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立付专利>正文

一种立体智能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34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智能敷贴,它包括裱褙衬纸、医用胶带、缓释层、医用压敏胶层、产品离型纸、模块支撑垫、穴位点压模块、模块涂层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立体智能敷贴,缓释层能够定时释放出润滑剂,使胶带能够在设定的时间失去粘性而自动脱落,达到定时点压穴位、通经活络目的,彻底改变了现有膏药、敷贴等外用胶带安全隐患。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无毒、无异味、无刺激、轻、薄、柔软、透气性好,使用方便、安全便捷等特点,具有非常广泛的市场前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智能敷贴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体智能敷贴,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特定的时间(如48h)能自行脱落的立体智能敷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中药敷贴的认识回归了理性,其环保、不伤内脏,无毒副作用,使用简单的优势逐渐得到全球认可。然而市场上至今没有一种能够根据透皮吸收原理定时停止工作的外用敷贴,而膏药、敷贴等外敷产品却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治愈一些常见病,其陈旧的制作工艺和治疗功能与人们的期望有很大差距,也隐藏一定风险。特别是一些长期需要贴敷的患者,尤其希望敷贴可以更干净、更加安全、更加智能。由于对敷贴治疗理论缺少了解,很多人贴上由敷贴后,因各种原因没有及时剥离,有的甚至胶体完全干燥自行脱落,这个问题一直被人们忽视。实际上,膏药、敷贴等外敷医疗产品药力有一定的时效,皮肤与敷贴接触的表面长时间未剥离一定会产生细菌及其他不良反应,也将会加重皮肤的负担,妨碍毛孔的通透,阻塞汗液排出,长时间覆盖在皮肤表面有害成分被吸收不但起不到练好治疗效果,有的敷贴还贴敷与人体重要穴位,急需改善。如果专利技术一种带有“记忆芯片”智能医用胶带敷贴,结合敷贴给药原理将中医的传统点穴经开疗法结合,实现固定穴位刺激,又能根据需要按时脱落无疑弥补了现有敷贴市场的空白。因此我们将PVA材料植入医用胶带,通过对水的缓释来达到控制胶带粘贴时间的目的,结合传统膏药的给药原理, 发现类似的透皮外敷药物成分透过脂肪层到达病灶时间及药量有限,因此如能通过改变现有敷贴的平面状态,融入传统的中医推拿指法疗法,将脂肪层挤压,缩短药物透皮到达病灶的距离,即可实现精准给药,为此将平面膏药进行立体化设计,将定时固定智能胶带内侧安装模拟手指触感的立体装置,以此与穴位匹配形成不影响日常活性又能治疗骨肌劳损的新型医疗器械,实现点压穴位保健,精准、准时、安全高效的设计理念得以实现,还可根据病情需要将穴位点压装置涂布不同膏剂,药剂,可更加直接给药的目的,疗效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时粘度和厚度适中、触感柔软、 在特定的时间自动脱落的立体智能敷贴,在定时固定智能胶带内侧根据需要安装点压穴位模块,其模块根据中医推拿指法仿生设计能产生指端般触感,以此实现穴位保健功能,如将传统中药以膏药基质涂布穴位点压模块表层,根据病症选择表层涂布药物成份可实现精准透皮吸收给药,实现外敷治疗骨肌损伤修复。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特定的时间自动脱落的立体智能敷贴,本立体智能敷贴由裱褙衬纸I、医用胶带2、缓释层3、医用压敏胶层4、产品离型纸5、模块支撑垫6、穴位压点模块7、模块涂层8组成。所述的裱褙衬纸I可以为无纺布、桑皮纸、塑料薄膜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裱褙衬纸为厚度为O. 05mm的无纺布,并作电晕处理。所述的医用胶带2其厚度为O. OOlmm至 O. 1mm。优选的医用胶带2为透气超薄PE压敏胶带,优选的医用胶带厚度为O. OOlmm至 O. 05mmo所述的缓释层3由隔离纸9、含水层10、隔离纸11和缓释膜12组成,其中隔离纸 9和隔离纸11为PE覆膜纸或者硅油纸,厚度在O. OOlmm到O. Imm之间,优选的隔离纸为硅油纸,优选的厚度为O. 002mm到O. 05mm,隔离纸9和隔离纸11将含水层10包覆起来。所述的含水层10由无纺布和去离子水组成,无纺布的含水率为10% 80%,优选的无纺布含水率为10% 50%。所述的缓释膜12选自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中的一种,优选的缓释膜材质为聚乙烯醇/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所述的聚乙烯醇/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由醋酸乙烯酯(A)、无机纳米粒子(B)和部分溶剂(C)经溶胶-凝胶法制备。其组成为按重量分数计,醋酸乙烯酯(I 90份)、无机纳米粒子(I 90份)和溶剂(I 10份),优选的醋酸乙烯酯含量为30 70份,无机纳米粒子可选自Si02、Ti02、W03、CdS、Ag2S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无机纳米粒子为纳米Si02。优选的含量为30 60份,溶剂可选自甲醇、 丙酮、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溶剂为甲醇,优选的含量为4 8份,复合材料的分子量在500 20,000之间,优选的复合材料分子量在1,000 10,000之间。所述的模块支撑垫6由聚乙烯醇、医用布料或其他医用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加工而成。—种优选的模块支撑垫6为切割成圆形的医用布料,厚度为O. 1_。所述的穴位点压模块7由天然木质、人工合成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柱形、球形或他几何形状中一种,穴位点压模块7的数量和模块顶部弧度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難iF. O一种优选的穴位压点模块7结构为将低密度天然竹竿内侧材质,经机械加工成柱型段,顶部做弧面处理,另一端为平面与棉布粘合,形成直角矗立。所述的模块涂层8包括但不限于橡皮膏、润滑剂、膏药、膏剂、其他剂型药物中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模块涂层8选用医用橡皮膏经加热软化,从立柱上方经特定模具涂布在模块支撑垫和立柱上,形成均匀的涂层。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立体智能敷贴,由缓释层对含水层的去离子水进行缓释,在一定的时间后接触皮肤的医用压敏胶层因水的作用而失去粘性自动脱落,从而达到控制医用胶带粘贴时间的目的,从而也解决了穴位压迫模块长期压迫皮肤软组织的风险和不适。附图说明图I是立体智能敷贴主视图。图2是立体智能敷贴俯视图。图3是立体智能敷贴缓释层3的主视图。图4是立体智能敷贴点压穴位模块结构。 图5是立体智能敷贴结构解剖图。其中I、裱褙衬纸 2、医用胶带 3、缓释层 4、医用压敏胶层 5、产品离型纸 6、模块支撑垫7、穴位点压模块8、模块涂层9、隔离纸10、含水层11、隔离纸12、 缓释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出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实施方式I :一种立体智能敷贴附图I所示,它由裱褙衬纸I、医用胶带2、缓释层3、缓释膜4、 产品离型纸5、模块支撑垫6、穴位点压模块7、模块涂层8组成。如附图2所示,此实施例中缓释层3由隔离纸9、含水层10、隔离纸11和缓释膜12 组成。隔离纸9和隔离纸11将含水层10包裹在其中,隔离纸9与隔离纸11均为硅油纸, 厚度均为O. 02mm,隔离纸11伸出部分的长度长于缓释层,以便于抽出;含水层10由含水率为80%的无纺布组成;缓释膜12中选用的聚乙烯醇/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分子量为2000) 是由(按质量分数计)醋酸乙烯酯60份、SiO2 80份、甲醇10份经溶胶-凝胶法制备,运用流涎法将聚乙烯醇/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涂敷在隔离纸11上,制得缓释层3,并切割成形。所述的医用胶带2为超薄透明压敏医用胶带;将模切好形状的缓释层3与医用胶带2复合,在缓释层3表面涂医用压敏胶层4。如图3和图4所示,在医用压敏胶层4中央黏贴模块支撑垫6,压实后在模块支撑垫6中央黏贴穴位点压模块7,在固定好的穴位点压模块7和支撑垫6表层上涂布模块涂层 8,并附上产品离型纸5,成品模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智能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智能敷贴是由裱褙衬纸(1)、医用胶带(2)、缓释层(3)、医用压敏胶层(4)、产品离型纸(5)、模块支撑垫(6)、穴位点压模块(7)、模块涂层(8)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付胡军赵晓芳李月玺黄凤鸣
申请(专利权)人:黄立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