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避震前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17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在该自行车用避震前叉上,不增加零件数量即可安装照明装置。避震前叉(13)是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前部的前叉,包括叉柱(20)、叉肩部(22)、一对避震组件(24a、24b)、连接部(26)以及车灯安装部(28)。叉柱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车架前部。叉肩部是中央部固定在叉柱下端、且从固定部分向左右延伸的结构。一对避震组件是固定在叉肩部的两端、且在下端安装有前轮(16f)的车轴的组件。连接部形成为拱形,并避开前轮连接、加固一对避震组件。车灯安装部设置在连接部的上面,且可安装前照灯(3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震前叉,尤其是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前部的自行车用避震前叉
技术介绍
最近,自行车的前叉广泛采用具有避震功能的避震前叉。使用避震前叉后,当在高低不平或有凸凹的路面上行驶时,振动将很难通过车把、鞍座向乘骑者传递,因此可以舒适地行驶。在前叉上有时还配置有前照灯等照明装置、挡泥板等。但是,在采用避震前叉的情况下,因为没有准备用于安装这些挡泥板、照明装置的结构,所以很难安装挡泥板、照明装置。因此,现已开发出可简单地安装挡泥板、照明装置的避震前叉(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的可安装挡泥板、照明装置的避震前叉包括自由转动地安装在车架前部的车头管上的叉柱、叉肩部、一对避震组件以及连接一对避震组件的被称作支柱的马蹄形连接部。叉肩部从叉柱的下端中央部向左右延伸,在延伸的两端固定避震组件的上端。在避震组件的下端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前轮。避震组件具有缸和相对缸进退的杆,自行车通常使用在叉肩部上安装杆、在缸上安装前轮的直立型避震组件。连接部形成为避开车轮连接一对避震组件并进行加固的拱形。连接部与缸一体形成。在现有的避震前叉中,为了能安装挡泥板、照明装置,可在连接部上安装作为其他部件的多目的安装部件。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193166号公报在上述现有的避震前叉中,将多目的安装部件安装在连接部上。因此,可高效地安装前照灯、挡泥板等安装在避震前叉周围的零件。但是,因为使用多目的安装部件,所以零件数量增加,导致重量增加。另外,因为必须安装多目的安装部件,所以挡泥板、前照灯的安装作业变得很繁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自行车用避震前叉上,不用增加零件数量即可安装照明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避震前叉是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前部的前叉,其包括叉柱、叉肩部、一对避震组件、连接部以及照明安装部。叉柱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车架前部。叉肩部是中央部固定在叉柱的下端、并从固定部分向左右延伸的结构。一对避震组件是固定在叉肩部的两端、且在下端安装有车轮的车轴的组件。连接部形成为拱形,并避开车轮连接、加固一对避震组件。照明安装部设置在连接部的上面并可安装照明装置。在该避震前叉中,将避震前叉安装在车架上后,因为在连接部的上面设置有照明安装部,所以可直接将照明装置安装在连接部上。因此,即使不使用多目的安装部件等额外的部件也能将照明装置安装在避震前叉上。在此,因为在避震前叉的连接部上设置有照明安装部,所以不用增加零件数量即可安装照明装置。并且,如上所述,因为连接部用于连接、加固避震组件,所以形成为具有较高的刚性。因此,利用可在这种高刚性的连接部上直接安装照明装置的构成,调整后的照明装置的光轴很难受到自行车行驶中产生的振动的影响。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自行车用避震前叉在第一方面所述前叉的基础上,避震组件具有固定在叉肩部上的杆部以及沿轴向可自由移动地收纳杆部、且下端可安装所述车轴的缸部,连接部在杆部的前方连接缸部。此时,在杆部安装在叉肩部上、且为了加固缸部而必须具有连接部的直立型避震前叉中,因为连接部配置在杆部的前方,所以不必增加零件数量即可简单地安装作为照亮前方的照明装置的前照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自行车用避震前叉在第二方面所述前叉的基础上,连接部与缸部一体形成。此时,因为连接部与缸部一体形成,所以提高了避震前叉的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自行车用避震前叉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前叉的基础上,照明安装部具有在连接部上凹陷形成的安装凹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自行车用避震前叉在第四方面所述前叉的基础上,安装凹部具有可绕横轴自由摆动地安装照明装置的圆弧形曲面。此时,可上下调整安装在照明安装部上的照明装置的光轴。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自行车用避震前叉在第四方面所述前叉的基础上,安装凹部具有可绕横轴及纵轴自由摆动地安装照明装置的球形曲面。此时,不仅上下,还可左右调整安装在照明安装部上的照明装置的光轴。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自行车用避震前叉在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项所述前叉的基础上,还包括挡泥板安装部,该挡泥板安装部设置在连接部的与所述照明安装部正对的下面。此时,因为可同时安装照明装置和挡泥板,所以照明装置、挡泥板的安装变得非常容易。另外,因为即使避震前叉上下动作,挡泥板也会与连接部一起同样地上下运动,所以挡泥板和车轮的间隔总是固定的,从而可更加有效地抑制泥水等的飞溅。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在避震前叉的连接部上设置有照明安装部,所以不必增加零件数量即可安装照明装置。并且,因为采用了可在较高刚性的避震前叉的连接部上直接安装照明装置的构成,所以调整后的照明装置的光轴很难受到自行车行驶中产生的振动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自行车的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避震前叉的侧视图;图3是其侧视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是其主视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是其主视图;图6是表示其光轴调整状态的侧视放大图;以及图7是其他实施例的相当于图3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采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自行车5具有车架11,该车架11具有弯曲为V字形的车架体12和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避震前叉13。并且,自行车5还具有自由摆动地安装在车架体12下部的驱动单元14、安装在避震前叉13前端的前轮16f、安装在驱动单元14后端的后轮16r、以及与避震前叉13上部相连接的车把部15。另外,自行车5还具有前后盘形制动装置(刹车装置)8f、8r。在前轮16f的中心安装有发电轮毂17,其轮毂轴17a可自由拆装地固定在避震前叉13的下端。车把部15具有安装在避震前叉13上的车把立管18和固定在车把立管18上的车把19。车架体12具有从弯曲部分向下方突出的吊架部(Hanger Unit)12a,在吊架部12a上安装有具有避震功能的驱动单元14。并且,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左右的说明是表示在通常骑车位置上的自行车的方向,前后是以自行车的前行方向为前,左右是从后面看自行车时的状态。如图2及图4所示,避震前叉13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位于车架体12前部的车头管12b上,用于操纵前轮16f。避震前叉13为直立型,绕其倾斜纵轴自由转动地安装在车头管12b上。避震前叉13的上部连接有车把立管18,下部安装有前轮16f的轮毂轴17a。避震前叉13具有叉柱(Fork Column)20,自由转动地安装在车头管12b中;叉肩部22,固定在叉柱20下端;一对左右避震组件24a、24b,固定在叉肩部22两端;连接部26,用于连接避震组件24a、24b;车灯安装部(照明安装部的一例)28,设置在连接部26上,用于安装前照灯(照明装置的一例)37车灯安装部;以及第一挡泥板安装部29a和第二挡泥板安装部29b,设置在连接部26及避震组件24a、24b上,可安装挡泥板38。叉柱20例如是由金属管制成的部件,可自由转动地支撑于车头管12b。叉柱20的上端固定有车把立管18。叉柱20的下端插入叉肩部22的中央部,并通过压入、旋入或焊接等适当的固定方式加以固定。叉肩部22例如是由金属制成的模具成形部件,在中央部具有用于安装叉柱20的筒形柱固定部22a。并且,叉肩部22还具有从柱固定部22a向下方弯曲且向左右延伸的一对臂部22b、以及在臂部22b前端形成的筒形的一对避震安装部22c。避震组件24a、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前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叉柱,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车架前部;叉肩部,其中央部固定在所述叉柱的下端,并从固定部分向左右延伸;一对避震组件,固定在所述叉肩部的两端,在下端安装有车轮 的车轴;连接部,形成为拱形,并避开所述车轮连接、加固所述一对避震组件;以及照明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上面,且可安装照明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井卓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