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主要应用于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其以人力的踩踏为其动力来源,无需使用电力或汽油,极具环保概念,非常适合作为一般交通工具或是休闲运动装置来使用。而一般自行车的座椅多在其底部至少并列有两根支杆,在两支杆处设有一联结块,而自行车的车架则向上延伸有一座管,利用座管顶部的联结构造将座椅底部的支杆夹固而将座椅固定在座管的顶端;透过座椅及座管的传递作用,让骑乘者的身体重量得以平均分布至车架,同样的来自于地面的震动亦会透过座杆传递至骑乘者的臀部。故为了骑乘舒适,除在座垫表面设置海绵或其他缓冲材外,更有在座垫底部设置避震装置,以达到避震效果。现有技术座垫底部设置避震装置之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自行车避震座管10,包含一外套管11、一穿设于该外套管11的内套管12、一穿设于该内套管12的支撑杆13、一与该支撑杆13相连接且供一自行车座垫(图未示)固定的锁结单元(图未示),及一与该内套管12相顶抵并包括复数簧圈的弹性件14。当使用者骑乘自行车的过程中,若自行车受一外力(例如行经颠簸的路面所产生的震动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避震座管之结构改良,其至少包含:一座管、一内管、至少一吸震体、至少一垫片和一调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座管,为一中空管体;该内管,具有一管件以及位于该管件一端的接头,该管件则以不可转动的方式容置于该座管顶端;该至少一吸震体,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管件下方;该至少一垫片,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吸震体下方;该调整组件,容置于该座管内并相对于该垫片下方,该调整组件设有上下间隔配置于该内管内的第一、第二片体以及固设于该第一、第二片体间的第一固定件,另有一第二固定件相对穿设于该第一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一端并接触推抵于该垫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