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43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简化燃料箱的结构来减少零部件数和组装工序数,此外,还能容易地形成燃料通路。在由树脂分别一体成形的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接合而成的燃料箱(42)中,在上箱半体(81)和下箱半体(82)各自的内表面(98、115)上以与之成一体的方式形成有作为泵支承部来支承燃料泵(43)的泵排出口插孔(94)、以及泵支承部(1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箱的改进。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技术的燃料箱,如下结构已为公众所知用泵座保持燃 料泵,将加油口安装在泵座的端部,并将该泵座和加油口安装在箱 主体上。(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1 - 138759号公才艮)如曰本特开2001 - 138759号公报的图4和图5所示,燃料箱21 具有箱主体51、燃料泵57、用于保持该燃料泵57的泵座58、安装 在该泵座58端部的加油口部52、以及夹钳(夹具)56,其中,夹钳 56用于将泵座58与加油口部52 (详细地说,是构成加油口部52的 加油口 53) —起固定在箱主体51上。在日本特开2001 - 138759号公才艮中,由于燃料箱21主要由箱主 体51、燃料泵57、泵座58、加油口部52、以及夹钳56构成,所以 其结构复杂且零部件数量较多。因此,需将燃料泵57安装在泵座58 上,将加油口部52安装在泵座58上,再将泵座58安装在箱主体51 上,这样一来,其进行组装的工序数量增加。此外,在形成燃料通路时,例如,需通过连接管75来将燃料泵 57的排出口 72连接到排出管74上,这样一来,在该部分也需要较 多零部件,其结构则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谋求燃料箱结构的简化来减少其零部件 数量和组装工序数,此外,可容易地形成燃料通路。技术方案1中,将用树脂分别一体成形的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接合起来所形成的燃料箱中,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各自的内表面上 以与之成 一 体的方式形成有对燃料泵进行支承的泵支承部。其作用在于,通过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上分别以与之一体的方 式形成泵支承部,可使燃料箱的结构简化,零部件数变少。因此, 燃料箱的组装工序数也变少。技术方案2中,在接合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时,将燃料泵挟持在 各自的泵支承部之间,以此来安装燃料泵。其作用在于,由于在接合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时安装燃料泵,所 以不需要专门设置固定燃料泵的工序。技术方案3中,在上箱半体上具有与之一体成形的加油口。其作用在于,在分体设置加油口和上箱半体的情况下, 一般需要 用于将加油口固定到上箱半体上的结构或零部件,但在本专利技术中, 则不需要用于将加油口固定到上箱半体的结构或零部件。技术方案4中,在上箱半体上以与之成一体的方式形成燃料排出 口和对压力调节器进行支承的调节器支承部,其中,压力调节器调整排出燃料的压力。其作用在于,在上箱半体分体设置燃料排出口及调节器支承部的 情况下, 一般需要用于将燃料排出口和调节器支承部固定到上箱半 体上的结构或零部件,但在本专利技术中,则不需要用来固定燃料排出 口和调节器支承部的结构或零部件。技术方案5中,在下箱半体上与之一体成形有保持燃料油面的緩 沖板。其作用在于,在分体设置緩沖板和下箱半体的情况下, 一般需要 用于将緩沖板固定到下箱半体上的结构或零部件,但在本专利技术中, 则不需要固定緩冲板的结构或零部件。技术方案6中,将用树脂分别一体成形的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接 合起来所形成的燃料箱中,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之一侧的内表面 上一体形成有对燃料泵进行支承的泵支承部,在另 一侧内表面上固 定有与该侧内表面分体设置且对燃料泵进行支承的泵用支承部件,使该泵支承部和泵用支承部件之间可卡合,在泵用支承部件同上箱 半体与下箱半体的另 一侧之间形成燃料通路。其作用在于,通过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的 一侧形成泵支承部, 燃料箱的结构简化且零部件数变少。因此,燃料箱的组装工序也变 少。此外,通过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的另一侧接合泵用支承部件, 可形成燃料通路。技术方案7中,在泵用支承部件上设置有对压力调节器进行支承 的调节器支承部,且使压力调节器面向燃料通路,其中,压力调节 器调整排出燃料的压力。其作用在于,泵用支承部件可兼用作燃料泵的支承部件和调节器 的支承部件。此外,通过使压力调节器面向泵用支承部件同上箱半 体与下箱半体的另 一侧之间的燃料通路,即使不新设燃料通路也可有效利用燃料通路。技术方案1中,因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各自的内表面上一体形 成有对燃料泵进行支承的泵支承部,所以可简化燃料箱的结构,减 少零部件数。这样,也可减少燃料箱的组装工序数并可降低燃料箱的成本。技术方案2中,因在接合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时,将燃料泵挟持 在各自的泵支承部之间,以此装配燃料泵,所以在接合上箱半体和 下箱半体的工序中,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上所形成的各泵支承部 来挟持燃料泵,以此来固定燃料泵,因此不需要专门固定燃料泵的 结构或工序,并可实现燃料箱的简化以及燃料箱生产率的提高。技术方案3中,因上箱半体上具有以与之成一体的方式成形的加 油口,所以不需要用来固定加油口的结构或零部件,可减少零部件 数,降低燃料箱的成本。技术方案4中,因在上箱半体上以与之成一体的方式形成有燃料 排出口和对压力调节器进行支承的调节器支承部,其中,压力调节器调整排出燃料的压力,所以不需要用来固定燃料排出口和调节器 支承部的结构或零部件,可减少零部件数,降低燃料箱的成本。此外,可邻接配置燃料排出口和调节器支承部,并可减小从排出 口到调节器之间的通路的阻力。技术方案5中,因在下箱半体上以与之成一体的方式成形有保持 燃料油面的緩沖板,所以不需要用来固定緩沖板的结构或零部件, 可减少零部件数,此外,可减少燃料箱的组装工序数,降低燃料箱 的成本。技术方案6中,因在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之一侧的内表面上以与 之成一体的方式形成有支承燃料泵的泵支承部,在另 一侧内表面上 固定有与该侧内表面分体设置且对燃料泵进行支承的泵用支承部 件,使该泵支承部和泵用支承部件之间可卡合,在泵支承部件同上 箱半体与下箱半体的另一侧之间形成燃料通路,所以,可简化燃料箱的结构,减少零部件数。因此,也可减少燃料箱的组装工序数, 降低燃料箱的成本。技术方案7中,因在泵支承部件上设置有对压力调节器进行支承 的调节器支承部,且使压力调节器面向燃料通路,其中,压力调节 器调整排出燃料的压力,所以,泵支承部件可兼用作燃料泵的支承 部件和调节器的支承部件,可减少零部件数。此外,通过使压力调节器面向泵支承部件同上箱半体与下箱半体 的另 一侧之间的燃料通路,即使不新设燃料通路也可有效利用燃料 通路。由此可进一步降低燃料箱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二轮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箱(第1实施方式)的第1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箱(第1实施方式)的第2剖视图。图4是示意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箱(第1实施方式)的组装要领。图5是要部剖视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箱的凸缘的结合方法。 图6是剖视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箱的支承结构(第2实施方式)。图7是要部侧视图(第2实施方式),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压力调节器 的支承结构。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箱(第3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8的9 - 9线剖开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请按照标 号正常朝向来看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二轮摩托车的侧视图,二轮摩托车IO为小型二 轮摩托车,主要具有如下结构车体架ll;前叉12,其安装在车体 架ll的头管lla上;前轮13,其安装在该前叉12上;方向把14, 其与前叉12连4妄; 一体型摆式发动才几15 (unit swing engine),其 以可上下摆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箱,其通过由树脂分别一体成形的上箱半体和下箱半体接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箱半体和所述下箱半体各自的内表面上以与之成一体的方式形成有对燃料泵进行支承的泵支承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谷征央须田知克前田康幸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