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丛者平专利>正文

自行车立体存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034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立体存车架,其长方体形框架的立柱上设超过一个车身高度的横梁。在长度方向的下横梁及中间横梁上设有间距相等的型支架,在该支架及它们两侧的横梁上分别设有开口向上的托车滑道。该滑道前端封闭后端下部设转辊。由钢网制成的可在托车滑道内移动的托车滑动架前侧高于后侧,且在该托车滑动架前下端设有滚轮。在托车滑动架上还设有防侧翻机构、防滑脱机构以及配重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存车量大、占用面积小、成本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存放用支架。众所周知,中国是自行车大国,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自行车。在城市里,特别是机关、企业以及繁华的场所,由于停车场地有限容纳不下更多的自行车,于是自行车便无序地随意堆放,不仅影响市容、交通安全,也给盗车者提供了方便。目前为解决停车场地的不足问题,有人设计出双层停车场,即在停车场地上用立柱架起超过一人高的平台以及通向该平台的斜面。虽然该停车场上下层均可停放自行车,但是停放时依旧是自行车前轮插入同一高度的栅栏式车架内,使自行车停在同一平面上,不仅占用面积大,而且取放也不方便。另外上层停车场不仅停放车辆而且还要供人行走,不仅需增加许多的附属面积而且造价也很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车量大占用面积小成本低的自行车立体存车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自行车立体存车架,其立柱上下两端分别与相互垂直的两根横梁相连构成长方体形框架,其特征在于与上下横梁平行的中间横梁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立柱超过一个车身高度处且都在同一平面内,在长度方向的一对下横梁及一对中间横梁上对应地设有间距相等的型支架,其下开口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横梁上,在型支架以及它们两侧的横梁上分别设有开口向上的托车滑道,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一对横梁上,该托车滑道前端封闭后端下部设有转辊,由钢网制成的可在托车滑道内移动的托车滑动架前侧高于后侧,在托车滑动架前下端设有滚轮。托车滑动架上的防侧翻机构其支臂是一端固定在托车滑动架前侧并以其中心线为对称的两根水平支杆,它们的另一端为下垂的悬臂,该悬臂的下端内侧设有与其垂直的短轴,其上设有吊滑轮,与该吊滑轮对应的滑轨为一个边与滑道侧边连在一起的角钢的另一个边,滑轨后部为上翘的弧形,其固定在滑道两侧向上延伸的边上。托车滑动架上的防滑脱机构为滚轮后面凹进的钢网底面。在托车滑动架前部设有配重物。在该停车架框架宽度方向两侧及长度方向一侧设有封闭的钢网。托车滑动架后部设竖直的加强板,其上设拉手。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有立柱、横梁、中间横梁、托车滑道、托车滑动架以及钢网。其中竖直设置的立柱可以是各种型钢,如角钢、槽钢及钢管等。该立柱至少有4根,它们高度可根据需要来确定,如果是防雨存车架,则立柱高度需超过两个车身的高度,以便上面设防雨棚,如果是普通存车架则存车架高度至少超一个车身高度,最好超过1.5个车身高度。该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相互垂直的两根水平设置的横梁相连,其可以是焊接也可以通过紧固件活动连接,构成长方体形框架,该框架的宽度与自行车身的长度相对应,框架长度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如果存车架比较长在该存车架长度方向还设有中间立柱或斜拉梁,以增加整个车架的强度。与上下横梁平行的中间横梁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立柱超过一个车身高度处,且每两立柱间的中间横梁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将停车架分为上下两层。在该停车架宽度方向两侧及长度方向一侧设有封闭的钢网,其既可增加框架的强度和稳性,又可防盗。如果是防雨存车架则钢网内设有防雨布等遮挡物。在长度方向的一对下横梁及一对中间横梁上,对应地设有间距相等(800~1200mm)的型支架,其顶部可相连也可断开,其下开口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横梁上,其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通过紧固件活动连接。该支架可使相邻的两辆自行车上下交错停放,以减少占地面积。在上述型支架以及它们两侧的横梁上分别设有开口向上的槽钢形托车滑道。该滑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一对横梁上,其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通过紧固件活动连接。该托车滑道前端封闭,以便为托车滑动架限位;该托车滑道后端下部设有转辊,其转轴设在托车滑道的两侧。该支承托车滑动架的转辊还能使其在托车滑道内的移动省力。托车滑动架是由钢网制成的上开口长方体形槽,其前侧高于后侧,以便将前轮限位,保持车体稳定,托车滑动架后端的竖直钢网可以是与托车滑动架铰链相连成为可开关的门,并由连接件定位,也可以是与托车滑动架连成一体的。由于存取自行车时需将托车滑动架拉出并推进,因此最好在托车滑动架后部设竖直的加强板,其上设有拉手,该拉手不仅方便存取自行车,而且也保护托车滑动架。在托车滑动架前下端设支承滑动架并与滑道的转辊配合使用的滚轮。为防止托车滑动架在推进或拉出时侧翻,最好在托车滑动架上设有防侧翻机构,它包括有支臂、吊滑轮和滑轨。其中支臂是一端固定在托车滑动架前侧并以其中心线为对称的两根水平支杆,它们的另一端为下垂的悬臂,该悬臂的下端内侧设有与其垂直的短轴,其上设有吊滑轮。该吊滑轮可在滑轨上滚动,该滑轨为一个边与滑道侧边连在一起的角钢的另一个边。该侧翻机构与托车滑动架同步运动,它能保持整个托车滑动架的平衡,防止侧翻。当托车滑动架移至滑道后部时,后部向下倾,前部运动的轨迹则为上翘的弧形,与其对应的滑轨也呈上翘的弧形。为了支承上翘的滑轨,滑道两侧边可直接向上延伸,也可以是在滑道两侧边另设一个向上延伸的加强板。另外为防止向外拉托车滑动架时将其整体都抽掉下来,在其下面设有防滑脱机构,其可以是设在滚轮后面与转辊弧度对应的挂钩,也可以是将滚轮后面的钢网底面制成凹面,当托车滑动架外拉时,该凹面卡在滑道转辊上,滚轮又搭在转辊前,于是托车滑动架不能被抽出。为推拉托车滑动架省力,在其前部设有配重物,该配重物最好是固定在托车滑动架前部的竖直钢板,它既为滑动架配重,又能增加其强度。为防止盗窃,该托车滑动架后部设有挂锁机构。当向该存车架存放自行车时,先将托车滑动架拉出,其后端放在地面上,再将自行车置于托车滑动架内,抬起托车滑动架沿滑道推回,使之前端至滑道前端,停放完毕。取车时反顺序进行。如果选择的停车位置是上层,操作同上,只是托车滑动架倾斜角度大一些。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主要为钢网结构,强度符合要求又轻便,使自行车停放省力、安全。2、本专利技术能实现以较小的占地面积停放较多的自行车,可节省原停车面积的2/3,而且美观、规范。3、本专利技术实际用钢吨位少,成本低。4、本专利技术使存取车有序、互不妨碍、方便管理,也减少车辆损坏。5、本专利技术拆装方便,可根据需要延伸长度。6、本专利技术防盗性能好。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主视示意简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俯视示意简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侧视示意简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托车滑道与托车滑动架的主视示意简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托车滑道与托车滑动架的俯视示意简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托车滑道与托车滑动架的侧视示意简图。利用附图中所示的例子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自行车立体存车架的示意简图中,方管立柱1上下两端分别与相互垂直的两根方管横梁2由螺栓相连,构成长方体形框架。在该存车架长度方向还设有方管中间立柱3及斜拉梁4。与上下横梁平行的方管中间横梁5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两根立柱超过一个车身高度处。在该停车架宽度方向两侧及长度方向一侧焊有封闭的钢网6。在长度方向的一对下横梁及一对中间横梁上对应地设有间距相等的(800mm)的型支架7,其下开口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横梁上。在上述型支架以及它们两侧的横梁上,分别设有开口向上的槽钢形托车滑道8。该托车滑道两端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一对横梁上。在图5、图6和图7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托车滑道及托车滑动架的示意简图中,托车滑道前端封闭,后端下部设有转辊9,其转轴设在托车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立体存车架,其立柱(1)上下两端分别与相互垂直的两根横梁(2)相连构成长方体形框架,其特征在于:与上下横梁平行的中间横梁(5)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立柱超过一个车身高度处且都在同一平面内,在长度方向的一对下横梁及一对中间横梁上对应地设有间距相等的冂型支架(7),其下开口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横梁上,在冂型支架以及它们两侧的横梁上分别设有开口向上的托车滑道(8),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一对横梁上,该托车滑道前端封闭后端下部设有转辊(9),由钢网制成的可在托车滑道内移动的托车滑动架(11)前侧高于后侧,在托车滑动架前下端设有滚轮(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从者平
申请(专利权)人:丛者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