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望专利>正文

多变向自行车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25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上的龙头,它由车把杆和T型套杆组成,车把杆由两端的水平手握把手及其过渡连接杆和水平连接杆一体构成,两水平手握把手的内端分别与两过渡连接杆的一端整体相连,两过渡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水平连接杆的两端整体相连,水平连接杆的中部为凸出的多棱方柱,T型套杆的横向管的内孔为相吻合的多棱方内孔,它们吻合套装在一起,且T型套杆横向管的两端设有活动螺纹连接帽,T型套杆的竖向管就作为自行车龙头的立杆与自行车相连。(*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特别是一种自行车上的龙头。自行车龙头是自行车配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控制着自行车的前进方向,而且决定着人们骑车的舒适程度。不同的人喜好不同,骑车时希望保持的姿势也就有所不同。而骑车时保持的姿势主要取决于车把的方位。现在的自行车品种主要有老式弓形车把自行车、山地车和赛车等。老式弓形车把自行车包括凤凰牌、永久牌等,车把为弓形,坐姿直挺;山地车车把比较直,坐姿微弯;赛车车把下弯,坐姿大幅度弯曲。由于“众口难调”,才出现了这么多种自行车龙头的款式。但每一种款式都是固定的,在费尽心机根据自己喜爱的坐姿选定了一辆自行车后,车主在骑车时将只能保持唯一的一种坐姿,这样会觉得很乏味。而且,人们时常会遇到不同的境况、场合时,也很想随意改变骑车的坐姿。现有的自行车龙头就无法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现在的自行车出厂后,其龙头是固定的。如果长时间骑车,就只能保持一个姿势不变(身体角度不变),这就像长时间坐在板凳上一样,造成血液流通不畅,局部神经僵化。就如同写作业、办公的时间长了,也需要起来活动活动,扭扭腰,转转头,否则会觉得很不舒服。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使使用者随意改变骑车坐姿的多变向自行车龙头。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多变向自行车龙头,其特征在于它由车把杆和T型套杆组成,车把杆由两端的水平手握把手及其过渡连接杆和水平连接杆一体构成,两水平手握把手的内端分别与两过渡连接杆的一端整体相连,两过渡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水平连接杆的两端整体相连,水平手握把手和水平连接杆相差一段水平距离,水平连接杆的中部为凸出的多棱方柱,T型套杆的横向管的内孔为与水平连接杆中部多棱方柱相吻合的多棱方内孔,所述多棱方内孔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水平连接杆中部的多棱方柱的长度,它们吻合套装在一起,且T型套杆横向管的两端设有活动螺纹连接帽,T型套杆的竖向管就作为自行车龙头的立杆与自行车相连。本技术将自行车龙头改为龙头方向可调节结构,使得骑车者骑车时间长了,或针对不同的路段,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调节一下车把的方位,稍微改变一下坐姿,能有效地减轻身体疲劳,提高自行车行进速度,增添自行车乐趣。并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可满足人们每时每刻对坐姿改变的要求。以下结合附图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车把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断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T型套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如图1-5,本技术由车把杆1和T型套杆2组成,车把杆1由两端的水平手握把手3及其过渡连接杆4和水平连接杆5一体构成,两水平手握把手3的内端分别与两过渡连接杆4的一端整体相连,两过渡连接杆4的另一端与水平连接杆5的两端整体相连,使得水平手握把手3和水平连接杆5相差一段水平距离,水平连接杆5的中部为凸出的多棱方柱6,它最好为六棱方柱,它可以是整段结构,也可以是分段结构,T型套杆2的横向管7的内孔为与水平连接杆5中部多棱方柱6相吻合的多棱方内孔,该方孔亦最好为六棱方内孔,所述多棱方内孔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水平连接杆5中部的多棱方柱6的长度,它们吻合套装在一起,且T型套杆2横向管7的两端设有活动螺纹连接帽8,或者一端连接帽为固定连接,它挡住水平连接杆5多棱方柱6的对应一端,另一端为活动的螺纹连接帽8,以用于调节,T型套杆2的竖向管9就作为自行车龙头的立杆与自行车相连。所述活动螺纹连接帽8为一帽体,其开口端设有与T型套杆2横向管7端头外螺纹相吻合的内螺纹,其端面开有与水平连接杆5外径相吻合而小于多棱方柱6外径的通孔,使得活动螺纹连接帽8与T型套杆2的横向管7旋紧时,即将水平连接杆5的多棱方柱6卡住,防止它们移动。本技术中,水平连接杆5中部的多棱方柱6的一端与对应端过渡连接杆4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T型套杆2的横向管7的长度,以便横向管7调节时能脱开水平连接杆5的多棱方柱段。车把杆1的两手握把手3外端可整体连接有向内弯折的辅助把手10,便于使用者方便选择。本技术调节时,先拧开活动螺纹连接帽8,然后将手握把手3及其过渡连接杆4和水平连接杆5一同拉出,使水平连接杆5上的六棱方柱6与T型套杆2的横向管7脱开,此时即可转动手握把手3及其过渡连接杆4和水平连接杆5,使它们转至所需角度,然后再将上述移出的整体插入T型套杆2的横向管7内,再使水平连接杆5上的六棱方柱6与横向管7的六棱方内孔吻合配接,最后旋紧活动螺纹连接帽8即调节完毕。如果两端均为活动连接帽8,则调节时,需将两端的活动连接帽8均旋开,然后再按上述过程操作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变向自行车龙头,其特征在于它由车把杆和T型套杆组成,车把杆由两端的水平手握把手及其过渡连接杆和水平连接杆一体构成,两水平手握把手的内端分别与两过渡连接杆的一端整体相连,两过渡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水平连接杆的两端整体相连,水平手握把手和水平连接杆相差一段水平距离,水平连接杆的中部为凸出的多棱方柱,T型套杆的横向管的内孔为与水平连接杆中部多棱方柱相吻合的多棱方内孔,所述多棱方内孔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水平连接杆中部的多棱方柱的长度,它们吻合套装在一起,且T型套杆横向管的两端设有活动螺纹连接帽,T型套杆的竖向管就作为自行车龙头的立杆与自行车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变向自行车龙头,其特征在于它由车把杆和T型套杆组成,车把杆由两端的水平手握把手及其过渡连接杆和水平连接杆一体构成,两水平手握把手的内端分别与两过渡连接杆的一端整体相连,两过渡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水平连接杆的两端整体相连,水平手握把手和水平连接杆相差一段水平距离,水平连接杆的中部为凸出的多棱方柱,T型套杆的横向管的内孔为与水平连接杆中部多棱方柱相吻合的多棱方内孔,所述多棱方内孔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水平连接杆中部的多棱方柱的长度,它们吻合套装在一起,且T型套杆横向管的两端设有活动螺纹连接帽,T型套杆的竖向管就作为自行车龙头的立杆与自行车相连。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变向自行车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螺纹连接帽为一帽体,其开口端设有与T型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望张以淮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姚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