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水动力智能泵。
技术介绍
目前,泵的动力多是来源于电能,如何能有效减少资源利用,使用新能源,达到节能减排,同时无排放,无污染成为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动力智能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包括进水总管、总水箱、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活塞工作组、出水管、出水总管和回水管,上述的自重力水箱工作组包括重力工作水箱、软管、轴承控制阀、连杆和加力杆;上述的活塞工作组包括活塞杆、上活塞、下活塞、上缸体、下缸体和推吸止回阀;进水总管上设有进水总阀;进水总管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之间设有感应阀;进水总管与总水箱连接;总水箱与进水管连接;总水箱内设有补水管浮球阀、感应阀控制开关;感应阀控制开关与感应阀连接;感应阀的底部设有轴承左右控制阀;轴承左右控制阀的外壳与软管连通,其内腔与进水总管连通;轴承左右控制阀内的进水总管上设有通水管Ⅰ和通水管Ⅱ;轴承左右控制阀的外壳与1个重力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包括进水总管(2)、总水箱(3)、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活塞工作组、出水管(16)、出水总管(17)和回水管(18),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重力水箱工作组包括重力工作水箱(6)、软管(5)、轴承控制阀(4)、连杆(8)和加力杆(9);所述活塞工作组包括活塞杆(10)、上活塞(11)、下活塞(23)、上缸体(19)、下缸体(24)和推吸止回阀(14);所述进水总管(2)上设有进水总阀(1);进水总管(2)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之间设有感应阀(4);进水总管(2)与总水箱(3)连接;总水箱(3)与进水管(15)连接;所述总水箱(3)内设有补水管浮球阀(21)、感应阀控制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包括进水总管(2)、总水箱(3)、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活塞工作组、出水管(16)、出水总管(17)和回水管(18),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重力水箱工作组包括重力工作水箱(6)、软管(5)、轴承控制阀(4)、连杆(8)和加力杆(9);
所述活塞工作组包括活塞杆(10)、上活塞(11)、下活塞(23)、上缸体(19)、下缸体(24)和推吸止回阀(14);
所述进水总管(2)上设有进水总阀(1);进水总管(2)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之间设有感应阀(4);进水总管(2)与总水箱(3)连接;总水箱(3)与进水管(15)连接;
所述总水箱(3)内设有补水管浮球阀(21)、感应阀控制开关(22);该感应阀控制开关(22)与感应阀(4)连接;
所述的感应阀(4)的底部设有轴承左右控制阀(25);
所述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软管(5)连通,其内腔与进水总管(2)连通;轴承左右控制阀(25)内的进水总管(2)上设有通水管Ⅰ(26)和通水管Ⅱ(28);
所述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1个重力工作水箱(6)连接;
所述回水管(18)的一端与总水箱(3)连通,另一端与重力工作水箱(6)连通;
所述重力工作水箱(6)至少6个;重力工作水箱(6)之间通过软管(5)连通;
所述重力工作水箱(6)底部设有重力下压开关阀(7);
所述重力工作水箱(6)通过连杆(8)连接加力杆(9);加力杆(9)与定点(13)活动连接;
所述加力杆(9)与2个连杆(8)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12);加力杆(9)与2个活塞杆(10)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12);
所述上缸体(19)内设有上活塞(11);下缸体(24)内设有下活塞(23);
所述上活塞(11)与下活塞(23)通过活塞杆(10)连接;活塞杆(10)与加力杆(9)...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