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国志专利>正文

自行车座垫及其组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2500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座垫及其组接装置,该座垫包含有一座垫本体,用来提供座垫的整体形状及强度,其具有一前伸部,一承载部以及一介于二者间的中段部。该座垫本体另外包含一自该中段部(当然亦可跨越其它部位)的顶面往下延伸的中空耦接部。该组接装置用来配合该座垫本体的耦接部而可简易的将该座垫本体固接于自行车座管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自行车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制造成本低,重量轻盈以及安装简易的自行车座垫以及用来将该座垫固接于自行车座管上的组接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传统的自行车座垫通常具有一座垫本体以及一装设于该本体底面的支撑架(或称之为弓架),组接时,该等座垫由该支撑架的二平行杆以及一夹固装置来将其本身与自行车座管连接在一起。而为了使座垫可以稳固地与自行车座管连接,以及提供骑乘时的适当弹性,该支撑架必须具备适当的强度以及弹性,基此,目前均以金属材质制成,惟如此一来,自行车座垫的整体重量即受限而无法减小。再者,座垫本身亦必须提供特定的部位与支撑架组接,此等结构制造成本高而且会降低座垫的强度。美国专利第6,561,578号揭露一种专利技术用来解决上述传统自行车座垫的缺失,该专利技术于座垫本体的底侧设置一断面成T型的纵向梁轨,然后再配合一对夹片,该对夹片紧压在一起时,会形成一槽道将该梁轨夹固于其间。而自行车座管则必须配合该对夹片设置一具有槽孔的座管头来固接该对夹片,以连接座垫本体与座管。该等设计虽然可以省却支撑架的使用,但是其中一缺点是该梁轨会因应力集中而非常容易折断,而其另一缺点是无法配合公知的座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盈坚固,安装简易以及低制造成本的自行车座垫以及用来将该座垫固接于自行车座管上的组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座垫具有透气以及吸震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行车座垫,包含有一座垫本体,用来提供座垫的整体形状及强度,其具有一前伸部,一承载部以及一介于二者间的中段部;该座垫本体另外包含一自该本体顶面预定部位往下延伸的中空耦接部,该耦接部可配合公知的连接装置与自行车座管组接在一起。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中空耦接部与该座垫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座垫本体由对称的左右半部组接而成。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中空耦接部包含有一位于该座垫本体中心轴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延伸而横向断面呈U形的凹入段。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凹入段包含至少二侧壁。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凹入段更包含一底壁。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各该侧壁具有一前侧边以及一后侧边,该后侧边的长度大于该前侧边。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各该侧壁具有一前侧边以及一后侧边,该后侧边与该前侧边长度相等。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各该侧壁设有若干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补强肋。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耦接部包含有一位于该座垫中心轴上且沿着其纵向延伸的长条形凹入段,该凹入段具有二侧壁,一邻近于该前伸部的前壁,一邻近于该承载部的后壁以及一底壁,由此,形成一段面呈U形组接结构用以配合公知的连接装置与自行车座管组接在一起。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后壁具有一第一透空区。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底壁具有一第二透空区。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前壁具有一第三透空区。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后壁具有一位于上端的上唇缘以及一位于下端的第一透空区。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底壁具有一第二透空区以及一环绕该透空区的下唇缘。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后壁具有一环绕该透空区的上唇缘。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座垫本体更包含有一介于该前伸部与该承载部间的凹入部,并使该承载部的最高点与该凹入部最低点间具有一预定尺寸的高度差。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耦接部包含有一位于该座垫中心轴上且沿着其纵向延伸的长条形凹入段,该凹入段包含有二侧壁,用以形成一段面呈U形组接结构用以配合公知的连接装置与自行车座管组接在一起。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凹入段还包含有一邻近于该前伸部的前壁。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凹入段还包含有一邻近于该承载部的后壁。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凹入段还包含有一底壁。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凹入段还包含有一邻近于该前伸部的前壁,一邻近于该承载部的后壁,其中该后壁的高度大于该前壁。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各该侧壁设有若干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补强肋。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该后壁具有一第一透空区以及一环绕该透空区的上唇缘。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中,各该侧壁具有一前侧边以及一后侧边,其中各该后侧边分别设有一凹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配合上述座垫本体使用的组接装置,该装置包含有一上组接件以及一下组接件,组装时,使该上、下组接件配合该耦接部以及公知连接装置而将该座垫本体固接于自行车座管上。所述的组接装置,其中,该上组接件为一可置于该耦接部底面内侧的块状体,其块身至少设有一螺孔,该下组接件为一可置于该耦接部底面外侧的一片状体,其具有一设于顶面上的容置槽以及若干通孔。所述的组接装置,其中,该上组接件为一具有一倾斜侧面的梯形块,其块身至少设有一螺孔,该下组接件为一片状体,其具有一设于顶面上的容置槽以及若干通孔。所述的组接装置,其中,下组接件具有向下弯折的两侧端。所述的组接装置,其中,还包含至少一可承置于该上组接件上的固接件。所述的组接装置,其中,该上组接件为一矩形块,其上设有一纵向槽,以及若干位于该纵向槽槽面上的通孔;该下组接件为一片状体,其具有一位于顶面上的容置槽以及若干通孔;以及该固接件为一身部设有一螺孔的长柱体,承置于该纵向槽内。所述的组接装置,其中,该上组接件为一矩形块,其块身设有若干横向槽,以及对应各该横向槽的通孔;该固接件为一身部设有一螺孔的短柱体,承置于该横向槽内。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座垫是由座垫本体上所设的中空耦接部来替代公知的支撑架,如此即可减少支撑架的重量以及固设该支撑架的加工程序,另外,该耦接部由于采用U形结构设计,因此在结构强度上会较公知技术为佳。再者,由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经特殊设计的组接装置来配合其座垫本体使用,因此可与各种形式的自行车座管组接。而更值一提的是,该耦接部采凹入以及透空的设计,因此亦具有透气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座垫本体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座垫本体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座垫本体的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3-3方向上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座垫本体的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4-4方向上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座垫本体的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5-5方向上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座垫本体的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6-6方向上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座垫本体的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7-7方向上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组接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配合图1所示座垫本体实施例将该座垫本体组接于自行车座管后的侧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组接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配合图1所示座垫本体实施例将该座垫本体组接于自行车座管后的顶视图;图10为沿图8中10-10方向上的剖视图;图11为沿图9中11-11方向上的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组接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组接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2中13-13方向上的剖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组接装置的再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组接装置的再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4中15-15方向上的剖视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座垫本体的另一较佳实施例顶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座垫本体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座垫本体的另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6中18-18方向上的剖视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座垫本体的再一较佳实施例与图16相同方向上的剖视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座垫本体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图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座垫,包含有:    一座垫本体,用来提供座垫的整体形状及强度,其具有一前伸部,一承载部以及一介于二者间的中段部;    该座垫本体另外包含一自该本体顶面预定部位往下延伸的中空耦接部,该耦接部可配合公知的连接装置与自行车座管组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志陈嘉滨
申请(专利权)人:赵国志陈嘉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