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阎永亮专利>正文

车钩调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368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钩调整器,它包括手柄(1)、杆体和顶尖(10),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包括前杆体(9)和后杆体(2),前杆体(9)和后杆体(2)之间装有连接片(6),杆体外设有固定套(4),前杆体(9)和后杆体(2)上分别设有定位套(7、3),固定套(4)和后杆体(2)之间设有弹簧(5),所述顶尖(10)上设有拉钩(11),顶尖(10)和前杆体(9)采用螺纹连接,手柄(1)与后杆体(2)的尾端固定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调车作业专用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铁路调车用的车钩调整器
技术介绍
在铁路调车作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现象1、“对头钩”现象频繁;2、防溜铁鞋,撤鞋归位不便;3、手闸拧的过紧,往往无法松开;4、平车提钩杆被铁丝捆绑难以解开,这些现象既威胁调车人员的人身安全,又影响编组列车的效率。为了保证行车和人身安全,除要求参加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外,还要求必须正确使用劳动工具,以保障作业的安全和提高调车作业的效率。随着铁路站场设备使用年限的延长,线路坡度增大,使车辆在调车线上的速度逐渐加大,由于速度较大,两车钩碰撞后,造成某些车钩瞬间偏离车体中心线或钩舌被撞、迅速复位,最终造成“对头钩”。长期以来在规章制度中,要求人员在“调整钩位、处理钩销时,不要探身到两钩之间”,并停车防护,但没有任何辅助工具可用,所以许多调车人员就以手、脚代劳,即用手去推钩头,手推不动就用脚蹬调整钩位,由此而造成了不少工伤事故,企业、国家因此而蒙受重大损失,给伤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遗憾,也给提高铁路运输能力、铁路经济效益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重量轻、使用携带方便的车钩调整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车钩调整器包括手柄1、杆体和顶尖10,所述杆体包括前杆体9和后杆体2,前杆体9和后杆体2之间装有连接片6,杆体外设有固定套4,前杆体9和后杆体2上分别设有定位套7、3,固定套4和后杆体2之间设有弹簧5,所述顶尖10上设有拉钩11,顶尖10和前杆体9采用螺纹连接,手柄1与后杆体2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1为钉锤形,其上下两部分的形状分别为扁头和方头。所述顶尖10靠近前杆体9的一端设有钢钎8,钢钎8位于前杆体9内。所述车钩调整器可折叠。所述车钩调整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强度大、重量轻、功能多、使用携带方便,可保证调车人员的人身安全,车钩调整器的使用杜绝了作业人员在连挂车辆时用手推、脚蹬的方法调整钩位,大大减少了调车人员的伤亡率,使用车钩调整器调整钩位,可压缩作业时间,提高编车速度,而且车钩调整器的其它功能也可辅助提高调车作业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钩调整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车钩调整器,它包括手柄1、杆体和顶尖10,所述杆体包括前杆体9和后杆体2,前杆体9和后杆体2之间装有连接片6,杆体外设有固定套4,前杆体9和后杆体2上分别设有定位套7、3,固定套4和后杆体2之间设有弹簧5,所述顶尖10上设有拉钩11,顶尖10和前杆体9采用螺纹连接,手柄1与后杆体2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尖10靠近前杆体9的一端设有钢钎8,钢钎8位于前杆体9内,所述手柄1为钉锤形,其上下两部分的形状分别为扁头和方头。顶尖拉钩11具有调钩和撤车轮下的铁鞋的功能车距拉开并做好停车防护后,即可提开一方车钩,然后将顶尖10上的拉钩11插入另一方车钩钩舌上部的圆孔中,用力将钩舌向回拉动,松开车钩后,车辆即可连挂;车轮下的铁鞋需要撤除时,在车辆静止状态下,先做好停车防护,再使用顶尖10上的拉钩11钩住铁鞋中部的缺口处,撤鞋归位。钉锤形手柄1的扁头具有解除车辆制动力的功能遇作业需要,必须松开手制动机时,人员将车钩调整器折叠起来后站在车梯上,手握车钩调整器前杆体9的一端,将钉锤形手柄1的扁头插入止闭铁与平台之间,用力橇起止闭铁即可解除车辆制动力。钉锤形手柄1的方头具有摘解细铁丝的功能遇到车辆提钩杆被细铁丝捆绑时,可用钉锤形手柄1的方头将细铁丝直接敲断,提钩杆即可恢复使用。顶尖10上的钢钎8具有摘解粗铁丝的功能遇到车辆提钩杆被粗铁丝捆绑时,可卸下顶尖10,使用内藏式钢钎8将粗铁丝反方向拧开,提钩杆即可恢复使用。需作业时,手持车钩调整器手柄1将工具由工具袋中抽出,车钩调整器通过弹簧5自行弹开成使用状态,作业完毕,将车钩调整器折叠起来,即可插入工具袋中,车钩调整器长时间不使用时,应成弹开状态放置。权利要求1.一种车钩调整器,它包括手柄(1)、杆体和顶尖(10),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包括前杆体(9)和后杆体(2),前杆体(9)和后杆体(2)之间装有连接片(6),杆体外设有固定套(4),前杆体(9)和后杆体(2)上分别设有定位套(7、3),固定套(4)和后杆体(2)之间设有弹簧(5),所述顶尖(10)上设有拉钩(11),顶尖(10)和前杆体(9)采用螺纹连接,手柄(1)与后杆体(2)的尾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钩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为钉锤形,其上下两部分的形状分别为扁头和方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钩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尖(10)靠近前杆体(9)的一端设有钢钎(8),钢钎(8)位于前杆体(9)内。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车钩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调整器可折叠。5.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车钩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调整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铁路调车用的车钩调整器。它包括手柄、杆体和顶尖,所述杆体包括前杆体和后杆体,前杆体和后杆体之间装有连接片,杆体外设有固定套,前杆体和后杆体上分别设有定位套,固定套和后杆体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顶尖上设有拉钩,顶尖和前杆体采用螺纹连接,手柄与后杆体的尾端固定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强度大、重量轻、功能多、使用携带方便,可以保证调车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作业效率。文档编号B61J3/00GK2673751SQ20032010995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阎永亮, 张健 申请人:阎永亮, 张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永亮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阎永亮张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