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把上的握管。现时自行车把的握管大多配用于握把拳眼向前稍向上和向前稍向内的车把,对于本人另案申报的握把拳眼向上稍向内的“翅形直垂式自行车把”,就不适用。本技术提供的带掌托的自行车把握管,就是专门为该“翅形直垂式自行车把”配套使用的。两者相配用,就能达到骑车时忙里偷闲的放松休息效果。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该带掌托的自行车把握管,其特征是握管带掌托,由握管1和掌托2组成。该握管1的下端呈倒蘑菇伞状,其边缘一小段向外平伸,再向上稍偏外延伸。平伸段3作搁放手掌之用;上伸段4位于手掌的外侧,起保护手掌并使之不易滑脱的作用。这种结构可使骑行者在骑行时适当放松握住车把的手,把手掌倚靠在掌托上,进行“偷懒”而不影响骑行。因为倚靠的支撑力足以控制车把,除非特别拥挤和不良路况。平伸段3伸出长度为20-60mm,宽度为5-40mm。上伸段4下端与平伸段3同宽,向上伸延后逐渐缩窄至顶部宽度为5-20mm,上伸段4的高度为15-60mm。握管1的下端管壁开有定位防脱键5,向管内浮凸出,可在翅形直垂式车把末端的定位键孔上弹出卡定,以防握管在使用过程中滑脱。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掌托的自行车把握管,其特征是握管上带手掌护托,由握管1和掌托2两部份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掌托的自行车把握管,其特征是握管上带手掌护托,由握管1和掌托2两部份组成。2.按权利要求1.所规定的带掌托的自行车把握管,其特征是握管1下端边缘一小段向外平伸,再向上稍外延伸;平伸段3作手掌之搁托,上伸段4位于手掌外侧,为防止手掌放松时滑脱出握管并保护手掌。3.按权利要求1.、2.所规定的带掌托的自行车把握管,其特征是平伸段3伸出长度为20-60mm,宽度为5-40mm,上伸段4下端与平伸段3同宽,向上延伸后逐渐缩窄至顶部宽度为5-20mm,上伸段4高度为15-60mm。4.按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