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翻滚保护装置和自卸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3186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1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翻滚保护装置和自卸车,所述自卸车包括:车架纵梁;车架上圈梁;防翻滚保护装置,所述防翻滚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平台;驾驶室,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上;过壁钢管,固定于所述车架纵梁上,与所述车架纵梁的延伸方向一致;支撑立柱,倾斜地支撑于所述安装平台和所述过壁钢管之间;连接支座,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车架上圈梁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防翻滚保护装置和自卸车
技术介绍
自卸车适用于矿山土石方、矿石运输领域、非公路运输领域的物料运输。现有的重载自卸车普遍采用的防翻滚保护装置为两个立柱或多个立柱拼焊成框架形式,驾驶室与防翻滚保护装置焊为一体,考虑到驾驶员视野和整车布局的要求,大多防翻滚保护装置装置都较为庞大,车辆的稳定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翻滚保护装置和自卸车,解决了或至少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卸车的防翻滚保护装置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卸车,所述自卸车包括:车架纵梁;车架上圈梁;防翻滚保护装置,所述防翻滚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平台;驾驶室,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上;过壁钢管,固定于所述车架纵梁上,与所述车架纵梁的延伸方向一致;支撑立柱,倾斜地支撑于所述安装平台和所述过壁钢管之间;连接支座,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车架上圈梁上。优选地,所述连接支座焊接于所述车架上圈梁和所述安装平台上。优选地,所述连接支座为几字形盒形结构。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柱为盒形结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防翻滚保护装置,所述防翻滚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平台;驾驶室,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上;过壁钢管,固定于车架纵梁上,与所述车架纵梁的延伸方向一致;支撑立柱,倾斜地支撑于所述安装平台和所述过壁钢管之间;连接支座,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上,另一端固定于车架上圈梁上。优选地,所述连接支座焊接于所述车架上圈梁和所述安装平台上。优选地,所述连接支座为几字形盒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柱为盒形结构。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上述自卸车和防翻滚保护装置通过将所述支撑立柱倾斜地支撑于所述安装平台和所述过壁钢管之间,将所述过壁钢管固定于所述车架纵梁上,将所述连接支座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和所述车架上圈梁上,使得所述过壁钢管的位置从下部斜向支撑驾驶室安装平台由此防翻滚保护装置结构形成了与车架一体的悬臂斜支撑的盒形结构,使驾驶室安装平台在受到侧向、垂直及纵向载荷时,抗弯曲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更强,结构更稳定,解决了或至少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卸车的防翻滚保护装置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方式自卸车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中自卸车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自卸车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所述自卸车可适用于矿山土石方、矿石运输领域、非公路运输领域的物料运输。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自卸车包括车架纵梁6、车架上圈梁7和防翻滚保护装置8。所述防翻滚保护装置8包括安装平台1、驾驶室5、过壁钢管3、支撑立柱2和连接支座4。驾驶室安装平台I为框架结构,侧面及上平面焊接钢板增加刚度。所述驾驶室5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I上。具体地,所述驾驶室5用螺栓、减震垫与驾驶室安装平台I连接。所述连接支座4 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I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车架上圈梁7上。具体地,连接支座为4几字形盒形结构,与车架上圈梁7焊接成一体形成悬臂支撑。驾驶室安装平台I与连接支座4采用焊接结构。所述过壁钢管3固定于所述车架纵梁6上。具体地,过壁钢管3与车架纵梁6焊成一体形成支撑,所述过壁钢管3与所述车架纵梁6的延伸方向一致,以提供所述支撑立柱2的底部支撑。所述支撑立柱2倾斜地支撑于所述安装平台I和所述过壁钢管3之间。具体地,支撑立柱2为盒形结构,利用过壁钢管3的位置从下部斜向支撑驾驶室安装平台I,由此防翻滚保护装置8结构形成了与车架一体的悬臂斜支撑的盒形结构,使驾驶室安装平台在受到侧向、垂直及纵向载荷时,抗弯曲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更强,结构更稳定。所述过壁钢管3与所述车架纵梁6的延伸方向一致,不仅缩短安装平台I的支撑距离,更使支撑刚性加强。在实际翻车工况中,所述防翻滚保护装置8受力也是非常恶劣的,约为侧向作用力的80%,这种结构有利于提高连接装置及车架刚度,节省空间尺寸并满足所述防翻滚保护装置8标准要求。上述自卸车通过将所述支撑立柱2倾斜地支撑于所述安装平台I和所述过壁钢管3之间,将所述过壁钢管3固定于所述车架纵梁6上,将所述连接支座4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I和所述车架上圈梁7上,使得所述过壁钢管3的位置从下部斜向支撑驾驶室安装平台I由此防翻滚保护装置8结构形成了与车架一体的悬臂斜支撑,近似三角形的空间支撑体,使得使驾驶室安装平台在受到侧向、垂直及纵向载荷时,抗弯曲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更强,结构更稳定,解决了或至少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卸车的防翻滚保护装置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实施例二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防翻滚保护装置,所述防翻滚保护装置与实施例一种的所述防翻滚保护装置8结构和功能相同,具体描述如下:所述防翻滚保护装置8包括安装平台1、驾驶室5、过壁钢管3、支撑立柱2和连接支座4。驾驶室安装平台I为框架结构,侧面及上平面焊接钢板增加刚度。所述驾驶室5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I上。具体地,所述驾驶室5用螺栓、减震垫与驾驶室安装平台I连接。所述连接支座4 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I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车架上圈梁7上。具体地,连接支座为4几字形盒形结构,与车架上圈梁7焊接成一体形成悬臂支撑。驾驶室安装平台I与连接支座4采用焊接结构。所述过壁钢管3固定于所述车架纵梁6上。具体地,过壁钢管3与车架纵梁6焊成一体形成支撑,所述过壁钢管3与所述车架纵梁6的延伸方向一致,以提供所述支撑立柱2的底部支撑。所述支撑立柱2倾斜地支撑于所述安装平台I和所述过壁钢管3之间。具体地,支撑立柱2为盒形结构,利用过壁钢管3的位置从下部斜向支撑驾驶室安装平台I,由此防翻滚保护装置8结构形成了与车架一体的悬臂斜支撑的盒形结构,使驾驶室安装平台在受到侧向、垂直及纵向载荷时,抗弯曲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更强,结构更稳定。所述过壁钢管3与所述车架纵梁6的延伸方向一致,不仅缩短安装平台I的支撑距离,更使支撑刚性加强。在实际翻车工况中,所述防翻滚保护装置8受力也是非常恶劣的,约为侧向作用力的80%,这种结构有利于提高连接装置及车架刚度,节省空间尺寸并满足所述防翻滚保护装置8标准要求。上述所述防翻滚保护装置8通过将所述支撑立柱2倾斜地支撑于所述安装平台I和所述过壁钢管3之间,将所述过壁钢管3固定于所述车架纵梁6上,将所述连接支座4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I和所述车架上圈梁7上,使得所述过壁钢管3的位置从下部斜向支撑驾驶室安装平台I由此防翻滚保护装置8结构形成了与车架一体的悬臂斜支撑,近似三角形的空间支撑体,使得使驾驶室安装平台在受到侧向、垂直及纵向载荷时,抗弯曲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更强,结构更稳定,解决了或至少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卸车的防翻滚保护装置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卸车包括:车架纵梁;车架上圈梁;防翻滚保护装置,所述防翻滚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平台;驾驶室,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上;过壁钢管,固定于所述车架纵梁上,与所述车架纵梁的延伸方向一致;支撑立柱,倾斜地支撑于所述安装平台和所述过壁钢管之间;连接支座,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车架上圈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南刘昊曾燕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重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