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向装置包括转向叉体(1)、前球面轴承杆(2)、后球面轴承杆(3)、转向体(5)、调节螺杆(6)、转向支架(7)、销轴(8)、推力球轴承(9)和止退螺母(10),其中: a、转向叉体(1)上设有安装销轴(8)的上孔(13)与下孔(14),上孔(13)与下孔(14)的中心线与转向叉体(1)的顶面及底面垂直,并与固定在转向叉体(1)上的轮轴(11)的轴中心线处在同一平面上,轮轴(11)的轴中心线的垂线与安装销轴(8)的上孔(13)与下孔(14)的中心线之间组成一夹角β; b、转向叉体(1)上部侧端设置了一个凸耳(12),在凸耳(12)上设有螺孔,前球面轴承杆(2)与后球面轴承杆(3)通过调节螺杆(6)连接在一起,前球面轴承杆(2)的球面轴承与转向叉体(1)的凸耳(12)之间通过螺钉(4)连接在一起,其中螺钉(4)固定在前球面轴承杆(2)的球面轴承孔和凸耳(12)的螺孔内,凸耳(12)平面与转向叉体(1)顶面成一预置角度η,后球面轴承杆(3)的球面轴承与转向体(5)之间通过螺钉(4)连接在一起,其中螺钉(4)固定在后球面轴承杆(3)的球面轴承孔和转向体(5)的螺孔内; c、转向支架(7)呈L形,转向支架(7)的短杆头部铰链连接在电动车的车架上,转向支架(7)的长杆头部设有轴套,转向支架(7)的长杆头部通过销轴(8)、推力球轴承(9)和止退螺母(10)铰链连接在转向叉体(1)上,销轴(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向叉体(1)上的上孔(13)与下孔(14)上,其中转向支架(7)轴套的中心线与转向支架(7)的长杆的横向垂直截面之间成一夹角θ,转向支架(7)轴套的中心线与转向支架(7)的长杆的纵向垂直截面之间成一夹角γ; d、转向叉体(1)的轮轴(11)的中心线与水平线之间有个夹角α。(*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转向装置
,特别是一种用于四轮电动车上的具有预置角度的电动车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四轮电动车的转向装置是采用没有预置角度的转向装置,在行驶中,现有的转向装置会影响四轮电动车的直线行驶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时,四轮电动车会产生忽左忽右的现象;另外,四轮电动车行驶时,前轮动态受力状况恶劣,且操纵转向时,操纵力要大,车轮会产生偏磨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四轮电动车的没有预置角度的转向装置所存在的上述四轮电动车的直线行驶稳定性差,前轮动态受力状况恶劣,电动车转向时操纵力要大及车轮会产生偏磨现象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改善四轮电动车的直线行驶稳定性,可改善四轮电动车前轮动态受力状况,可降低当电动车转向时的操纵力及消除电动车行驶时车轮产生偏磨现象的电动车转向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本技术电动车转向装置包括转向叉体、前球面轴承杆、后球面轴承杆、转向体、调节螺杆、转向支架、销轴、推力球轴承和止退螺母,其中转向叉体上设有安装销轴的上、下孔,上、下孔的中心线与转向叉体的顶面及底面垂直,并与固定在转向叉体上的轮轴的轴中心线处在同一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秋田,
申请(专利权)人:陈秋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