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月雄专利>正文

一种矿用斜井防跑车常闭式挡车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544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及金属矿山等斜井中的防跑车常闭式挡车门,上横梁的两头插在斜井两侧的岩层内,左立柱及右立柱的上端与上横梁固连,它们的底端插在路轨两侧的地面岩石或泥土内。在上横梁及左立柱的滑槽上和右立柱的滑槽上有弹簧固定座。多根横绳的两头依次穿过左右滑槽及弹簧固定座、弹簧后连端盖板,多根纵绳的一头穿过上横梁及弹簧固定座弹簧后连端盖板,纵绳的另一头连在下横梁上。穿过钢丝绳丝圈的拉绳的两头连下横梁的两头,钢丝绳绕过滑轮后连脱口器。这种常闭式挡车门能将有效拦截距离提高到200米、拦截能量提高到6MJ,适用于各种矿山的防跑车拦截,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挡车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煤矿、金属 矿、非金属矿斜井的防跑车常闭式挡车门,当斜井出现车辆跑车事 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拦阻跑车,防止人员伤亡及设备事故的发生。技术背景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凡采用串车提升方式运输的主副 井必须安装"一坡三挡"的配套装置,目前在斜井使用的防跑车装 置中"一坡三挡"装置能有效地防止跑车,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发挥了作用;但不足之处是挡车门的性能达不到较高要求,其主要表现 在于它们的拦截距离仅为30米,最大拦截的能量小于2兆焦耳(即 2MJ),并且由于钢丝绳等拦截工具长期接触地面引起生锈变质,使 钢丝绳的强度降低,拦截能量也大为降低,而且由于矿用斜井平均 深度达到500米左右,如按30米的距离及2M了的能量进行跑车拦 截设计,必须增加十挡拦截装置,不然会出现人身及设备安全事故, 增加矿山生产成本,除此拦截装置数量的增加会引起拦截装置的频 繁起动,耗能高,给维护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拦截能 量高、适用于深矿用斜井的能有效拦截跑车的常闭式挡车门。所述的一种矿用斜井防跑车常闭式挡车门是通过如下技术方 案实现的,常闭式挡车门本体包括门体装置、弹簧装置、绳网装置、 升降门装置,挡车门的监控部分是成熟的已有技术。门体装置包括 上横梁、左立柱、右立柱,弹簧装置包括弹簧固定座、弹簧及端盖 板,绳网装置包括横绳及纵绳,升降门装置包括拉绳、钢丝绳、滑 轮、脱口器等。用金属材料制作一上横梁,在上横梁的左端和右端固连有左立 柱和右立柱,于上横梁及右立柱的滑槽中和左立柱的滑槽中等距离 或不等距离配有多个上或下弹簧固定座,在各个上、下弹簧固定座 上放置有弹簧,下横梁位置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下端的相对面之间, 这样上横梁、下横梁、左立柱和右立柱四者构成一个整体。在上 横梁与下横梁之间有N' (W>1的整数)根纵绳,在左立柱与右立柱之间连有N ( N > 1的整数)根横绳,纵绳与横绳构成绳网装置。 穿过钢丝绳丝團的拉绳的两头连下横梁的两端头。钢丝绳绕过滑轮 后与脱口器的一头相连,脱口器的另一头与收放铰车相连。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矿用斜井防跑车常闭式挡车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① 常闭式挡车门所使用的上横梁的两头牢固地插入在矿用斜 井两侧的岩层内,而左立柱和右立柱的底端牢固的插在路轨两侧的 地面岩石或泥土内,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顶部用螺栓或焊接方式与上 横梁固连成一整体,使常闭式挡车门的抗冲击性能大为增强。② 常闭式挡车门所用的横绳和纵绳可采用普通的钢丝绳,也可 采用双层或多层的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高强度的柔性化纤绳,使挡 车门的强度提高2 — 3倍。③ 这种常闭式挡车门能将有效拦截距离提高到200米,拦截能 量提高到6MJ,提高了经济效益,降低了维护成本。④ 所设计的挡车门可迅速恢复原形,不损伤矿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矿用斜井防跑车常闭式挡车门的 结构示意图,亦为本技术的摘要附图。 图2为沿图1的A—A线剖视示意图。图3为所述的一种矿用斜井防跑车常闭式挡车门在矿用斜井的 使用状况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 描述。如附图1、 2所示,用金属材料制作的上横梁1的两头插在斜井两侧的岩层内,在上横梁1上有数目大于1的上弹簧固定座7', 这些上弹簧固定座7'是不动的,各个上弹簧固定座最好选择 等距离布置,在每个上弹簧固定座7'上放置有上弹簧9'。在上横 梁1的两端对称固连有左立柱2和右立柱3,左立柱2和右立柱3 的底端插在路轨两侧的地面岩石或泥土内,这样上横梁1和左立柱 2、右立柱3构成门体装置。在左立柱2上开有左滑槽2、在右立 柱3上开有右滑槽。左立柱2上的左滑槽2'及右立柱3上的右 滑槽中装有数目大于1的下弹簧固定座7,下弹簧固定座7最 好选择等距离布置。下横梁6位置在左立柱2与右立柱3之间的下 端,同时下横梁6的两头与左滑槽2及右滑槽3中的下弹簧固定座 7相连,下横梁6的上下移动可带动左立柱2和右立柱3内的下弹 簧座固定7上下移动。N'(『〉的整数)根纵绳5的一头依次穿过上横梁1及上弹 簧固定座7'、上弹簧9'后连上端盖板8',纵绳5的另一头与下横 梁6相连,各纵绳5间的距离最好选择等距离。N ( N 〉 1的整数) 根横绳4的两头依次穿过左滑槽、右滑槽3'及下弹簧固定座7、 下弹簧9后连端盖板8,各横绳4间的距离最好选择等距离。fT根 纵绳5及N根横绳4彼此缠成交叉状态的双层或多层布置,增加整 体强度。所述的纵绳5及横绳4可采用普通钢丝绳或柔性高强度化 纤绳(如锦纶绳)。穿过钢丝绳14丝圏的拉绳14'的两头连下横梁 6的两端,钢丝绳14绕过滑轮13后与脱口器12的一头相连,脱口 器12的另一头连收放铰车11。如图3所示,所述常闭式挡车门用附图标记20表示。 实施时,将所述的一种矿用斜井防跑车常闭式挡车门等距离或 非等距离安装到矿用斜井上。当由铰车W启动矿车或矿车组18进入斜井时,矿车或矿车组18经过装有传感器17和16附近的路轨, 传感器16和17将矿车或矿车组18经过时的信号传到控制室,控 制室的PLC控制器控制收放铰车11动作,放收铰车11拉动钢丝绳 14使拉绳14'向上移动,拉绳14'带动左滑槽2'及右滑槽3'中 的下弹簧固定座7及下横梁6同步提升,使由N根横绳4与『根 纵绳5构成的挡车网提升,使矿车或矿车组18顺利通过常闭式挡 车门20,当矿车或矿车组18过后,传感器15发信号使挡车网自动 落下关闭。当需把矿车或矿车组18由井下提出井面时,在矿车或 矿车组18经过传感器15把信号传给控制室PLC控制器,使挡车门 20开启,过后再由传感器16和17发信号使挡车门20落下。当出 现事故,如连矿车或矿车组18的钢丝绳突然断裂,矿车或矿车组 18会沿斜井路轨快速下滑(即出现跑车事故),矿车或矿车组18首 先撞击由N根横绳4和N'根纵绳5构成的绳网部分,绳网部分在 矿车或矿车组18的撞击下亦向下运动,由于N根横绳4的两头都 连着端盖板8,因多才艮横绳4及多根纵绳5的拉动会将由上和下弹 簧固定座7'和7、上和下端盖8'和8、上和下弹簧9'和9组成 的弹簧组列压缩,这样:故矿车或矿车组18撞击而压缩的弹簧组吸' 收了部分撞击能量,相应降低了矿车或矿车组18对绳网的撞击, 当矿车或矿车组18继续下行时,它剩余的撞击能量全部被绳网吸 收。经过二次吸能有效地把跑车的矿车或矿车组18拦住了,实现 了本技术所述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斜井防跑车常闭式挡车门,其特征在于上横梁(1)的两头插在斜井两侧的岩层内,在上横梁(1)上有数目多于1的上弹簧固定座(7′),在每个上弹簧固定座(7′)上放置有弹簧(9′);上横梁(1)的两端对称固连有左立柱(2)和右立柱(3),左立柱(2)和右立柱(3)的底端插在路轨两侧的地面岩石或泥土内;在左立柱(2)上开有左滑槽(2′),在右立柱(3)上开有右滑槽(3′),左滑槽(2′)及右滑槽(3′)中装有数目多于1的下弹簧固定座(7);下横梁(6)位置在左立柱(2)和右立柱(3)之间的下端,下横梁(6)的两头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斜井防跑车常闭式挡车门,其特征在于:上横梁(1)的两头插在斜井两侧的岩层内,在上横梁(1)上有数目多于1的上弹簧固定座(7′),在每个上弹簧固定座(7′)上放置有弹簧(9′);上横梁(1)的两端对称固连有左立柱(2)和右立柱(3),左立柱(2)和右立柱(3)的底端插在路轨两侧的地面岩石或泥土内;在左立柱(2)上开有左滑槽(2′),在右立柱(3)上开有右滑槽(3′),左滑槽(2′)及右滑槽(3′)中装有数目多于1的下弹簧固定座(7);下横梁(6)位置在左立柱(2)和右立柱(3)之间的下端,下横梁(6)的两头与左滑槽(2′)及右滑槽(3′)中的下弹簧固定座(7)相连;数量多于1的横绳(4)的两头依次穿过左滑槽(2′)、右滑槽(3′)及下弹簧固定座(7)、下弹簧(9)后连端盖板(8),数量多于1的纵绳(5)的一头依次穿过上横梁(1)及上弹簧固定座(7′)、上弹簧(9′)后连上端盖板(8′),纵绳(5)的另一头与下横梁(6)相连;穿过钢丝绳(14)丝圈的拉绳(14′)的两头连下横梁(6)的两端,钢丝绳(14)绕过滑轮(13)后与脱口器(12)的一头相连,脱口器(12)的另一头连收放铰车(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月雄
申请(专利权)人:卢月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