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的前轮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2871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摩托车(10)和三轮摩托车用的前轮转向装置,其中转向销(53)的中心线(P2)和操纵轴(73)的中心线(P1)互相偏离,有一连杆机构(80)由第一连杆(82)和第二连杆(84)构成,其连接部(85)为一万向节(86)。当车架(11A)的形状和尺寸改变时,万向节(86)能吸收操纵轴(73)的位置偏移,从而摆动臂(53)和连杆机构(80)能通用,可不需改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用的前悬挂和转向装置的改进。如从附图说明图16可见,在摩托车300的构造中,有一可在垂直方向摆动的摆动臂302固定在车架301的前部,有一可在水平方向转动的关节臂304用接头303固定在摆动臂302的一端,有一可旋转地固定在关节臂304上的前轮305,和一连杆机构(包括连杆件306a到306d)其一端连接到关节臂304上,另一端连接到操纵轴308,而操纵轴308可旋转地固定在顶管307上。在上述摩托车中,就其特性而言,重要的是前轮的位置应如何相对于顶管307的位置予以设定。一般的说,如果车架301的形状和尺寸被改变,那么顶管307相对于车架301的位置会根据这个改变向前或向后偏移。由于这个偏移,可旋转地固定在顶管307上的操纵轴308的位置也会向前或向后偏移。为此,如果要改变车架301的形状和尺寸,摆动臂302的长度及连杆件306a到306d的长度必须随之改变。结果每一次车架302改变时,摆动臂302和连杆机构306都必须随之改变。如果要降低摩托车300的成本,这里大有可改进的余地。另外,在摩托车中,前轮和后轮的直径常要根据车辆的品种改变。如果前轮被改变,顶管的位置就会改变,这一点将在下面结合图17所示的前悬挂可伸缩的摩托车予以说明。在图17中,摩托车400设有大直径的前轮401和大直径的后轮402如图中的实线所示。顶管403位在实线所示的位置上,在前轮和后轮401和402之间的轮基为WB11,操纵轴线404的后倾角为Q11,而前轮401的后迹为T11。在图17中,标号405指车架,406指前叉,407指后悬挂,而408指座位。在另一方面,如果摩托车400有一小直径的前轮411和一小直径的后轮412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顶管413的位置也将如虚线所示,直线所示顶管403的高度与虚线所示顶管413的高度相差H1。而顶管413的操纵轴线414从顶管403的操纵轴线偏离的距离为L1。其时轮基为WB12,操纵轴线414的后倾角为Q12,前轮的后迹为T12。在摩托车400中,轮基WB11和WB12,后倾角Q11和Q12及后迹T11和T12的设定须考虑其转向特性。因此顶管403和413的各该位置都是单独设定的。顶管403和413都是成为整体地设在车架405上,如果顶管403和413的位置改变,车架405也必须改变。结果每一次要改变前、后轮的直径401和402时,车架405必须随之改变,如果要降低摩托车的成本,这里大有可改进的余地。这一点也适用于装有摆动臂前悬挂的摩托车。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是要给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提供一种前轮转向装置,它能在前轮直径发生改变时使车架仍能通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所提供的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前轮转向用的前轮转向装置具有一个主车架;一个可垂直地摆动而固定在主车架上的摆动臂;一个可水平地转动并通过转向销固定在摆动臂上的车轴保持体;一个可旋转地固定在车轴保持体上的前轮;一个从车轴保持体延伸出来的关节臂;和一个连接到操纵轴上的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可转动地固定在顶管上,顶管的一端连接在关节臂上,另一端则与主车架成为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转向销有一中心线偏离操纵轴的中心线,并且连杆机构有一个可弯曲的连杆部,由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一个万向节互连在一个接头上使第一和第二接头能环绕该接头弯曲以适应前轮的垂直运动。上述接头由万向节制成。作为万向节,可使用球接头。转动操纵轴时就可通过第一连杆、万向节、第二连杆、关节臂和车轴保持体使前轮转向。即使连同关节臂一起左右,水平地摆动的第二连杆的摆动角与被操纵轴左、右水平地摆动的第一连杆的摆动角不一致,摆动角之间的差异也是万向节所允许的。换句话说,当车架的形状和尺寸改变致使顶管相对于车架的位置改变时,即使转向销的中心线偏离操纵轴的中心线,这个偏离也是万向节所允许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前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总是能顺利地运行。摆动臂和连杆机构的构造能被简化。而且能够容易地使摆动臂和连杆机构在各种情况下都能适用,从而降低摩托车的生产成本。由于能够这样设定转向销的中心线对操纵轴中心线的偏离量,因此能够自由设定转向系统的转向特性(转向角和转向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优形式中,为了使操纵轴的中心线与顶管的中心线相交成任定的角度,在顶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可更换地固定着顶板和底板,而操纵轴则被插入通过在顶板和底板上打开的贯通孔。这样,当要改变前轮的直径时,顶板和底板可用与前轮直径适应的顶板和底板来更换,从而可改变操纵轴中心线相对于顶管中心线的位置和倾斜度。因此可不需要改变顶管的位置,也不需要改变与顶管联在一起的车架。那就是说,本专利技术就成本而言是有利的,采用小直径前轮的摩托车和采用大直径的摩托车都能用一种车架来制造。图8A为一概略的视图,示出前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布置。其时操作轴的下端部位在转向销之前;图8B为一图解,示出从图8A的箭头方向看去前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操作;图9A为一概略的侧视图,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前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布置;图9B为一图解,示出从图9A的箭头方向看去前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操作;图10、11、12、13均为割视图,分别示出操纵轴连结在顶管上的模式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例;图14A为一概略的侧视图,示出前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其时固定在其上的是小直径的前轮;图14B为一图解,示出从图14A的箭头方向看去前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操作;图15为一概略的侧视图,示出的摩托车具有大直径的车轮连结在其上,以与小直径的车轮连结在其上的情况比较;图16为一概略的视图,示出现有技术的摩托车的前部;及图17为现有技术的摩托车的简略侧视图,该摩托车具有大直径的车轮连结在其上,以与小直径的车轮连结在其上的情况比较。论述将首先从小型摩托车开始,该摩托车具有如图1到8B所示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前轮转向装置。如图1所示,小型摩托车10包括一个在其中央下部的由车架体制成的主车架11,一个设在主车架11后部的车架枢纽12,一个通过枢轴13固定在车架枢纽12上可垂直地摆动的动力单元14,一个固定在动力单元14上的后轮15而动力单元是从主车架11后部的上部被一后减震垫16悬挂着,一个固定在主车架11后部的上部的座位,另外还有一个悬挂前轮的前悬挂系统50和一个与前悬挂系统50分开的转向系统设置在主车架11的前部上。摩托车10还包括一个前挡泥板21,一个前盖22,一个手柄盖23,一个用来覆盖驾驶员腿的护腿屏24,一个用来搁置驾驶员脚的阶级踏脚板25,及一前一背两个挡泥板26F和26R。在图1中,标号31指反射镜,标号32为握持柄,标号33为刹车操纵杆,标号34为速度计,标号35为头灯,标号36为信号灯,标号37为主撑脚,标号38为侧撑脚,标号39为侧跨斗也被用作存物箱,标号41为载容座,标号42为尾灯,标号43为空气净化器,标号44为汽化器,标号45为排气管,而标号46为消声器。现在转到图2,前悬挂系统50有一摆动臂52通过枢轴51固定在主车架11前方的下部。摆动臂52可在垂直方向上环绕枢轴51摆动。有一车轴保持体通过转向销53固定在摆动臂52的前端部上因而能在左右方向上摆动。前轮18通过车轴55可转动地固定在车轴保持体54上。前悬挂系统50采用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来操纵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前轮的前轮转向装置,所说装置具有:一个主架;一个可垂直摆动地固定在所说主架上的摆动臂;一个通过转向销可水平转动地固定在所说摆动臂上的车轴保持体;一个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说车轴保持体上的前轮;一个从所说车轴保持体伸出的关节臂,和一个连接到操纵轴上的连杆机构,该操纵轴又可转动地固定于一顶管,其一端连接到所说关节臂上,另一端与所说主架成为一个整体,其特征为,所说转向销的中心线偏离所说操纵轴的中心线;所说连杆机构具有一个可弯曲的连杆,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一个万向节连接在一个接头上,使所说第一和第二连杆能环绕该接头弯曲,以适应所说前轮的垂直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柳真二小林裕悦中川光雄古桥宏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