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垫立管的组装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77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座垫立管的组装构造,其于座杆顶端伸设一弧形的承座,于承座内形成一限位孔,于限位孔上侧的左、右位置各形成一弧形的斜面,于承座顶面滑动嵌设一滑动座,其两侧各设有一凹槽,于承座两侧各设有一夹块,各夹块配合各斜面形成一相抵靠的紧迫斜面,且顶端朝上伸出承座并配合各凹槽形成一勾部,设有两固定件分别穿经限位孔并螺锁紧迫两夹块,藉此,两夹块沿各斜面下移并以各勾部配合各凹槽紧迫定位座垫底杆,由于夹块不扭转且两固定件受力的方向不一致,使得滑动座配合两夹块的定位效果更为确实。(*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座管的构造,尤指一种调整定位座,实的自行车 座垫立管的组装构造。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行车座塾立管的组装构造,如台湾专利证书号第M293879号"自行 车座垫立管的组装结构"新型专利案,其藉由一固定《牛将内、外夹皿紫赵,使外j^a的两个外夹块,面向下滑动,并配合设于容置槽内的两个内夹块逸到交错挟持座垫的效果。另参看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258147号"自行车座垫调整對二)"新型专利案, 其于立管顶端形成一C形^,并于爽巫内的圆,设有一圆5W的上滑座以及-圆弧形的固定座,藉由夹座束紧上滑座以及固定座来挟持定位座垫。±^两种自行车座垫立管的组装构造皆可以达到定位座垫的功效,然而以凹槽或者圆槽容设组件的m^式由于调,卬角度的轨迹与作用力旋转的方向一致, 因此挟持座垫的抵抗力较弱,比较容易产生松脱的情形,于定位固定时需要以较大 的力量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的自行车座垫立管的组装构造常有定位皿力较弱的情形,因此本实 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以沿3W面滑动调,卬角度、各#^ !4面积增大,以 及割牛之间转动的受力方向不一致的设计,i^崎合座垫确实的效果,使得定位构 造更加牢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JI^一种自行车座垫立管的组装构造,其设有- 座杆、 一设于鹏杆顶部的滑动座、两分别设于鹏杆顶部左、右两侧的夹块,以及两螺合于两夹块以M杆顶部之间的固定件,其中i^杆的顶端形成一朝前伸设的承座,,座是上宽下窄的弧形:^并且于两 侧的宽、窄相接处之间穿设形成一道3W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孔,于该限位孔上侧的左、右^各形成一沿前、后方向弧形延伸的斜面,于该承座的顶面并形成一弧形的滑动面;该滑动座宽度宽于i^座的片体,其底部以可前、后滑动型态嵌设于该承座顶 部的滑动面,该滑动座于左、右两侧各凹设一凹口,并于左、右侦顺面相邻凹口的 前、后两侧凹设形成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两夹块分别位于该承座的左、右两侧,各夹块配合各斜面形成一紧逸斜面,以 各紧鄉面麟于各斜面,两夹块的底IHJi己合该限位孔的下侧各于前、后位置分别 穿设1孔,各夹块的顶端由各凹口朝上伸出,并配合各凹槽形成一下勾靴的勾 部;各固定件分别螺锁于絲块前、后同侧的^il子Lt间,各固定件并穿经该限位 孔的下侧。进一步,于该限位孔的上侧^a—迫块、m^是上宽下窄的块体,,各斜面X^形成于该迫块的左、右两侧。ia—步,本技术的限位孔与滑动面的鹏相同,于滑动面与限位子Lt间 穿设形成一沉头长孔,于i&^f应沉头长孔穿设一定位!l!i L,设有--定位螺丝由上 穿经沉头长孔后螺锁于定位螺孔将,定位。较佳的,絲块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一结合杆,各结合杆底部对应承座 的窄部分别凸伸一凸部,鄉孔穿设于各结合杆形成凸部处,戶欣紧1斜面形成于 各凸部的顶侧。较佳的,絲块于各勾部的前、后侧將别凸伸一位于各凹槽正上方的延伸片。 较佳的,各固定件:^li栓。本技术于定^垫时是将座垫的两侧的底ff^别嵌放于滑动座两侧的凹槽 内,并以各夹块的勾部勾住各底杆的上侧。调鹏杆时先松脱固定件,接着调鹏杆相对于各凹槽的前、后位置,待调整 前、后的位置完毕后,继翻繊印錢,调^^P^使滑动座沿弧形的滑动面 作前、后移动,藉ltl^生不同的懒卬角度,ft^将各固定件紧迫两夹块,以各自的 紧,面沿承座左、右两侧的斜面向下滑动,藉此,利用各凹槽与各勾部上、下夹 合并将底杆紧迫定位。本技术可以达到以下功效-1、由于两夹块以及滑动座分别与各斜面以及滑动面产生大面积的摩^S触, 使得螺锁各固定件紧迫定鹏垫的底杆时,滑动座以及两夹块能紧密结合于承座定 位。2 、由于滑动面的曲率中心与底杆扳动滑动座旋转的曲率中心不重叠并且相交, 因此使,动座于承受扭力时不会直^ffl转,不会产,杆俯仰角度偏移的情况。3、 由于两夹^端前、后侧的固定件于滑动座承受扭转力量时所承受的力量方向不一致,因此能分tm转的作用力,不易产生俯仰角度偏移的情况,能确实定4Ml^杆的位置。4、 由于设有两固定件,因此于其中一固定件松脱时另一固定fH乃有固定的效 果,于异常使用情况发银仍有充分的应变时间,藉此提升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她图。 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前视的剖面图。 图5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座杆C 11)直杆C12 )承座C 12 1 )宽部(12 2)窄部C 12 3 )限位孔(12 3 A)限位孔C 12 4)滑动面(12 5)沉头长孔(20)迫块(21 )定飾孔(22)定位螺丝(23)斜面(23 A)斜面(30 )滑动座(31 )弧形嵌槽(32)穿孔(33)凹口(34)凹槽(40)左夹块(41)结合杆(41 1 )凸部(41 2 )紧鹏緬(42)锁孔(43)勾部(431)延伸片 (50)右夹块 (5 1 1)凸部 (52)锁孔(51)结合杆 (512)紧迫斜面 (5 3)勾部(531)延伸片 (60)固定件 (7 0)底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自行车座垫立管的组装构造,请参看图1至图4的第一较佳 实施例,其包括—-座杆l 0、 一设置于座杆l 0顶部内的迫块2 0、--设于座杆l 0顶部的滑动座3 0、分别设于座杆l O顶部左、右两侧的一左夹块4 0以及一右 夹块5 0,以及两螺合于左夹块4 0、右夹块5 0以皿杆1 O顶部之间的固定件 6 0 ,其中座杆i o设有一;to:设置的直杆i i ,于直杆i i顶端朝前方斜向伸设--承座1 2,棘l 2是朝前延伸的,鹏,其上侧部分以及下侧部分各形成—左、右 宽度较宽的宽部12 1,以及一左、右宽度较窄的窄部12 2,其中宽部1 2 t的 厚度均等且窄部1 2 2的左、右錢位于宽部1 2 1的中间,承座1 2的左、右两 侧于宽部l 2 l与窄部l 2 2之间穿,成一道弧形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孔12 3,于承座1 2的顶面形成一弧形的滑动面124,限位孔1 2 3与滑动面12 4的曲率相同,于P艮位孔1 2 3与滑动面1 2 4之间穿设形成一沿前、后方向延 伸的沉头长孔12 5。迫块2 O是上宽下窄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弧形块体,迫块2 0顶部的宽度与 宽部l 2 l相同并设置于限位孔l 2 3的上侧,迫块2 0对应沉头长孔1 2 5于中 央穿设一定位螺孔2 1,设有一定位螺丝2 2,其由上穿经沉头长孔l 2 5并螺锁 于定位断L2 1,藉此将迫块2 0定位固定于P艮位孔1 2 3的上侧,于迫块2 0的 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一,面2 3,各斜面2 3沿前、后方向弧形延伸。滑动座3 0搭设于滑动面1 2 4上方的左、右对称板体,滑动座3 0中间部位 的底面对应滑动面l 2 4形成一前、后方向延伸的弧形嵌槽3 1 ,以弧形嵌槽3 1 嵌设于宽部1 2 1的顶部并贴靠于滑动面12 4,藉此可前、后滑动并从W!仰角 度的调整,滑动座3 0并于中间形成一穿孔3 2,以穿孔3 2供工具由上方穿过螺 锁定位螺丝2 2 ;滑动座3 0的左、右宽度宽于承座l 2并且左、右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座垫立管的组装构造,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座杆、一设于该座杆顶部的滑动座、两分别设于该座杆顶部左、右两侧的夹块,以及两螺合于两夹块以及座杆顶部之间的固定件,其中:    该座杆的顶端形成一朝前伸设的承座,该承座是上宽下窄的弧形块体并且于两侧的宽、窄相接处之间穿设形成一道弧形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孔,于该限位孔上侧的左、右两侧各形成一沿前、后方向弧形延伸的斜面,于该承座的顶面并形成一弧形的滑动面;该滑动座宽度宽于该承座的片体,其底部以可前、后滑动型态嵌设于该承座顶部的滑动面,该滑动座于左、右两侧各凹设一凹口,并于左、右侧顶面相邻凹口的前、后两侧凹设形成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    两夹块分别位于该承座的左、右两侧,各夹块配合各斜面形成一紧迫斜面,以各紧迫斜面抵靠于各斜面,两夹块的底部配合该限位孔的下侧各于前、后位置分别穿设一锁孔,各夹块的顶端由各凹口朝上伸出,并配合各凹槽形成一下勾形状的勾部;    各固定件分别螺锁于各夹块前、后同侧的各锁孔之间,各固定件并穿经该限位孔的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武赐
申请(专利权)人:骏镒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