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飞专利>正文

履带式爬楼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352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爬楼童车,其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折叠儿童车架上组装有由前后履带轮轴和侧梁构成的底盘,其上组装四个履带轮和压轮,橡胶履带组装在履带轮和压轮上,车的后轮装在可折起的支杆上。爬楼时,将后轮折起,橡胶履带接触楼梯,通过推或拉,载有儿童的童车便会容易地爬上楼,儿童乘坐舒适无颠波感,并能折叠,便于携带与存放。(*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爬楼童车,特别是一种爬楼方便,无巅波的履带式爬楼童车。目前,城镇的高层住宅楼日益增多,普通的儿童车已远不能适应人们上下楼时携带儿童的需要,有人专利技术一种四星轮式爬楼童车,使童车携载儿童上下楼变成现实。但是其体积大,不能折叠,在上下楼时巅波性大,儿童会有不舒适感,并且在平地推行时,转弯不灵活。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上下楼方便,儿童乘坐舒适无巅波,可折叠,便于携带和存放的爬楼童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的可折叠儿童车结构上进行改进,在折叠车架的前斜管上活动组装有支杆,由前后履带轮轴和两根侧梁构成底盘,其前部与支杆端头活动连接,中部与前挡管活动连接,前后履带轮组装在前后履带轮轴上,在前后履带轮中间的底盘上连接有支撑履带的压轮,橡胶履带组装在履带轮压轮上。爬楼时,后轮可折起,即在底盘中部活动连接带后轮的后轮支架,其上有定位卡销,底盘后部活动连接有支臂,支臂的端头有定位卡槽。平地推行时,支臂的定位卡槽卡入后轮支架的定位卡销。爬楼时,使支臂的定位卡槽脱开后轮支架的定位卡销,向上折起,固定管上连接有挂勾,将支臂勾挂固定。每个支撑履带的压轮有两个压脚,每个压脚与底盘间连接有弹簧。为了调整履带的松紧度,在两侧梁后部有一长形槽口,后履带轮轴组装在长形槽口内,侧梁后端有直角弯部,其上有孔,孔内穿装带调整螺母的调整拉杆,调整拉杆前端有孔,后履带轮轴从中穿过,拧动调整拉杆上的螺母,即可使后履带轮轴向前或向后,从而调整了履带的松紧度。本技术的优点是上下楼爬行方便,儿童乘坐舒适无巅波,并可折叠便于携带和存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爬楼状态示意图。图4是后履带轮轴与侧梁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压轮装配结构示意图。见图1-5,图中所示符号1前轮、2万向轮座、3支杆、4前斜管、5前挡管、6固定管、7推把、8车蓬架、9挂勾、10调整螺母、11后履带轮、12侧梁、13支臂、14后轮、15定位卡槽、16定位卡销、17压轮、18履带、19前履带轮、20后履带轮轴、21长形槽口、22调整拉杆、23弹簧、24销轴、25小轮、26前履带轮轴、27支杆。本技术的结构是在现有的折叠车架的前斜管4上活动连接有支杆3,前履带轮轴26、后履带轮轴20和两根侧梁12连接成底盘,其前部通过前履带轮轴26与支杆3端头活动连接,两侧梁12的中部通过轴杆与前挡杆5活动连接,两侧梁12的后部有一长形槽口21,其后端为直角弯部,上面有孔,带调整螺母10的调整拉杆22从中穿过,调整拉杆22端头有孔,套装在后履带轮轴20上,后履带轮轴20的两端活动组装履带轮11,前履带轮轴26的两端活动组装前履带轮26,四个轮体的外缘有凹沟;在前、后履带轮之间的侧梁12上通过销轴24活动连接有两个压轮17,压轮17有两个压脚,每个压脚上装有小轮25,小轮25外缘有凹沟,压脚与侧梁12之间固定装有弹簧23。橡胶三角带式的履带18组装在前后履带轮和压轮上。在侧梁12中部活动组装带后轮14的支杆27,支臂13一端活动连接在侧梁12后部,另一端是定位卡槽15,支杆27上有定位卡销16,在平地推行时,带后轮的支杆27放下,支臂的定位卡槽15卡入支杆的定位卡销16上固定。爬楼时,将支杆27折起并勾挂于挂勾9上固定。挂勾9装于固定管6上。为了使前轮转弯灵活,将原来的双万向轮结构改为单万向轮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覆带式爬楼童车,包括折叠车架、推把、车蓬架和前后轮,其特征是在折叠车架的前斜管上活动组装有支杆,由前后轮轴和两根侧梁构成底盘,其前部与支杆端头活动连接,中部与挡管活动连接,前、后覆带轮组装在前后覆带轮轴上,在前后覆带轮中间的底盘上连接有支撑覆带有压轮,橡胶覆带组装在覆带轮和压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童车,其特征是压轮有两个压脚,每个压脚与底盘间连接有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童车,其特征是后轮轴组装在侧梁后部的长形槽口内,侧梁后端有直角弯部,其上有孔,孔内穿装带调整螺母的调整拉杆,调整拉杆前端有孔,后履带轮轴从中穿装。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爬楼童车,其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折叠儿童车架上组装有由前后履带轮轴和侧梁构成的底盘,其上组装四个履带轮和压轮,橡胶履带组装在履带轮和压轮上,车的后轮装在可折起的支杆上。爬楼时,将后轮折起,橡胶履带接触楼梯,通过推或拉,载有儿童的童车便会容易地爬上楼,儿童乘坐舒适无颠簸感,并能折叠,便于携带与存放。文档编号B62B9/04GK2061546SQ9021027公开日1990年9月5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24日专利技术者王飞, 金建勋 申请人:王飞, 金建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覆带式爬楼童车,包括折叠车架、推把、车蓬架和前后轮,其特征是:在折叠车架的前斜管上活动组装有支杆,由前后轮轴和两根侧梁构成底盘,其前部与支杆端头活动连接,中部与挡管活动连接,前、后覆带轮组装在前后覆带轮轴上,在前后覆带轮中间的底盘上连接有支撑覆带有压轮,橡胶覆带组装在覆带轮和压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金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王飞金建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