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摩托车主站架与车架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9758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轮摩托车主站架与车架连接装置,刹车踏板、主站架套管及车架底端的左、右安装支耳均套装在轴上,在轴的右端装有开口销,轴的左端设置有外螺纹,由套装其上的螺母锁紧;在轴与主站架套管之间设有轴套,该轴套与轴及主站架套管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且轴套的两端分别从主站架套管的两端面伸出,并与对应的安装支耳贴靠。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主站架在轴套上做旋转运动时回位灵活,从而有效防止了驻车时发生较大的晃动,避免了摩托车因驻车不稳而发生摔倒;同时,主站架和刹车踏板不会在轴向上串动,在保障刹车踏板使用性能的同时,消除了因主站架松动与地面发生擦挂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两轮摩托车主站架与车 架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摩托车主站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如图3所示,在车架1的底端具有 左、右两个相对的安装支耳la、 lb,主站架2顶部的套管2a位于两安装支耳 la、 lb之间,在右安装支耳lb的右侧设有刹车踏板3,该刹车踏板3、主站架 套管2a及左、右安装支耳la、 lb均套装在轴4上,轴4的一端自带限位头, 另一端装有起限位作用的开口销5,主站架2和刹车踏板3均能绕轴4转动。为 保证主站架2在轴4上做旋转运动时回位灵活,通常需要增大主站架套管2a与 轴4的配合间隙,这样势必会造成驻车时晃动过大,摩托车容易因驻车不稳而 发生摔倒;同时,开口销5只起轴向限位作用,轴4上无相应的锁紧机构,再 加上装配的累积公差,主站架2及刹车踏板3既容易在轴向上串动,主站架2 在绕轴4旋转时,轴4也会发生转动,这样不仅影响刹车踏板3的使用性能, 而且当摩托车在坡度较大的地方行驶时,主站架2因松动而容易与地面发生擦 挂,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驻车晃动的两轮摩托车主站架与车架连接装置,在保证主站架回位灵活的同时,避免了主站架和刹 车踏板在轴向上串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两轮摩托车主站架与车架连接装置,在车架 的底端具有左、右两个相对的安装支耳,主站架顶部的套管位于两安装支耳之 间,在右安装支耳的右侧设有刹车踏板,该刹车踏板、主站架套管及左、右安 装支耳均套装在轴上,在轴的右端装有开口销,其关键在于所述轴的左端设 置有外螺纹,由套装其上的螺母锁紧;在轴与主站架套管之间设有轴套,该轴 套与轴及主站架套管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且轴套的两端分别从主站架套管的两 端面伸出,并与对应的安装支耳贴靠。本专利技术中开口销仍起轴向限位的作用,通过在轴与主站架套管之间设置轴 套,在螺母的锁紧作用下,轴套与左、右安装支耳紧贴在一起,这样主站架套 管与轴之间只需很小的配合间隙,就能保证主站架在轴套上做旋转运动时回位 灵活,而轴套和轴保持静止,从而有效防止了驻车时发生较大的晃动,避免了 摩托车因驻车不稳而发生摔倒;同时,主站架和刹车踏板不会在轴向上串动, 不仅保障了刹车踏板使用性能的可靠性,而且当摩托车在坡度较大的地方行驶 时,消除了因主站架松动与地面发生擦挂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便于加工,上述轴套为中段直径小,两头直径大的直通管。主站架套管 内孔的形状与轴套相适应,这样既便于散热,又有利于添加润滑油。为了减小装配的累积公差、便于准确加工并进一步保障主站架回位灵活, 上述轴的右端一体形成有直径大于其轴身直径的环形限位凸台,刹车踏板套装 在该环形限位凸台上,所述右安装支耳由该环形限位凸台的左端面限位。在上述轴右端环形限位凸台中部的圆周面上开设有环槽,这样不仅添加润滑油方便,而且有利于散热。在上述轴右端环形限位凸台的中部从径向上开设有通孔,这样当轴套与安 装支耳间出现松动时,将插销插入该通孔中,通过插销带动轴,使之相对螺母 转动,螺母在环形限位凸台左端面的配合下收紧,使轴套与安装支耳之间紧固 在一起,调节起来非常方便。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等特点,它能够保 证主站架在轴套上做旋转运动时回位灵活,从而有效防止了驻车时发生较大的 晃动,避免了摩托车因驻车不稳而发生摔倒;同时,主站架和刹车踏板不会在 轴向上串动,在保障刹车踏板使用性能的同时,消除了因主站架松动与地面发 生擦挂而存在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l、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由车架l、主站架2、刹车踏板3、轴4、开口销 5、螺母6和轴套7等部件构成,其中车架l、主站架2和刹车踏板3均采用目 前公知公用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且图中只表示出车架1中部底端的结构。 在车架1的底端具有左、右两个相对的安装支耳la、 lb,各安装支耳上开设有 安装过孔;主站架2顶部的套管2a位于两安装支耳la、 lb之间,在主站架套 管2a的内孔中装有轴套7,该轴套7的两端分别从主站架套管2a的两端面伸出;所述刹车踏板3设置在右安装支耳lb的右侧。所述轴4的左端制有外螺纹,其 右端一体形成有直径大于其轴身直径的环形限位凸台4a,在环形限位凸台4a的 右端开设有供开口销5安装的过 L。轴4从右向左依次穿过刹车踏板3、右安装 支耳lb、轴套7和左安装支耳la,其右端由开口销5轴向限位,左端由套装其 上的螺母6锁紧。所述右安装支耳lb由环形限位凸台4a的左端面限位,在环 形限位凸台4a左端面和螺母6的作用下,左、右安装支耳la、 lb的内侧面分 别与轴套7的两端面紧贴在一起,且轴套7与轴4及主站架套管2a之间均为间 隙配合,这样主站架套管2a与轴4之间只需很小的配合间隙,就能保证主站架 2在轴套7上做旋转运动时回位灵活,而轴套7和轴4保持静止,从而有效防止 了驻车时发生较大的晃动,避免了摩托车因驻车不稳而发生摔倒。如图1所示,刹车踏板3套装在轴4右端的环形限位凸台4a上,刹车踏板 3的两端分别由右安装支耳lb和开口销5轴向限位,这样刹车踏板3和主站架 2均不会在轴向上串动,再加上轴4始终保持静止,不仅保障了刹车踏板3使用 性能的可靠性,而且当摩托车在坡度较大的地方行驶时,消除了因主站架2松 动与地面发生擦挂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从图1、图2中可进一步看出,轴套7为中段直径小,两头直径大的直通管, 以便于加工;主站架套管2a内孔的形状与轴套7相适应,这样既便于散热,又 有利于添加润滑油。在所述轴4右端环形限位凸台4a中部的圆周面上开设有环 槽,并从径向上开设有通孔4b。环槽也起方便添加润滑油、便于散热的作用。 当轴套7与安装支耳la、 lb间出现松动时,因转动螺母6比较麻烦,此时可将 插销插入通孔4b中,通过插销带动轴4,使之相对螺母6转动,螺母6在环形 限位凸台4a左端面的配合下收紧,使轴套7与安装支耳la、 lb之间紧固在一起,调节起来非常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两轮摩托车主站架与车架连接装置,在车架(1)的底端具有左、右两个相对的安装支耳(1a、1b),主站架(2)顶部的套管(2a)位于两安装支耳(1a、1b)之间,在右安装支耳(1b)的右侧设有刹车踏板(3),该刹车踏板(3)、主站架套管(2a)及左、右安装支耳(1a、1b)均套装在轴(4)上,在该轴(4)的右端装有开口销(5),其特征在于所述轴(4)的左端设置有外螺纹,由套装其上的螺母(6)锁紧;在轴(4)与主站架套管(2a)之间设有轴套(7),该轴套(7)与轴(4)及主站架套管(2a)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且轴套(7)的两端分别从主站架套管(2a)的两端面伸出,并与对应的安装支耳(1a、1b)贴靠。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主站架与车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套(7)为中段直径小,两头直径大的直通管。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轮摩托车主站架与车架连接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轴(4)的右端一体形成有直径大于其轴身直径的环形限位凸台(4a), 刹车踏板(3)套装在该环形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轮摩托车主站架与车架连接装置,在车架(1)的底端具有左、右两个相对的安装支耳(1a、1b),主站架(2)顶部的套管(2a)位于两安装支耳(1a、1b)之间,在右安装支耳(1b)的右侧设有刹车踏板(3),该刹车踏板(3)、主站架套管(2a)及左、右安装支耳(1a、1b)均套装在轴(4)上,在该轴(4)的右端装有开口销(5),其特征在于:所述轴(4)的左端设置有外螺纹,由套装其上的螺母(6)锁紧;在轴(4)与主站架套管(2a)之间设有轴套(7),该轴套(7)与轴(4)及主站架套管(2a)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且轴套(7)的两端分别从主站架套管(2a)的两端面伸出,并与对应的安装支耳(1a、1b)贴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定强朱海荣李世涛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