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履腿复合式多功能轮椅,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通过人工操作实现轮式、履带式和腿式三种复合行驶功能的复合式多功能轮椅。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101283944A公开了一种“电动折叠履带式无障碍轮椅”,微型折叠式履带与轮椅合为一体,该结构小巧紧凑,使用灵活轻便,可实现在平地和楼梯上无障碍载人行走。但该无障碍轮椅适应性和功能性较差,无法适应非结构化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通过人工操作将轮式行走、履带式行走及腿式行走三种模式相结合,实现在平地、楼梯及多种复杂路面完成无障碍载人行走的轮履腿复合式多功能轮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该轮履腿复合式多功能轮椅包括坐架、履带组件、行走组件。坐架为乘坐部分;履带组件具有变形、行驶模式;行走组件具有足式行走、轮式滚动模式。坐架的第一悬吊、第二悬吊分别与履带组件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实现转动配合。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坐架与履带组件的组装。行走组件的机架与坐架的基座实现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坐架与行走组件的组装。行走组件由第一轮腿机构、第二轮腿机构、第三轮腿机构、第四轮腿机构、第一电机、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履腿复合式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该轮履腿复合式多功能轮椅包括坐架(A)、履带组件(B)、行走组件(C);所述坐架(A)为乘坐部分;所述履带组件(B)具有变形、行驶模式;所述行走组件(C)具有足式行走、轮式滚动模式;所述坐架(A)的第一悬吊(A‑2)、第二悬吊(A‑3)分别与所述履带组件(B)的第一连接杆(B‑c‑1)、第二连接杆(B‑c‑4)实现转动配合;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坐架(A)与履带组件(B)的组装;所述行走组件(C)的机架(C‑e)与所述坐架(A)的基座(A‑1)实现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坐架(A)与行走组件(C)的组装;所述的轮履腿复合式多功能轮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履腿复合式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该轮履腿复合式多功能轮椅包括坐架(A)、履带组件(B)、行走组件(C);所述坐架(A)为乘坐部分;所述履带组件(B)具有变形、行驶模式;所述行走组件(C)具有足式行走、轮式滚动模式;所述坐架(A)的第一悬吊(A-2)、第二悬吊(A-3)分别与所述履带组件(B)的第一连接杆(B-c-1)、第二连接杆(B-c-4)实现转动配合;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坐架(A)与履带组件(B)的组装;所述行走组件(C)的机架(C-e)与所述坐架(A)的基座(A-1)实现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连接,完成坐架(A)与行走组件(C)的组装;所述的轮履腿复合式多功能轮椅,可以实现轮式、履带式和腿式三种复合行驶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描述的一种轮履腿复合式多功能轮椅,其行走组件(C)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C)由第一轮腿机构(C-a)、第二轮腿机构(C-b)、第三轮腿机构(C-c)、第四轮腿机构(C-d)、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第三电机(3)、第四电机(4)和机架(C-e)组成;第一电机(1)通过电机安装孔与机架(C-e)实现固定连接,电机输出轴穿过机架(C-e),与第一轮腿机构(C-a)的第一曲柄(C-a-3)实现固定连接;第一轮腿机构(C-a)上的第一大腿杆1(C-a-1)与机架(C-e)实现转动连接;完成第一轮腿机构(C-a)和机架(C-e)的连接;所述的第一轮腿机构(C-a)至第四轮退机构(C-d)与机架(C-e)的连接完全相同;通过上述连接,完成行走组件(C)的组装。3.根据权利要求2描述的第一轮腿机构(C-a),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腿机构(C-a)由第一大腿杆1(C-a-1)、第一大腿杆2(C-a-2)、第一曲柄(C-a-3)、第一三副杆(C-a-4)、第一二副杆1(C-a-5)、第一二副杆2(C-a-6)、第一小腿杆(C-a-7)、第一轮(C-a-8)、第一轮电机(6)组成;第一曲柄(C-a-3)、第一二副杆1(C-a-5)和第一二副杆2(C-a-6)两端分别开有一个安装孔;第一三副杆(C-a-4)为三角形杆件;第一三副杆(C-a-4)在三个顶点各开有一个安装孔;第一大腿杆1(C-a-1)、第一大腿杆2(C-a-2)和第一小腿杆(C-a-7)在端部和中部各布置一个安装孔;第一轮(C-a-8)中心布置一个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燕安,武建昫,刘啸尘,于在溟,杨辉,葛宾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