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潮湖专利>正文

管件补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8823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件补强结构,主要包括一管件及一补强件,其中:该管件为空心,并定义一夹固段于管件内部;该补强件是为厚度均匀,该补强件是设置于管件的夹固段内,并与管件的内径贴齐,该补强件两端各设有一导角,该补强件硬度是小于管件硬度,且该补强件厚度是小于或等于管件厚度。借由夹固段中设置补强件,夹固件对于管件的受力可分散至补强件,而不必增加管件的厚度,甚至可以降低管件厚度,而达到轻量化高强度的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件补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兼具高强度与重 量轻的优点且构造简单的管件补强结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结构中具有相当数量的管件结构,而管件结构直接与自行车 的强度与重量有关,当需要高强度时, 一般做法是将管件的厚度提高, 虽然强度增加,但也相对地增加重量,或当需要轻量化时, 一般做法为 将管件厚度减少,但强度也相对地降低,故,如何在高强度与轻量化之 间找到最佳化,确实为管件结构设计中一门重要的学问。请参阅美国专利申请号10/771, 580『Bicycle seat post』专利,一 种用于自行车的座杆,为单一结构,并提供一应力释放区域用来降低在 自行车架的座管上的夹固件所造成可能的损坏,座杆可定义为一管状部 分及一头部部分,管状部分包括至少一圆形外周区域及一夹固区域,该 夹固区域具有一外周,该外周包括一圆形面及一压力释放面,该压力释 放面可为平面或弓形;现有结构利用一压力释放面来降低夹固件所造成 的破坏,但却造成管件整体厚度不均匀,反而容易在厚度交界处产生应 力集中,故,现有结构不能降低夹固件所造成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管件补强结构,兼具高强度与重量轻的优点。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件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管件及一补强件, 其中该管件为空心,并于管件内部设有一夹固段;该补强件厚度均匀, 是设置于管件的夹固段内,并与管件的内径贴齐。前述的管件补强结构,其中补强件两端各设有一导角。 前述的管件补强结构,其中补强件硬度是小于管件硬度。前述的管件补强结构,其中补强件厚度是小于或等于管件厚度。 前述的管件补强结构,其中补强件为碳纤维材质或铝合金材质。 前述的管件补强结构,其中管件为自行车座杆,该夹固段为提供一 夹固件锁固的自行车座杆区域。前述的管件补强结构,其中管件为直管且厚度均匀。借由夹固段内设置补强件,夹固件对于管件的受力可分散至补强件, 而不必增加管件的厚度,甚至可以降低管件厚度,而达到轻量化高强度的目的;又,管件厚度保持一致,不会发生现有结构厚度不均,产生应力 集中的效应,更借由保持一定的厚度,使制造便利;此外,设置导角更 能有效承受夹固力量,并分散受力,再者,补强件硬度小于管件硬度, 不会造成管件内部受力,而导致整体强度降低的反效果,且补强件厚度 是小于或等于管件厚度,更能降低重量的需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兼具高强度与重量轻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管件补强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管件补强结构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管件补强结构的右视平面剖面图。 图4是图2所示4-4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管件 11夹固段 20补强件21导角 30座垫 40座管50夹固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管件补强结构,本实施例以自行车座杆为例, 但并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其主要包括一管件10及一补 强件20,其中该管件10为空心直管且厚度均匀,该管件10 —端与一座垫30结合, 另一端与一座管40结合,并以一夹固件50锁固,于管件10内部定义一 夹固段ll,该夹固段11供夹固件50锁固的区域,此区域可依照需求设定位置, 一般来说为自行车座杆的安全线区域,该管件10为碳纤维材质、 铝合金材质或铁合金材质;该补强件20为空心且厚度均匀,该补强件20是设置于管件10的夹 固段11内,并与管件10的内径贴齐,该补强件20两端各设有一导角21 (请 参阅图3所示),该补强件20硬度小于管件10硬度,且该补强件20厚 度小于或等于管件10厚度(请参阅图4所示),该补强件20为碳纤维材 质或铝合金材质;若为碳纤维材质的补强件20可利用胶合方式与管件10结合,若为 铝合金材质的补强件20,该补强件20硬度是小于管件10硬度,可利用 縮管成型方式与管件10 —并制成,借由补强件20支撑管件10的夹固段 11,以达到减少应力集中的效果。本技术借由夹固段11内设置补强件20,夹固件50对于管件10 的受力可分散至补强件20,而不必增加管件10的厚度,甚至可以降低管 件10厚度,而达到轻量化高强度的目标;又管件10厚度保持一致,不 会发生现有结构厚度不均,产生应力集中的效应,更借由保持一定的厚 度,获得制造的便利性;此外,设置导角21更能有效承受夹固力量,并 分散受力,再者,补强件20硬度小于管件10硬度,不会造成管件10内 部受力,而导致整体强度降低的反效果,且补强件20厚度是小于或等于 管件10厚度,更能降低重量的需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 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管件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管件及一补强件,其中该管件为空心,并于管件内部设有一夹固段;该补强件厚度均匀,是设置于管件的夹固段内,并与管件的内径贴齐。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管件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 件两端各设有一导角。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管件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 件硬度是小于管件硬度。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管件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 件厚度是小于或等于管件厚度。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管件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 件为碳纤维材质或铝合金材质。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管件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 为自行车座杆,该夹固段为提供一夹固件锁固的自行车座杆区域。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管件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 为直管且厚度均匀。专利摘要一种管件补强结构,主要包括一管件及一补强件,其中该管件为空心,并定义一夹固段于管件内部;该补强件是为厚度均匀,该补强件是设置于管件的夹固段内,并与管件的内径贴齐,该补强件两端各设有一导角,该补强件硬度是小于管件硬度,且该补强件厚度是小于或等于管件厚度。借由夹固段中设置补强件,夹固件对于管件的受力可分散至补强件,而不必增加管件的厚度,甚至可以降低管件厚度,而达到轻量化高强度的目的。文档编号B62J1/08GK201268352SQ200820075399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陈潮湖 申请人:陈潮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件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管件及一补强件,其中: 该管件为空心,并于管件内部设有一夹固段; 该补强件厚度均匀,是设置于管件的夹固段内,并与管件的内径贴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潮湖
申请(专利权)人:陈潮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