的主斜面;至少一设于该把手主斜面内的迫 紧环,该迫紧环外周相对于该主斜面设有锥形的副斜面,且于中心轴向设有一供把手杆穿设的穿孔;至少一锁合于该把手外螺纹段的迫紧件,该迫紧件内侧设有一内螺孔,以供该迫紧件能分别锁合于该把手的外螺纹段,且该迫紧件未设内螺孔该端设为抵紧于迫紧环端面 的顶抵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把手,它套设于自行车把手杆自由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把手,该把手呈轴向贯穿设有一供自行车把手杆穿入的穿孔,且该把手至少于一端设有一外螺纹段,而该穿孔相对于该外螺纹段内侧形成外宽内窄的主斜面;至少一设于该把手主斜面内的迫紧环,该迫紧环外周相对于该主斜面设有锥形的副斜面,且于中心轴向设有一供把手杆穿设的穿孔;至少一锁合于该把手外螺纹段的迫紧件,该迫紧件内侧设有一内螺孔,以供该迫紧件能分别锁合于该把手的外螺纹段,且该迫紧件未设内螺孔该端设为抵紧于迫紧环端面的顶抵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迫紧件设有顶抵面的该端为封闭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钦昌于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峻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