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舱段拆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8328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行器舱段拆解装置,包括底座、连杆机构、滑车、搬运机构和微调机构;其中,所述连杆机构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滑车,用于将连杆机构的转动转换为所述底座和所述滑车之间的位移;所述底座用于固定舱段A;所述滑车用于固定舱段B;所述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侧,用于舱段A的升降和搬运;所述微调机构设置在所述滑车的下侧,用于舱段B的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滑车上的第一滑块、第一导轨与连杆机一并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将长连杆的转动转变为滑车沿第一导轨的直线移动,利用杠杆原理,轻松实现舱段拆解;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垫块能够保护舱段,防止拆解时磨损;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采用非金属O型圈静密封结构的大长径比飞行器的舱段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行器舱段拆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结构设计
,具体是一种大长径比飞行器舱段拆解装置。
技术介绍
为便于制造与总装,大长径比的飞行器通常由若干舱段组成。目前,用户对于飞行器的贮存寿命和免维护时间要求日益提高。因此,新型飞行器在舱段拆解结构设计中普遍采用非金属O型圈静密封,减少外界环境的温湿度、盐雾、霉菌等对舱内精密元器件性能影响。O型圈静密封结构示意图见图1。在舱段端部的外圆或内圆上设计有截面为矩形的沟槽,非金属的O型圈安装在沟槽内,起密封作用。在日常测试及定期维护时需要将各舱段进行拆解,O型圈大大增加飞行器的拆解难度。以往舱段拆解时,只需工人徒手将两个相邻舱段分离即可。而新拆解结构中的O型圈和舱段之间存在很大的滑动摩擦力,无法依靠人工完成拆解。此外,飞行器的结构特点决定拆解作业必须在水平状态下完成。飞行器外表面密布的精密结构也进一步增大了分离难度。上述两个方面因素导致市面没有成熟的设备可以采购或已有的结构可以借用。目前没有发现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长径比飞行器舱段拆解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飞行器舱段拆解装置,包括底座、连杆机构、滑车、搬运机构5和微调机构;其中,所述连杆机构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滑车,连杆机构将自身转动转换为所述底座和所述滑车之间的位移;所述底座用于固定舱段A;所述滑车用于固定舱段B;所述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侧,用于舱段A的升降和搬运;所述微调机构设置在所述滑车的下侧,用于舱段B的升降。优选地,所述底座1包括床身7和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床身7,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用于将舱段A固定在床身7上;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手轮8、第一螺杆9、第一龙门架10和第一压块11;所述第一螺杆9贯穿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龙门架10,所述第一螺杆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手轮8,另一端连接第一压块11;所述第一龙门架10连接所述床身7;所述床身7上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杆安装孔;所述连杆机构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安装孔;所述床身7上端部的内侧设置有垫块安装部。优选地,还包括垫块3;所述垫块3设置在所述垫块安装部上。优选地,连杆机构2包括转轴A12、短连杆13、转轴B14、转轴C15和长连杆16;其中,短连杆13通过所述转轴B14连接所述长连杆16;所述转轴A1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安装孔中;所述转轴C15连接所述滑车4。优选地,滑车4包括第二固定装置、U型槽18、第一滑块19、垫板23和第一导轨24;所述U型槽18通过所述第一滑块19连接所述第一导轨24;所述U型槽18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杆安装孔,所述转轴C15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安装孔中;所述垫板23设置在所述U型槽18槽底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连接所述U型槽18,用于将舱段B固定在所述U型槽18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手轮20、第二螺杆21、第二龙门架17和第二压块22;所述第二螺杆21贯穿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龙门架17,所述第二螺杆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手轮20,另一端连接第二压块22;所述第二龙门架17连接所述U型槽18。优选地,搬运机构5包括第二导轨、托板25、第一蜗杆蜗轮升降机26、第二滑块27、第一联轴器28、第一转轴29、第三手轮30、第一换向器31、矩形板32;所述矩形板32通过所述第二滑块27连接所述第二导轨;所述蜗杆蜗轮升降机26设置在所述矩形板32的上侧;所述第三手轮30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换向器31、第一转轴29、第一联轴器28连接所述第一蜗杆蜗轮升降机26;所述托板25连接所述第一蜗杆蜗轮升降机26;其中,第三手轮30驱动第一换向器31转动,通过第一联轴器28和第一转轴29传递给第一蜗轮蜗杆升降机26,第一蜗轮蜗杆升降机26带动托板25做升降运动,从而使舱段A与垫块3脱离;所述床身7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第三手轮30穿过所述开口连接所述换向器31。优选地,微调机构6包括连接槽33、第二蜗轮蜗杆升降机34、第二联轴器35、第四手轮36、第二换向器37和第二转轴38;其中,所述第四手轮36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换向器37、所述第二转轴38、第二联轴器35连接所述第二蜗轮蜗杆升降机34;所述第二蜗轮蜗杆升降机34连接所述连接槽33;第一导轨24设置在所述连接槽33的两侧槽壁上;第四手轮36驱动第二换向器37,将转动传递给第二蜗轮蜗杆升降机34,实现舱段B竖直方向的升降运动;所述第二蜗轮蜗杆升降机34设置在所述床身7的底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滑车上的第一滑块、第一导轨与连杆机一并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将长连杆的转动转变为滑车沿第一导轨的直线移动,利用杠杆原理,轻松实现舱段拆解;2、本专利技术中垫块能够保护舱段,防止拆解时磨损;3、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采用非金属O型圈静密封结构的大长径比飞行器的舱段拆解。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O型圈静密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中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滑车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微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底座、2为连杆机构、3为垫块、4为滑车、5为搬运机构、6为微调机构、7为床身、8为第一手轮、9为第一螺杆、10为第一龙门架、11为第一压块、12为转轴A、13为短连杆、14为转轴B、15为转轴C、16为长连杆、17为第二龙门架、18为U型槽、19为第一滑块、20为第二手轮、21为第二螺杆、22为第二压块、23为垫板、24为第一导轨、25为托板、26为第一蜗轮蜗杆升降机、27为第二滑块、28为第一联轴器、29为第一转轴、30为第三手轮、31为第一换向器、32为矩形板、33为连接槽、34为第二蜗轮蜗杆升降机、35为第二联轴器、36为第四手轮、37为第二换向器、38为第二转轴、39为垫块安装部、100为舱段A、200为舱段B、300为O型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飞行器舱段拆解装置,包括底座1、连杆机构2、滑车4、搬运机构5和微调机构6;其中,所述连杆机构2连接所述底座1和所述滑车4,用于将连杆机构2的转动转换为所述底座1和所述滑车4之间的位移;所述底座1用于固定舱段A;所述滑车4用于固定舱段B;所述搬运机构5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内侧,用于舱段A的升降和搬运;所述微调机构6设置在所述滑车4的下侧,用于舱段B的升降。底座1用于安装各零部件和组件,采用灰口铸铁铸造,所述底座1包床身7和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床身7,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用于将舱段A固定在床身7上;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手轮8、第一螺杆9、第一龙门架10和第一压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飞行器舱段拆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器舱段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连杆机构(2)、滑车(4)、搬运机构(5)和微调机构(6);其中,所述连杆机构(2)连接所述底座(1)和所述滑车(4),连杆机构(2)将自身转动转换为所述底座(1)和所述滑车(4)之间的位移;所述底座(1)用于固定舱段A;所述滑车(4)用于固定舱段B;所述搬运机构(5)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内侧,用于舱段A的升降和搬运;所述微调机构(6)设置在所述滑车(4)的下侧,用于舱段B的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舱段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连杆机构(2)、滑车(4)、搬运机构(5)和微调机构(6);其中,所述连杆机构(2)连接所述底座(1)和所述滑车(4),连杆机构(2)将自身转动转换为所述底座(1)和所述滑车(4)之间的位移;所述底座(1)用于固定舱段A;所述滑车(4)用于固定舱段B;所述搬运机构(5)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内侧,用于舱段A的升降和搬运;所述微调机构(6)设置在所述滑车(4)的下侧,用于舱段B的升降;所述底座(1)包括床身(7)和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床身(7),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用于将舱段A固定在床身(7)上;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手轮(8)、第一螺杆(9)、第一龙门架(10)和第一压块(11);所述第一螺杆(9)贯穿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龙门架(10),所述第一螺杆(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手轮(8),另一端连接第一压块(11);所述第一龙门架(10)连接所述床身(7);所述床身(7)上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杆安装孔;所述连杆机构(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安装孔;所述床身(7)上端部的内侧设置有垫块安装部;搬运机构(5)包括第二导轨、托板(25)、第一蜗杆蜗轮升降机(26)、第二滑块(27)、第一联轴器(28)、第一转轴(29)、第三手轮(30)、第一换向器(31)、矩形板(32);所述矩形板(32)通过所述第二滑块(27)连接所述第二导轨;所述蜗杆蜗轮升降机(26)设置在所述矩形板(32)的上侧;所述第三手轮(30)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换向器(31)、第一转轴(29)、第一联轴器(28)连接所述第一蜗杆蜗轮升降机(26);所述托板(25)连接所述第一蜗杆蜗轮升降机(26);其中,第三手轮(30)驱动第一换向器(31)转动,通过第一联轴器(28)和第一转轴(29)传递给第一蜗轮蜗杆升降机(26),第一蜗轮蜗杆升降机(26)带动托板(25)做升降运动,从而使舱段A与垫块(3)脱离;所述床身(7)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第三手轮(30)穿过所述开口连接所述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超邱立新曹雪峰姜勇孙晓亮毛旦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