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潮湖专利>正文

自行车把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11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把手结构,其本体包括一夹持部、两握部及一加强件,其中:该夹持部是设置于本体中段;该握部是设置于本体两端;该加强件是设置于本体中段,且该加强件是贴合夹持部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由加强件可补强夹持部的结构强度不足,且制造简便,达到轻量化与高强度的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把手,尤其涉及一种借由加强件可补强 夹持部的结构强度不足,且制造简便,达到轻量化与高强度的自行车把 手结构。技术背景自行车不仅仅为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竞赛活动,自行车竞赛在速度 及时间的严苛考验下,自行车的设计朝着轻量化及高强度的方向发展, 但强度往往与重量成正比,如何在高强度与轻量化之间取得平衡点,一 直是自行车产业所待解决的课题,在自行车运动及产业蓬勃发展的带动 下,各种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高强度结构及轻量化的自行车亦相继问 市。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O 8 6 2 1 4 8 4 2『登山车自行车 的把手改良结构』,自其两端向中段呈弯曲的把手结构中,在最初一体制 造过程中,直接将其两端制成外管径较小的管体,供其与自行车剎车把 手固定座做套合固定,进而特别将整个把手自弯曲部位至整个中段部位, 直接制成较大外管径的管体,供其中央与竖管的前端束管套合锁固的同 时,特别兼顾令整个把手结构在整体登山自行车骑乘于颠簸路段时,可 令把手结构在位其两端与中段连结的弯曲部位,可承受一较大的冲击。 现有自行车把手结构揭示把手中段制成较大管径的管体,以供竖管套合锁固,把手两端制成较小管径的管体,增加结构强度;实际上,把手中 段承受较两端更大的应力,测试后发现较容易于把手中段发生断裂的情 形,若骑乘中发生断裂,后果不堪设想,故,把手强度的要求不可不重 视;再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O 8 6 2 0 0 2 2 6『自行车中段 呈弯曲的手把改良结构』 一案,尤指借由在手把两端沿中央弯曲,而提 供一辅助管两端得分别焊固于该手把中央弯曲两端上的位置处,在最初手把以一体制成过程中,特别将位于该段落的顶、底两端缘制成内凸式 对称而厚度较厚,而其两侧呈较薄的管体,或配合直接单独于该弯曲段 落中提供辅助管两端焊固的位置段,同样于最初手把一体制成过程中, 将该段落制成顶、底两端缘呈内凸式对称而厚度较厚、两侧较薄的管体; 进而借由上述结构,特别令整个手把与辅助管焊接过程中,不但可达到 一个于焊接固定,且提供整个手把与辅助管焊固、并安装于自行车上使 用时,使该整个手把不但整体结构强度较佳,且整个手把不致从手把与 辅助管焊接处断裂,另一现有自行车把手结构利用增加厚度的方式加强 把手强度,如此虽然达到增加强度的效果,但也相对增加重量,况且厚 度不均匀处,更易造成应力集中的效果,故,增加厚度并非适当解决方 法。有鉴于现有自行车把手结构存在的种种缺点,因此本创作人凭借从 事此产品制造开发累积的多年丰富经验,不断潜心研究及经过多次的研 究改良,终于研发出一种突破性的自行车把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自行车把手结构,借由加强件可补强夹持部的结构 强度不足,且制造简便,达到轻量化与高强度的效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本体包括一夹持部、两握部 及一加强件,其中该夹持部是设置于本体中段;该握部是设置于本体 两端;该加强件是设置于本体中段,且该加强件是贴合夹持部内侧;借 由上述结构达到增加夹持部强度且重量轻的功效。前述的自行车把手结构,其中加强件两端各设有一导角,用以强化 支撑效果。前述的自行车把手结构,其中加强件为碳纤维材质或铝合金材质。 前述的自行车把手结构,其中夹持部厚度等于握部厚度。 前述的自行车把手结构,其中加强件厚度是小于或等于夹持部厚度。 前述的自行车把手结构,其中夹持部与握部之间为一过渡区,该加强件长度不超过过渡区。前述的自行车把手结构,其中握部外径小于或等于夹持部外径。前述的自行车把手结构,其中加强件硬度是小于夹持部硬度。再者,借由夹持部与握部厚度保持一致,不会发生现有结构厚度不均,产生应力集中的效应,更借由保持一定的厚度,获得制造的便利性,并可追求轻量化与高强度的平衡点。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自行车把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自行车把手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1是图2所示线段A B的剖面示意图。图2-2是图2所示线段C D的剖面示意图。图2-3是图2所示线段E F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自行车把手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1是图3所示圈选处G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自行车把手结构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自行车把手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有关一种自行车把手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 其本体l包括一夹持部l 1、两握部l 2及一加强件1 3,其中该夹持部1 1是设置于本体1中段,该夹持部1 1是配合一竖管2 (请参阅图4)组装,并借由该竖管2夹持固定,故,夹持部l l外径需 配合竖管2尺寸;该握部1 2是设置于本体1两端,且该握部1 2外径小于或等于夹本体 遞部 -导角 竖管 螺固件-夹持部 -加强件 过渡区 '刖盖持部l l外径,该握部l 2可供骑乘者握持或其它自行车配件组装用, 如剎车、变速器及码表等,故,握部l 2外径需配合人体握持尺寸及 相关配件尺寸,此外,该握部l 2与夹持部1 l之间为一过渡区l 4, 借由过渡区l4使得外径可由较小变成较大;该加强件1 3是设置于本体1中段,且该加强件1 3是贴合夹持部 1 l内径,用以补强夹持部l l的结构强度不足,并于加强件l 3两端 面各设有一导角l 3 1 (请参阅图3-l),增强支撑效果。成型制造时,该夹持部1 1与握部1 2为铁合金或铝合金的管材, 故,该夹持部l l厚度等于握部l 2厚度请参阅(图2-l至图3),避免 现有技术厚度不均造成应力集中的问题,另外,该加强件l 3是由碳纤 维材质或铝合金的管材制成,且厚度小于或等于夹持部1 l厚度(请参 阅图2-2),且加强件l 3长度不超过过渡区1 4,以达到强度增加,重 量增加最少的目的,若为碳纤维材质的加强件l 3可利用胶合方式与夹 持部1 1结合,若为铝合金材质的加强件1 3 ,该加强件1 3硬度是小 于夹持部l l硬度,可利用縮管成型方式与夹持部1 l一并制成,借由 加强件l3支撑夹持部11,以达到减少应力集中的效果。本技术的组装方式请参阅图4,该竖管2 —端设有一预定的曲面 外形,是供夹持部l l夹持固定用,并与一前盖2 l组装,该前盖2 1 亦设有一预定的曲面外形,供夹持部l l夹持固定,借由数个螺固件2 2锁固前盖2 l与竖管2,达到固定把手本体1的功效。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为直把结构,该夹持 部1 1与握部1 3是位于同一轴心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 范围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 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 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 提起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本体包括一夹持部、两握部及一加强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本体包括一夹持部、两握部及一加强件,其中:    该夹持部是设置于本体中段;    该握部是设置于本体两端;    该加强件是设置于本体中段,且该加强件是贴合夹持部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潮湖
申请(专利权)人:陈潮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