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三轮摩托车边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450 阅读:10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边三轮摩托车边车架,包括边车架,其特征在于:边车架前部(8)固定于主车架上的发动机前连板安装处、主车架的右下边管上;边车架后部(9)固定于主车架的右主脚蹬处、主车架的主支架安装位置处、主车架与后叉和发动机的连接位置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特别是一种边三轮摩托车边车架
技术介绍
现行通常使用的边三轮摩托车边车架与主车架的连接,一般都是靠一套中间连接装置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如主车架上部与边车架用拉杆连接,下部用球铰链方式连接。这种连接方式都需要对主车架进行改造,在主车架的连接部位焊接套管、球头等连接装置才能实施连接。另外,这种车架为整体单框架结构,结构虽简单,但管材口径大,因而重量大,占地面积大,加工、运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对主车架改造,可直接与主车架连接的边三轮摩托车边车架。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的边三轮摩托车边车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边三轮摩托车边车架,包括边车架,其特征在于边车架前部固定于主车架上的发动机前连板安装处、主车架的右下边管上;边车架后部固定于主车架的右主脚蹬处、主车架的主支架安装位置处、主车架与后叉和发动机的连接位置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边车架的后部是由四个纵向支承管、两个横向支承管构成的复合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既使用小口径的管材,也能充分保证边车架的强度,而且采用这种结构的边车架重量比现行使用的边三轮的边车架重量轻约10%。采用本技术,可以去掉中间连接装置,无需对主车架进行改造,只要将边车架各连接点的结构及尺寸加工成与主车架上各对应点相配合的结构尺寸,安装边车架时,只需将边车架装配到位,用螺栓螺母紧固即可。同时,边车架分为前后两部分,方便装配及加工运输;边车架后部采用的是二横四纵支承结构,既有效地保证了边车架的强度,又减小了所使用材料的口径,使边车架轻量化。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与主车架的连接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可知一种边三轮摩托车边车架,包括边车架,其特征在于边车架前部8分别经上连板1、抱箍2用螺栓螺母固定于主车架上的发动机前连板安装处、主车架的右下边管上;边车架后部9分别经脚蹬连接板3、主支架连接管4、后叉轴连接管5用螺栓螺母固定于主车架的右主脚蹬处、主车架的主支架安装位置处、主车架与后叉和发动机的连接位置处。从图中可以看出边车架分为前后两部,其边车架前部8和边车架后部9经连接管6、7通过螺栓连接紧固;边车架后部9是由四个纵向支承管、两个横向支承管构成的复合框架结构。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在上述脚蹬连接板3上方设有脚蹬。权利要求1.一种边三轮摩托车边车架,包括边车架,其特征在于边车架前部(8)固定于主车架上的发动机前连板安装处、主车架的右下边管上;边车架后部(9)固定于主车架的右主脚蹬处、主车架的主支架安装位置处、主车架与后叉和发动机的连接位置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边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车架前部(8)分别经上连板(1)、抱箍(2)固定于主车架上的发动机前连板安装处、主车架的右下边管上;所述边车架后部(9)分别经脚蹬连接板(3)、主支架连接管(4)、后叉轴连接管(5)固定于主车架的右主脚蹬处、主车架的主支架安装位置处、主车架与后叉和发动机的连接位置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边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车架的前后部为分体件,边车架前部(8)与边车架后部(9)经连接管(6、7)用螺栓螺母连接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边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车架后部(9)是由四个纵向支承管、两个横向支承管构成的复合框架结构。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三轮摩托车边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车架后部(9)的脚蹬连接板(3)上方设有脚蹬。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边三轮摩托车边车架。它包括边车架,其特征在于边车架前部固定于主车架上的发动机前连板安装处、主车架的右下边管上;边车架后部固定于主车架的右主脚蹬处、主车架的主支架安装位置处、主车架与后叉和发动机的连接位置处。采用本技术,可以去掉中间连接装置,无需对主车架进行改造,只要将边车架各连接点的结构及尺寸加工成与主车架上各对应点相配合的结构尺寸,安装边车架时,只需将边车架装配到位,用螺栓螺母紧固即可。文档编号B62K27/00GK2633730SQ0324940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7日专利技术者傅蒙, 程兴春, 陈劲 申请人: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蒙程兴春陈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