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关节连接的抓握式筷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084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6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关节连接的抓握式筷柄,包括骨架、把手、筷子座,所述骨架分为左右相连的弹性杆,左右相连的弹性杆成“V”字形,左右相连的弹性杆中间位置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筷子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筷子、筷柄可分离设计,方便筷子拆下清洗,利用弹性回复力让骨架左右两部分方便弹开,使得筷子在按压手柄释放后即自动张开,提高了筷子使用时的可操纵性;利用适合手部抓握的左右把手,降低了对使用者单个手指技巧、力量的操作要求,使之不必专门学习即可拿起来使用,不分左右手;本发明专利技术非常适合老人或有手部功能障碍的患者、甚至远节手指截断的手部残疾者在就餐时也能轻松使用,另外,也适合于儿童和外国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关节连接的抓握式筷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筷子,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定普通筷子用的手柄。
技术介绍
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传统餐具——筷子,在亚洲其他国家应用也非常普遍。通常一双筷子为两根小而细的类圆棒,材质不同,外形轮廓单一,熟练使用这种筷子需要上肢,特别是手部,数十个关节与几十条肌肉的灵敏协调、恰当用力。对使用不便的人,如少儿、高龄老人、手功能障碍者如手部震颤、肌强直等患者,则较难掌控。而且,通常人只会用某只手使用筷子,当这只手由于受伤或其他原因暂时或较长时间内不能使用筷子时,另一只手常常因不能熟练自如地使用筷子而给用餐带来不便。对于会使用者,因传统筷子多为两根圆柱体或类圆柱体、表面平整光滑,使用过程容易导致滑落,若筷子滑落多次,不但影响就餐的氛围和食欲,而且影响使用者的心情。另外,对于有些儿童、老人,他们在使用筷子时,还时常会把所吃食物掉落在桌子、地板或衣服上,这不但造成食物浪费,而且对照看者来说,收拾起来也较为麻烦。另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日益开放,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东西方餐饮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越来越多的西方外国人来到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东方国家,同时更多的东方餐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许多非筷子国家的外国人在品尝到中国菜、寿司的同时,也时常遇到上述类似问题,因为他们并非都会使用筷子,短时间内又难以掌握其中技巧,特别是第一次使用。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筷子对这些人来说,要想使用好实非易事。这需要其手指灵活用力、互相配合,包括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常为虎口、拇指根部和无名指压着一个筷子不动(相对手),拇指头部与食指、中指配合操作另一只筷子的开合而夹取食物。显然,这对老弱病残或手功能障碍者,特别是拇指、食指、腕关节功能障碍者,要求过高。另一方面,中餐许多食物,勺子等其他餐具不能完全代替筷子,不具备筷子夹、挑、拌、拨、撅、叉、扒等功能;而且筷子对老年人尤其重要:据报道,若老年人吃饭用勺子代替筷子,每次一大勺食物,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吃多了,所以,建议要用筷子,目的是减少每一口的进食量,延长用餐时间,保证充分咀嚼,以利于肠胃消化吸收等。上述这些情况,如果设计的筷子合适,也并非不可避免。目前,对筷子的改进,已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努力,设计出了许多优秀的结构方案,获批了国家专利。虽然在他们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儿童、外国人、刚使用筷子者、手功能障碍者或手指有残缺者使用,但仍有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筷子为直线型,多为手指操作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抓握”——手掌握着,而是“指捏”——手指(拇指、食指、中指等)捏着使用。一般在使用时,筷子放在手掌上,除拇指外,其他四指及手掌在筷子之下,手指从下面向上捏着筷子。如“筷子”(CN201899282U)、“学习用筷子”(CN102612329B)使用者用拇指、食指操作筷子,“助力筷子”(CN101147648A)、“筷子”(CN201164314Y)使用者用拇指、食指、中指等操作筷子,“学习筷子”(CN101947042A)使用者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操作。这种结构的筷子不方便用整个手掌握着,原因如下:若不用手指而用整个手掌从下面向上握筷子,则当夹起送到口中时要么肩、肘关节抬伸过大,要么肘及前臂旋转角度过大,用者常常感觉别扭;若从上面向下握筷子,则当夹取碗等有一定深度的餐具中的食物时,开始夹取食物时要么手腕过屈,要么肩关节上抬过大,甚至人体脊柱都要向身体另一侧歪斜。如“筷子”(CN201164314Y)、“筷子”(CN201445276U)、“筷子”(CN201624456)、“一种筷子”(CN103126471A)均用有弹性机构的连接件连接两根直筷子,可手指操作,却不方便整手握上去使用,使得其在夹取食物或送到口中时,超出人体最适宜的活动空间范围,不适应人体工效学的要求。虽然有些设计结构为了增强手与筷子的牢靠性添加了指套、指环,如“助力筷子”(CN101147648A)、“筷子”(CN201899282U)、“方便使用的筷子”(CN201139373Y)、“残疾人用筷子”(CN201958504U)等,但也同时会造成这种结构穿脱不方便,手指位置固定、不灵活,使用过程中拿起放下筷子的操作不直接。有另一些设计结构,不能拆卸,或拆下不便,给清洗、消毒工作带来麻烦。如“曲柄筷子”(CN1759792A)、“一种筷子”(CN1242971A)两根筷子通过铰链连接,头部有凸齿、防滑牙槽、防滑牙纹等,清洗及拆开相对麻烦;“筷子”(CN201164314Y)、“筷子”(CN201192246Y)、“筷子”(CN201414646Y)、均还有弹簧等,不方便拆卸开来,筷子很难彻底清洗干净;“学习筷子”(CN101947042A)含有很多较小的零部件,“方便使用的筷子”(CN202104681U)等均不易拆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柔性关节连接的抓握式筷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关节连接的抓握式筷柄,包括骨架、把手、筷子座,所述骨架分为左右相连的弹性杆,左右相连的弹性杆成“V”字形,所述左右相连的弹性杆中间位置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筷子座。所述骨架由弹性体构成,并V形折弯成左右相连的对称弹性杆,且左右相连的对称弹性杆之间夹角为锐角。所述骨架由非弹性体和后端弹性部件组成,左右非弹性体通过后端弹性部件连接在一起,形成弹性杆。所述把手的手部抓握处设有防滑凹痕。所述筷子座中间设有适合普通筷子插入的孔,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孔径尺寸略小于筷子截面尺寸;孔径的中心轴线相对骨架向下伸出,与骨架所在平面垂直,且两筷子座的轴线向内倾斜,成锐角夹角。所述筷子座为开口座,开口座中间开有通孔,一侧设有从上到下的开口,开口两边各设有凸耳,凸耳上穿有螺栓及手旋螺母,通过手旋螺母固定插入的普通筷子。所述后端弹性部件为扭转弹簧。所述柔性关节连接的抓握式筷柄与现有筷子或截短后的现有筷子,组成一副用于取食的筷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筷子和手柄快速分离设计,方便筷子拆下清洗,柔性关节连接的抓握式筷柄骨架利用弹性连接的回复力,让骨架左右两部分方便自弹开,使得按压筷子手柄并释放后左右两部分即自动张开,提高了筷子使用时的可操纵性;利用适合手部抓握的左右把手,降低了对使用者单个手指操作技巧、操作力量的要求,使之不必专门学习即可拿起使用,且不分左右手。非常适合老人或有手部功能障碍的患者、甚至远节手指截肢的手部残疾者的就餐使用,另外,本专利技术也适合于儿童和洋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安装上筷子,正常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及筷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剖视情况下A处的细节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对应图6在B处的细节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应用——手部抓握着取食时的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2、图3,一种柔性关节连接的抓握式筷柄,包括骨架1、把手2、筷子座3,骨架1分左右两部分,两部分之间形成“V”字形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柔性关节连接的抓握式筷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关节连接的抓握式筷柄,包括骨架(1)、把手(2)、筷子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分为左右相连的弹性杆,左右相连的弹性杆成“V”字形,所述左右相连的弹性杆中间位置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2),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筷子座(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关节连接的抓握式筷柄,包括骨架(1)、把手(2)、筷子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分为左右相连的弹性杆,左右相连的弹性杆成“V”字形,所述左右相连的弹性杆中间位置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2),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筷子座(3);所述骨架(1)由非弹性体和后端弹性部件组成,左右非弹性体通过后端弹性部件(11)连接在一起,形成弹性杆;所述筷子座(3)中间设有适合普通筷子插入的孔,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孔径尺寸略小于筷子截面尺寸,孔径的中心轴线相对骨架(1)向下伸出,与骨架(1)所在平面垂直,且两筷子座(3)的轴线向内倾斜,成锐角夹角所述筷子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展何丹丹杨攀谢平潘贺丰赵全龙张宇玲沈夏锋高寒陈留晓刘玉忠喻洪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