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行车架及其三角跨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2976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架及其三角跨架部件的制造方法。它主是在立向的中管与车头管之间固设一三角跨架,该三角跨是利用铝板裁切两片呈三角跨架形状的胚料,将胚料模具上冲压呈左、右两面上、下缘边可相对合的胚体,然后在对合缘边及与车头管、中管的缘接边上进行焊接成型。从而,加工简便,还增强自行车架强度,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架及其三角跨架上的制造方法。目前,传统自行车架的立向中管前方与车头管间,分别以一横架管及一斜架管焊接,然而,自行车架的组接成型精确与否,系取决于横架管、斜架管的长度尺寸,以及其端部欲密合抵接至车头管或中管上焊固的弧缘口,其中以弧缘口的切锯成型加工制作不易、且两端的弧缘口系各自加工成型易有角度的偏转误差,致使车头管与中管非在同一平面上,或造成组接不对位与焊接制作上的困难。鉴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架及其三角跨制造方法,主要由铝板利用剪切加工呈胚料,再将胚料利用冲压加工呈胚体,另将胚体对合夹定,在其对合的缘边与缘接边用焊接加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架包括车头管、立向的中管及其后方的后轮架,其特征是在立向的中管与车头管之间固设一三角跨架。一种新型自行车架制造方法,其特征的步骤是1)利用铝板裁切两片呈三角跨架开状的胚料。2)将胚料在预先制作的模具组上冲压呈左、右两面上、下缘边可相对对合的胚体。3)再将两面胚体对合夹紧,然后在其对合缘边及与车头管、中管的缘接边上进行焊接成型。所述三角跨架由左、右两面胚体构成,且该两面胚体间共有可对合的上、下缘边,而其前、后端分别设有与车头管及中管密合抵接的缘接边。所述两面胚体上加设补强的折压缘。所述三角跨架的各缘边上呈凸凹弧缘状。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加工简便,还增强自行车架强度,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三角跨架加工程序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典型实施例三角跨架加工程序框图;图中11.中管 12.后轮架 13.车头管 14.三角跨架 15.缘边 16.缘接边 17.折压缘 18.凸凹弧缘本实施例,如图1、2所示,自行车架的立向的中管11后方系固组后轮架12,而立向的中管11前方与车头管13间利用一三角跨架14(或造型跨架)固接该三角跨架14的制造方法,如图3、4所示,系直接利用铝板经剪切加工,一体裁切呈三角跨架14(或造型跨架)的两片对应胚料140利用预先设计的式样模具组,冲压加工呈左右两面上、下边缘,且可相对合的胚体141,另将两面胚体141利用扣具对合夹定在其对合缘边15及与车头管13,中管11的缘接边16上焊接加工,进而完成三角跨架14的制造。其中三角跨架14系分为左右两胚体141,如图2所示,且胚件141间具有可对合的上、下缘边15,而其前后端分别设有与车头管13及中管11密合抵接的缘接边16,使两面胚体141得对合在车头管13与中管11间,配合焊接加工组接成型,使自行车架结构增强,并可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及降低成本;且其中三角跨架14的两面胚体141上亦得加设补强的折压缘17,以进一步强化角跨架14的结构强度,并可利用补强的折压缘17的形状设计美化自行车架的外观,又三角跨架14的各缘边15上亦设有呈凸凹弧缘18的设计。可降低三角跨架14的重量,并可进一步美化自行车架的外观。本实施例主要利用三角架跨架14取代传统的横架管及斜架管,而该三角跨架14系由两面左右的胚体141对合焊接在车头管13与中管11间,其系先利用铝板经剪切加工呈胚料140,再将胚料140利用冲压加工呈胚体141,最后将两面具上、下缘边15与缘接边16的胚体141对合夹定在车头管13与中管11间,以焊接加工完成三角跨架14的制造,可排除传统切锯成型加工不易、角度偏转的误差与组接不对位的缺点,并进一步强化自行车架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成本;又三角跨架14的两面胚体141配合加设补强的折压缘17,且利用形状设计美化自行车架外观。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自行车架包括车头管(13)、立向的中管(11)及其后方的后轮架(12),其特征是在立向的中管(11)与车头管(13)之间固设一三角跨架(14)。2.一种新型自行车架制造方法,其特征的步骤是1)利用铝板裁切两片呈三角跨架开状的胚料(140)。2)将胚料(40)在预先制作的模具组上冲压呈左、右两面上、下缘边可相对对合的胚体(141)。3)再将两面胚体(141)对合夹紧,然后在其对合缘边(15)及与车头管(13)、中管(11)的缘接边(16)上进行焊接成型。3.按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自行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三角跨架(14)由左、右两面胚体(141)构成,且该两面胚体(141)间共有可对合的上、下缘边(15),而其前、后端分别设有与车头管(13)及中管(11)密合抵接的缘接边(16)。4.按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自行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两面胚体(41)上加设补强的折压缘(17)。5.按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自行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三角跨架(14)的各缘边上呈凸凹弧缘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架及其三角跨架部件的制造方法。它主是在立向的中管与车头管之间固设一三角跨架,该三角跨是利用铝板裁切两片呈三角跨架形状的胚料,将胚料模具上冲压呈左、右两面上、下缘边可相对合的胚体,然后在对合缘边及与车头管、中管的缘接边上进行焊接成型。从而,加工简便,还增强自行车架强度,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文档编号B62K19/00GK1241512SQ98103008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9日专利技术者郑惠明 申请人:卜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自行车架包括车头管(13)、立向的中管(11)及其后方的后轮架(12),其特征是:在立向的中管(11)与车头管(13)之间固设一三角跨架(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惠明
申请(专利权)人:卜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