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人傑专利>正文

充气式避震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79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充气式避震座管,主要包括有:一座管装置及一充气装置,一中空状外管,外管上端具有一上接头,外管内具有一内管,内管内容置一活塞装置,外管下端螺接一充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长时间使用造成座管装置内的填充气体略微流失的情况下,仅需再填充气体,完全无需额外费用支出。其另一功效是,则是利用充气装置外接的气压计,以准确的控制填充气体体积,进而为骑乘者提供最舒适的避震功效,同时亦不用担心出现气压计刻度值磨损而无法辨识的情况。(*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避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提供最舒适的避震功效的充气式避震座管
技术介绍
当前自行车的不外乎朝重量轻、舒适性及安全性三大方向发展,重量轻方面多以质轻的铝合金甚至是碳纤维材料的替换即可轻易解决,而舒适性及安全性方面,则是针对自行车车体结构、刹车系统做一改进,舒适性方面则改以优异的避震结构而在行驶崎岖路面时,有效将路面的反作用力缓冲吸收,进而达到舒适性功效。自行车中最常见的避震结构多是应用在前叉管或座管上,以利自行车的前、后轮体达到均衡吸震目的。当前现有的座管避震结构如我国公告第568053号「自行车避震座管的改良结构」即是一例,观之该现有座管避震结构,主要是将一轴心置放在一透明的中空轴管内,该轴管内容设有一避震胶杆,最后,利用一弹力调整块由中空轴管底部螺固密封。该弹力调整块上设有一箭头标记部,利用锁、卸弹力调整块过程中,该标记部会与中空轴管表面的弹力值刻度呈一对应关系。如此,即可依骑乘者的重量而自由调整弹力调整块压迫避震胶杆的压缩状态,进而达到最适合每位骑乘者的避震功效。然而,上述现有的座管避震结构就整体而言,尚存在如下未臻完善之处1、众所周知,弹性避震胶杆有其使用寿命,长时间的缓冲吸收骑乘者施予地面的反作用力量后,避震胶杆的避震弹性则会逐渐丧失,尤其是过重的骑乘者对于避震胶杆的损耗更见一斑,频繁的替换避震胶杆,而成为消费者的负担。2、正如以上所述,避震胶杆经长时间的使用,其弹性避震功效则无法维持在原设置状态,使得弹性调整块调整至相对应中空轴管弹性值刻度时,因避震弹性力量缩减,骑乘者亦无法达到最佳的行车舒适性。3、中空轴管上的弹力值刻度,长时间使用下受外在因素影响而造成弹力值刻度模糊不清,而不能精准调整避震胶杆压缩量。综上所述,现有避震座管装置实有待改进,本技术人凭借在自行车业界研发、制造多年的经验,经不断的努力研究,终于研究成功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自行车避震座管装置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气式避震座管,本技术能够在长时间使用造成座管装置内的填充气体略微流失的情况下,仅需再填充气体,完全无需额外费用支出。本技术另一功效是,则是利用充气装置外接的气压计,以准确的控制填充气体体积,进而为骑乘者提供最舒适的避震功效,同时亦不用担心出现气压计刻度值磨损而无法辨识的情况。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气式避震座管,主要包括有一座管装置及一充气装置,其特征是一中空状外管,外管上端具有一上接头,外管内具有一内管,内管内容置一活塞装置,外管下端螺接一充气装置。前述的充气式避震座管,其中活塞装置包括一连接杆、一阻尼体、一活塞及一O形环,阻尼体和O形环分别套设于活塞外周面的上、下部位,然后将活塞置入所述的内管的中部,连接杆则置入所述内管中并位于活塞的上方位置。前述的充气式避震座管,其中充气装置包括一进气座、钢珠、气嘴、气嘴座、顶钉及一旋钮,进气座外周形成有阶梯,进气座外设有环状垫圈,进气座内设有一斜锥孔,斜锥孔设有一连通斜锥孔及内管的通孔,斜锥孔供容设所述钢珠,气嘴外周面形成有与所述外管内部螺纹部相对应的外螺纹,顶面形成一贯穿孔供所述气嘴穿置,该气嘴为T形,包括头部与身部,头部与身部设有一相连通的气孔,气孔供所述顶针穿设,气嘴身部表面设有一外螺纹,供与旋钮螺接。前述的充气式避震座管,其中进气座外部套有一环状垫圈,内部具有一斜锥孔,O形环及钢珠置放于斜锥孔,斜锥孔对角端具有一连通内管及斜锥孔的通孔。前述的充气式避震座管,其中气嘴座具有一鱼眼状贯穿孔,一T形气嘴穿置其中;T形气嘴一端为大径头部,另一端为身部,身部外周面具有外螺纹,旋钮螺设于气嘴;气嘴头部与身部具有一连通状气孔,顶针插设于气孔。本技术能够在长时间使用造成座管装置内的填充气体略微流失的情况下,仅需再填充气体,完全无需额外费用支出。本技术另一功效是,则是利用充气装置外接的气压计,以准确的控制填充气体体积,进而为骑乘者提供最舒适的避震功效,同时亦不用担心出现气压计刻度值磨损而无法辨识的情况。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座管装置充气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未充气状态时钢珠位置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充气状态钢珠位移及气体流动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座管装置11-----内管111----螺纹部 12-----上接头121----防尘套 13-----连接杆14-----内管15-----阻尼体16-----活塞17-----O形环21-----进气座 211----阶梯212----垫圈213----斜锥孔214----通孔22-----钢珠23-----气嘴座 231----外螺纹232----贯穿孔 24-----气嘴241----头部242----身部243----气孔244----气孔 25-----顶针26-----旋钮30-----气压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一座管装置10及一充气装置,该座管装置10更包括有一呈中空状的外管11,该外管11上端设有一上接头12,利用该上接头12可与自行车的座垫(图中未示)接合,上接头12下端则套设有一防尘套121。此外,中空外管11内容设有一活塞装置,该活塞装置包含一连接杆13、一内管14、一阻尼体15、一活塞16及一O形环17,阻尼体15和O形环17分别套设于活塞16外周面的上、下部位,然后将活塞16置入所述的内管14的中部,连接杆13则置入内管14中并位于活塞16的上方位置。而外管11下端内壁是设有螺纹部111,外管11内的结构组件,则可通过螺纹部111与一充气装置螺设而达到定位功效。上述充气装置包括有一进气座21,该进气座21形成有阶梯211以供容置在外管11时可与外管11内的内管14呈一抵压固定关系,且进气座21上亦设有防止泄气的环状垫圈212,进气座21内则设有一斜锥孔213,斜锥孔213斜向上对角位置则设有一连通斜锥孔213及内管14的通孔214。另外,斜锥孔213内容设一O形环及一止气用的钢珠22。一气嘴座23,其外周形成有与外管11内部螺纹部111的外螺纹231,顶面则形成有一鱼眼孔型态的贯穿孔232,以供一T形气嘴24穿置。上述T形气嘴24包括一头部241及一身部242,头部241与身部242预定处径向设有一相连通的气孔243,气孔243则供一顶针25穿设,而气嘴24身部242表面则形成有一外螺纹244,供一旋钮26螺接(参阅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主要功效则在于通过座管装置10内部填充气体,以替代现有技术的弹性避震胶杆,达到座管的避震功效。而实施方式如下,首先根据骑乘者的重量而决定座管装置10内填充的气体多寡。将座管装置10底端的旋钮26卸下,并利用一充气装置(图中未示)接设一气压计30(如图4所示)再与顶针25套设,然后,令充气装置动作而将气体由顶针25气孔流入气嘴24的气孔243。此时,填充的气体压力大于内管14内部的气压,故,气体会将钢珠22沿进气座21的斜锥孔213壁面向上吹升位移(如图6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式避震座管,主要包括有:一座管装置及一充气装置,其特征是:一中空状外管,外管上端具有一上接头,外管内具有一内管,内管内容置一活塞装置,外管下端螺接一充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人傑
申请(专利权)人:苏人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