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分层合流的物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1799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实现分层合流的物料输送装置,包括具有第一推料杆的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一输送机构保持同步运行并具有第二推料杆的第二输送机构,在第一输送机构上固定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分层板,在分层板上开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与第一输送轨道相对并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前后两端贯通的第一导向部和沿其厚度方向贯通、大部分与第一导向部保持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导向部,第二导向部的后端朝向第二输送机构所在一侧弯折并敞开设置形成第一开口。第一推料杆可自下而上贯穿第一导向部并从其上部伸出,第二推料杆可自下而上贯穿第二导向部并从其上部伸出,在物料输送过程中,第二推料杆可由前述第一开口进入第二导向部并沿其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现分层合流的物料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物料输送装置作为包装机械中的重要组件,普遍应用于机械包装领域。输送装置安装在卧式裹包机上,其驱动输送装置运动的动力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下方,包括设置于输送装置正下方、轴向垂直于输送装置运动方向的传动轮及安装其上的传动链条,动力装置通过传动链条驱动传动轮转动,从而带动输送装置运动,输送装置随之带动待包装产品朝既定方向运动,使待包装产品的间隔距离与包装袋匹配,以完成包装。当要求包装两种尺寸相近,并且层叠一起包装时,第一种包装物可以按照普通物料输送装置进行输送,层叠在上层的第二种包装物应用普通的上下投放式上料,由于尺寸规格相近,投放时很容易出现脱落,错位等影响包装的问题,这对卧式裹包机输送带自动上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尺寸相近的两种物料包装物实现层叠包装的实现分层合流的物料输送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实现分层合流的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用以输送第一物料的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用以推送第一物料的第一推料杆,还包括用以输送第二物料并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保持同步运行的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用以推送第二物料的第二推料杆,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固定有沿其第一输送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分层板,在所述分层板上开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相对并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前后两端贯通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推料杆可自下而上贯穿所述第一导向部并从其上部伸出,使所述第一推料杆在物料输送过程中能沿所述第一导向部移动,在所述分层板上还开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大部分与所述第一导向部保持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后端朝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所在一侧弯折并敞开设置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一部分朝向靠近所述分层板所在一侧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前端沿所述第二导向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前端延伸部,所述前端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下方并两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推料杆可自下而上贯穿所述第二导向部并从其上部伸出,在物料输送过程中,所述第二推料杆可由前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第二导向部并沿其移动。采用上述结构,包装要求在下层的第一物料包装物在第一推料杆的推送下沿第一输送轨道的后端部分移动,同时,包装要求在上层的第二物料包装物在第二推料杆的推送下沿第二输送轨道的后端部分移动。当前述两包装物被输送至输送机构的中部时,第一物料包装物继续沿原先的输送方向移动,而第二物料包装物进入第二输送轨道的弯折部处,在第二推料杆作用下被推送到分层板上并位于相邻第一推料杆之间,实现第一物料包装物置于分层板下方,第二物料包装物置于分层板上方,由此完成两种包装物的分层合流。完成分层合流的两包装物在第一推料杆的推送下同步移动,最后,在第一推料杆的推送下一起被推入卧式包装机,完成包装。如此,能够确保尺寸相近的两种物料包装物实现层叠包装,避免投放时出现脱落、错位等影响包装的问题。优选的,所述弯折部的前端弯折角度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后端弯折角度保持一致,并至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位于所述弯折部前端的输送平面与所述分层板的上表面齐平。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包装要求在上层的第二物料包装物由第二输送机构的弯折部更容易地输送至分层板上。优选的,所述弯折部的后端沿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保持平行的方向延伸形成后端延伸部,所述后端延伸部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保持间隔设置。可选的,所述弯折部的后端沿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保持倾斜的方向延伸形成后端延伸部,所述后端延伸部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整体呈Y形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链条、对称分居于该第一链条两侧的一对第一托料板、分别对称固定在这一对第一托料板的上表面边缘外侧的一对第一侧挡板,所述第一推料杆沿第一链条的长度方向等间隔配置在所述第一链条上,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由前述一对第一托料板和一对第一侧挡板共同围成的区域构成,由前述一对第一托料板的上表面构成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在所述一对第一侧挡板的顶端外侧还对称设置有一对第一上挡板,所述分层板紧贴固定在这一对第一上挡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由侧弯链条构成的第二链条,所述第二推料杆沿第二链条的长度方向等间隔配置在所述第二链条上,在所述第二链条的位于所述后端延伸部和弯折部处的部分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第二托料板,在这一对第二托料板的上表面边缘外侧分别对称固定有一对第二侧挡板,由前述一对第二托料板、一对第二侧挡板共同围成的区域构成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第二输送轨道的一部分,由前述一对第二托料板的上表面构成这部分输送轨道的输送平面,所述第二托料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分层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在所述分层板的上表面边缘外侧对称固定有一对第三侧挡板,由所述分层板、一对第三侧挡板共同围成的区域构成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剩余部分。优选的,在所述一对第一上挡板的上表面边缘外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对第四侧挡板,这一对第四侧挡板与所述一对第三侧挡板相衔接设置,在靠近第二输送机构的弯折部侧设置的第四侧挡板与位于同侧的第三侧挡板之间设有与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供第二物料通过以进入由所述分层板构成的第二输送轨道内。优选的,在远离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的第四侧挡板和位于同侧的第三侧挡板的顶端外侧设置有第一面板,在靠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的第四侧挡板与靠近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的第二侧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面板,在远离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的第二侧挡板和位于同侧的第三侧挡板的顶端外侧设置有第三面板。优选的,所述物料输送装置还包括动力传动装置,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与固定在包装机上的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一链轮、与该第一链轮同轴连接的第二链轮、通过链传动带与所述第二链轮连接的第三链轮、与该第三链轮同轴连接的第四链轮、通过链传动带与所述第四链轮连接的第五链轮和第六链轮以及与该第六链轮同轴连接的第七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直接带动所述第一链条,所述第七链轮直接带动所述第二链条,所述第六链轮为免键链轮。优选的,所述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包装尺寸相近或相同。【附图说明】图1为实现分层合流的物料输送装置配置在包装机上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物料输送装置在移除部分板部件下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物料输送装置在输送状态下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物料输送装置的动力传送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图5对本技术所述的实现分层合流的物料输送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图2所示的实现分层合流的物料输送装置通常利用机架安装在卧室包装机上。如图1?图5所示,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用以输送第一物料的第一输送机构I和用以输送第二物料的第二输送机构2,其中,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可以是同一种物料或不同种物料,但是这两种物料的包装尺寸相同或相近。第一输送机构I包括沿第一物料的输送方向(即图1和图2中由左至右方向)设置的第一链条11、对称分居于该第一链条11两侧的一对第一托料板12、分别对称固定在这一对第一托料板12的上表面边缘外侧的一对第一侧挡板13,在第一链条11上沿其长度方向以等间隔方式配置有多个第一推料杆14,这多个第一推料杆14的一端固定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分层合流的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用以输送第一物料的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用以推送第一物料的第一推料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输送第二物料并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保持同步运行的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用以推送第二物料的第二推料杆,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固定有沿其第一输送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分层板,在所述分层板上开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相对并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前后两端贯通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推料杆可自下而上贯穿所述第一导向部并从其上部伸出,使所述第一推料杆在物料输送过程中能沿所述第一导向部移动,在所述分层板上还开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大部分与所述第一导向部保持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后端朝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所在一侧弯折并敞开设置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一部分朝向靠近所述分层板所在一侧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前端沿所述第二导向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前端延伸部,所述前端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下方并两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推料杆可自下而上贯穿所述第二导向部并从其上部伸出,在物料输送过程中,所述第二推料杆可由前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第二导向部并沿其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森长空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