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289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2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包括第一封堵本体和第二封堵本体,所述第一封堵本体的左端和所述第二封堵本体的左端均为带有分叉的线性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现有技术中的封堵左端的块状设计改为接触面积较小的线性设计,解决了贴合处易发生不规则形变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封堵密封的紧密性。并且,还在左端新增了一个分叉,使压缩量能向另一方向延伸,从而使伸出量更加稳定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
技术介绍
根据发动机生产、加工工艺要求,需要对缸体的曲轴室整体密封性能进行测试。而由于曲轴室试漏的密封空间大、密封带狭长,因此此项试漏又是缸体中间试漏中的最不稳定的关键瓶颈工位。如何保证大密封空间在试漏时的稳定性,解决不同封堵贴合时产生的不规则压缩形变所导致的密封不彻底,是本成果最关键的技术要点难点。因为封堵原因造成的曲轴室试漏不合格每月平均发生10次,每次故障会至少导致停线60分钟,有时甚至会造成数十小时的大故障,造成极其严重的停线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解决不同封堵贴合时产生的不规则压缩形变问题,有效控制封堵两端由于挤压产生的伸出量,达到低成本、高价值的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包括第一封堵本体和第二封堵本体,所述第一封堵本体的左端和所述第二封堵本体的左端均为带有分叉的线性结构。所述第一封堵本体左端的分叉和所述第二封堵本体左端的分叉均为直角分叉。所述第一封堵本体左端的直角分叉的两条边分别指向九点钟方向和十二点钟方向。所述第二封堵本体左端的直角分叉的两条边分别指向六点钟方向和九点钟方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将封堵左端的块状设计改为接触面积较小的线性设计,解决了贴合处易发生不规则形变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封堵密封的紧密性和稳定性,增加了缸体中间试漏机的一次下线合格率。2、本技术在封堵左端增加了一个与水平呈90度的直角分叉,使压缩量能向另一方向延伸,从而使伸出量更加稳定可控。3、本技术在机床原来的硬件基础不改变的前提下,仅仅改动底面线性封堵的结构,只需要更换一个底面封堵板即可实现对中间试漏机的改造,大大降低了此设备的停线率,降低了维修成本,显著减少了不必要的备件更换以及方便设备管理。4、设计巧妙,即装即用,无需花费时间与精力调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封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封堵本体;2、第二封堵本体;3、直角分叉;4、现有技术中的封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包括第一封堵本体I和第二封堵本体2,所述第一封堵本体的左端和所述第二封堵本体的左端均为带有分叉的线性结构。本例中,所述第一封堵本体左端的分叉和所述第二封堵本体左端的分叉均为直角分叉3。本例中,所述第一封堵本体I左端的直角分叉3的两条边分别指向九点钟方向和十二点钟方向。本例中,所述第二封堵本体2左端的直角分叉3的两条边分别指向六点钟方向和九点钟方向。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封堵4的左端为块状设计,本技术将现有技术中的封堵左端的块状设计改为接触面积较小的线性设计,解决了贴合处易发生不规则形变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封堵密封的紧密性。并且,还在左端新增了一个与水平呈90度的直角分叉,使压缩量能向另一方向延伸,从而使伸出量更加稳定可控。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已经投入到实际生产中进行使用,跟踪验证效果非常理想,将封堵的调整时间从原来的数小时减少到几十秒钟,从而降低设备停线时间,极大的提高了设备开动率,提升整条线的产能。2台使用该线性封堵的中间试漏机,每月发生因底面线性封堵贴合不好造成的曲轴室试漏不合格的故障15次,每次故障停线120分钟。使用了该线性封堵后,可以缩短故障维修时间,根据以往的数据统计,节约金额=当月累计停线时间1800 (分)X 60 (秒)X 12 (月)X 25.85 (每小时人均工资)X每班次9人数/3600 (每小时秒数)=Y83,754.00/年。除了上述的经济效益外,使用了这样一种新型底面线性封堵的设计,还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备件更换、节省维修成本以及方便设备管理。本技术的创新点:1、设计精妙,可以精密的控制封堵的贴合部的密封接触。2、创新思维,以机械机构为主导,尽量将改造简单化,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3、封堵端口分叉结构,能够更加精密的控制封堵的伸出量。4、推广价值高,在其他类似的机床上都已增加本功能,验证效果非常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包括第一封堵本体和第二封堵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本体的左端和所述第二封堵本体的左端均为带有分叉的线性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本体左端的分叉和所述第二封堵本体左端的分叉均为直角分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本体左端的直角分叉的两条边分别指向九点钟方向和十二点钟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堵本体左端的直角分叉的两条边分别指向六点钟方向和九点钟方向。【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包括第一封堵本体和第二封堵本体,所述第一封堵本体的左端和所述第二封堵本体的左端均为带有分叉的线性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现有技术中的封堵左端的块状设计改为接触面积较小的线性设计,解决了贴合处易发生不规则形变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封堵密封的紧密性。并且,还在左端新增了一个分叉,使压缩量能向另一方向延伸,从而使伸出量更加稳定可控。【IPC分类】G01M3-02【公开号】CN204514546【申请号】CN201520125042【专利技术人】龙海清, 管传富, 洪鑫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申请日】2015年3月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缸体曲轴室试漏线性封堵,包括第一封堵本体和第二封堵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本体的左端和所述第二封堵本体的左端均为带有分叉的线性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海清管传富洪鑫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