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橡胶圈内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375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3 17:38
一种充气橡胶圈内胎,由外胎1、车轮13、气门10组成,其特点是:在车轮13上套装有充气橡胶圈内胎2、充气橡胶内胎2左侧面设有多个孔3和右侧面设有多个孔9,充气橡胶圈内胎2左侧面设有的多个孔3间隔之间构成多个支撑筋14,右侧面设有的多个孔9间隔之间构成的多个支撑筋和左侧面支撑筋14相对应,充气橡胶内胎2截断面中心位置设有充气空腔4。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外胎及充气橡胶圈内胎,依次进行安装,故有利于安装、拆修。由于是在车轮13的中心位置安装的充气橡胶圈内胎直径大于车轮而小于外胎直径,故保持了原有的轮胎弹性及舒适性。爆胎时又能起到支撑行驶作用,故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爆胎时能安全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橡胶圈内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胎,特别是一种新型充气橡胶圈内胎。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轿车、摩托车等多数使用钢制车轮或铝合金车轮,分为有胆车轮和无胆车轮,这类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爆胎,汽车方向,就会失去控制,容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爆胎后能继续行驶的新型充气橡胶圈内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充气橡胶圈内胎,包括该充气橡胶圈内胎的轮胎由外胎(1)、车轮(13)、气门(10)、充气橡胶圈内胎组成,其特点是:在车轮13上套装有充气橡胶圈内胎2、充气橡胶内胎2左侧面设有多个孔3和右侧面设有多个孔9,充气橡胶圈内胎2左侧面设有的多个孔3间隔之间构成多个支撑筋14,右侧面设有的多个孔9间隔之间构成的多个支撑筋和左侧面支撑筋14相对应,充气橡胶内胎2截断面中心位置设有充气空腔4,充气空腔一侧设有气门21,充气橡胶圈内胎2两端设有拆卸连接装置,充气橡胶圈内胎2两端通过拆卸连接装置进行连接。外胎1套装在车轮13上,外胎内表面6与充气橡胶圈内胎2之间形成一个充气空腔5。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将外胎及充气橡胶圈内胎,依次进行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橡胶圈内胎,由外胎(1)、车轮(13)、气门(10)组成,其特点是:在车轮(13)上套装有充气橡胶圈内胎(2)、充气橡胶内胎(2)左侧面设有多个孔(3)和右侧面设有多个孔(9),充气橡胶圈内胎(2)左侧面设有的多个孔(3)间隔之间构成多个支撑筋(14),右侧面设有的多个孔(9)间隔之间构成的多个支撑筋和左侧面支撑筋(14)相对应,充气橡胶内胎(2)截断面中心位置设有充气空腔(4),充气空腔一侧设有气门(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橡胶圈内胎,包括该充气橡胶圈内胎的轮胎由外胎(1)、车轮(13)、气门(10)、充气橡胶圈内胎组成,外胎(1)套装在车轮(13)上,充气空腔一侧设有气门(21),外胎内表面(6)与充气橡胶圈内胎(2)之间形成一个充气空腔(5),其特征是:在车轮(13)上套装有充气橡胶圈内胎(2),充气橡胶圈内胎(2)截断面中心位置设有充气空腔(4),充气橡胶圈内胎(2)左侧面设有多个孔(3)间隔之间构成的多个左侧面支撑筋,右侧面设有的多个孔(9)间隔之间构成的多个右侧面支撑筋和左侧面支撑筋相对应,充气橡胶圈内胎(2)两端设有连接件,充气橡胶圈内胎(2)两端通过连接装置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橡胶圈内胎,所述的充气橡胶圈内胎(2)一端设有连接件(29),连接件(29)连接在弧形管(22)一端,弧形管(22)上设有开口26,弧形管(22)上还套装有锁扣(38),锁扣(38)上的锁片槽(42)对应于弧形管(22)上设有开口(26),锁片(27)在弹簧(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正林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土豪鑫轮胎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