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减速器的轨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398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涉及铁路车辆减速器的轨枕板结构的改进,主要用于车辆减速器的改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轨枕板,其结构要点是轨枕板的上面设置有组装板,组装板上具有同轨枕板相连接的安装孔,组装板的外侧设置有动力缸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等特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铁路车辆减速器的轨枕板结构的改进,主要用于车辆减速器的改造。目前我国编组场所使用的三部位车辆减速器的动力缸多设置在两铁轨之间,在检修动力缸时,须对线路进行封锁,给编组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新近出现有动力缸设置在两铁轨外侧的减速器,但由于原有轨枕板的长度所限,如改用新型减速器通常作法是拆除原有的轨枕板及相应的混凝土底座,采用新的轨枕板及重新浇注混凝土底座,其工作量庞大、施工期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改造减速器施工效率的车辆减速器的轨枕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轨枕板,其结构要点是在轨枕板的上面设置有组装板,组装板上具有同轨枕板相连接的安装孔,组装板的外侧设置有动力缸底座。本技术的主要优点1.结构简单本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是在轨枕板上面设置有组装板,而且组装板的形体简单,因此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作;2.施工效率高由于本技术在轨枕板上面设置有组装板,组装板的外侧设置有动力缸底座,就可在原有的轨枕板的基础上将动力缸移置两铁轨外;避免了拆除原有轨枕板及混凝土底座的庞大工作量,而且在施工中仅需封锁一条线路,为编组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包括轨枕板2,轨枕板2的上面设置有组装板6,组装板6上具有同轨枕板2相连接的安装孔4,组装板6的外侧设置有动力缸底座10。为制作、安装方便,组装板6可由两个对称的板块5组成。在组装板6上还可设支座3、管架孔7,以便对凸轮轴13、凸轮轴18、管路20分别固定。动力缸座10处设置有加强筋8,增加组装板6的刚性。使用时,首先通过安装孔4将组装板6固定于原有混凝土底座1上的轨枕板2上,再通过支座3、分别将凸轮轴13、凸轮轴18分别固定于组装板6上,再通过通孔9、管架孔7分别将动力缸19、管道20分别固定于组装板6上即可。欲夹紧机车车辆的车轮,动力缸19输出的介质通过管道20、拉杆16驱动凸轮轴13,凸轮轴18转动,就分别带动内钳14、外钳17及与之相连的制动轨11、制动轨12制止钢轨15上的机车车辆的车轮转动,即起到夹紧车轮的作用。权利要求1.车辆减速器的轨枕板包括轨枕板(2),其特征在于轨枕板(2)的上面设置有组装板(6),组装板(6)上具有同轨枕板(2)相连接的安装孔(4),组装板(6)的外侧设置有动力缸底座(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减速器的轨枕板,其特征在于组装板(6)是由两个对称的板块(5)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减速器的轨枕板,其特征在于组装板(6)上设置有支座(3)、管架孔(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减速器的轨枕板,其特征在于动力缸座(10)处设置加强筋(8)。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涉及铁路车辆减速器的轨枕板结构的改进,主要用于车辆减速器的改造。本技术包括轨枕板,其结构要点是轨枕板的上面设置有组装板,组装板上具有同轨枕板相连接的安装孔,组装板的外侧设置有动力缸底座。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等特点。文档编号B61K7/00GK2267186SQ9622687公开日1997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廉洁, 宋光顺, 张济伦, 黄克勤, 张庆泽, 吴连权, 王德贤, 叶国金, 魏俊玲 申请人:沈阳铁路分局沈东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辆减速器的轨枕板包括轨枕板(2),其特征在于轨枕板(2)的上面设置有组装板(6),组装板(6)上具有同轨枕板(2)相连接的安装孔(4),组装板(6)的外侧设置有动力缸底座(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洁宋光顺张济伦黄克勤张庆泽吴连权王德贤叶国金魏俊玲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铁路分局沈东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