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箱风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1517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箱风挡,适用于火车及连接车,设在火车或连接车两相邻车箱连接端的端缘,风挡的连接面形成齿条状的接合部,而两车箱上的风挡的接合部可相互啮合,通过两风挡上齿条状的接合部的相互啮合,而具有防止两接合部间相互滑动产生噪音的功效,同时因两接合部紧密接触形成一曲折路径,而使风、雨很难渗过风挡连接面,以达到更佳防风防雨的功效。(*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箱风挡,特别是涉及一种兼具有减少噪音量及防风、防雨等功效的车箱风挡,其适用于火车及连接车等。如附图说明图1、2分别为现有风挡应用在车箱上的示意图及风挡固结车箱的柱体的俯视示意图,风挡1固设在车箱2连接端的端缘的柱体21上,并在相互连接的两车箱2上形成如图1所示的状态,且风挡1的断面呈环状,并以螺栓锁固方式锁紧在车箱2的柱体21上,且当两车箱2相互连接时,风挡1以其设计时预留的压缩量连接成为相互压挤的状态,而使两风挡1间形成紧密接合的接触面,以达到防风及防雨的功效,而现有的风挡1在车箱2行驶时,虽具有前述防风、雨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上仍存在有下列缺点1.易产生噪音当车箱在行驶时,车箱必会产生左右晃动,而由于两风挡间的接触面是平坦面,因此摩擦面积较大,两风挡间会因相互摩擦而产生噪音,这就是现有风挡在使用上易产生噪音的原因。2.易造成车箱的通道通行不便如图2所示可知两风挡1的侧缘为外凸的设计,当这些风挡1受到挤压,风挡1的二侧必会向外凸伸,如此,使得车箱2两侧风挡1间原本就很窄的通道会因风挡1的外凸而变得更窄,造成通道通行空间的缩减。3.防风、雨不可靠在风挡经长期使用後,因该设计预留的压缩量不足,可能因弹性衰减致使风挡伸缩的功能减低,当前一车箱拉动後一车箱时,两风挡间会出现间隙,而无法确实防止风雨渗入通道。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达到防止摩擦及产生噪音的功效的、适用于火车及连接车的车箱风挡。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箱风挡,风挡形成有一与车箱连设的固接部、一由固接部延伸的变形部、以及一由变形部延伸的接合部,其中,所述风挡的接合部形成齿条状,而使两车箱上的风挡的接合部可相互啮合。如以上所述的车箱风挡,其中,所述风挡变形部的断面厚度较固接部的断面厚度小,所述变形部形成内缩状,以使变形部受压可向内凸伸变形。由上可见,由于本技术是在风挡的部份面缘上形成有齿条状的接合部,利用两风挡的接合部相互啮合卡掣,以防止车箱上的两风挡相对滑动而产生噪音,并且因风挡具有弹性并可设置在车箱连接端的端缘,同时因两接合部紧密接触形成一曲折路径,而使风雨很难渗过风挡,以达到更佳防风防雨的功效。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火车及连接车的车箱风挡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的风挡应用在车箱上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风挡固结车箱的柱体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风挡固设在车箱上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风挡固设在车箱的柱体上的俯视示意图。图6~9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如图3、4所示,分别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及风挡固设在车箱上的示意图,本技术的火车及连接车的车箱风挡3具有弹性并可设置在车箱4连接端的端缘上,而该风挡3上形成有一可与车箱4连设的固接部31,由固接部31延伸的变形部32,再由该变形部32延伸的接合部33,其中,变形部32的断面厚度较固接部31的断面厚度小,且变形部32形成内缩状,以使变形部32受压下可向内凸伸变形,此外,接合部33形成为齿条状。如图5所示,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风挡固设在车箱的柱体上的俯视示意图,将风挡3的固接部31分别固设在两车箱(图未示)的柱体41上,且两风挡3的接合部33相互啮合,并在车箱4一般正常状态下两风挡3的规格设计成为相互压挤状态,使得两风挡3间可确实密接,另外,在连接车(图中未显示)行驶中前後车箱必会发生晃动,此时,两风挡3的接合部33则形成如图6所示,仍为相互啮合状态,使得两风挡3的接合部33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而产生摩擦,因此也不会因摩擦而衍生噪音,因此,在此状态下,两风挡3具有防风、雨及防止噪音产生功效。如图7~9所示,分别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当火车或连接车(图未示)刚启动时,前车箱必随拉动仍处于静止状态的後车箱,也就是两柱体41间的距离会加大,而使两风挡3形成如图7所示的状态,但两风挡3的接合部33仍处于相互啮合的状态,不致产生间隙而使风或雨通过,当火车(或连接车)处于刹车状态,则两柱体41间的距离会缩短,并同时挤压两风挡3形成如图8所示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两风挡3的接合部33也相互啮合,且两风挡3的变形部32则产生内缩的情况,不致占据车箱通道的空间,至于,当火车(或连接车)行驶在转弯路径时,则两柱体41的角度如图9所示,两风挡3的一侧会相互挤压而使变形部32内缩,另一侧则可能稍微分离,但因为两接合部33间的介面为曲折路径,因此,无渗水透风的顾虑,由上述火车或连接车的各种状态下,两风挡3仍处在密合接触的情况,且两风挡3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也不致产生滑动时的噪音,同时仍具有防风、雨的功效。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车箱风挡具有如后所述的功效1.具有防止噪音产生的功效因为两风挡间由接合部相互啮合接触,因此,当火车及连接车的两车箱产生晃动时,两风挡的接合部不会产生相对滑动,为此没有相对滑动,就不会产生因摩擦所发出的噪音。2.不会使通道变窄因为风挡的变形部为内缩的设计,因此,当风挡受到挤压时,该变形部会向内缩,而不会使得通道变窄,因此通道通行的空间不会缩减。3.具有较佳的防风、防雨的功效因为风挡的接合部形成齿条状,当两风挡的接合部相互接触时,两接合部会自动啮合,使得两风挡间的接触面形成曲线路径,如此,还可防止风及雨由接触面渗透,而具有更佳防风、雨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车箱风挡,风挡形成有一与车箱连设的固接部、一由固接部延伸的变形部、以及一由变形部延伸的接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的接合部形成齿条状,而使两车箱上的风挡的接合部可相互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风挡,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变形部的断面厚度较固接部的断面厚度小,所述变形部形成内缩状,以使变形部受压可向内凸伸变形。专利摘要一种车箱风挡,适用于火车及连接车,设在火车或连接车两相邻车箱连接端的端缘,风挡的连接面形成齿条状的接合部,而两车箱上的风挡的接合部可相互啮合,通过两风挡上齿条状的接合部的相互啮合,而具有防止两接合部间相互滑动产生噪音的功效,同时因两接合部紧密接触形成一曲折路径,而使风、雨很难渗过风挡连接面,以达到更佳防风防雨的功效。文档编号B61D17/04GK2408000SQ9925880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龚柏仁 申请人:大钧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箱风挡,风挡形成有一与车箱连设的固接部、一由固接部延伸的变形部、以及一由变形部延伸的接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的接合部形成齿条状,而使两车箱上的风挡的接合部可相互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柏仁
申请(专利权)人:大钧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