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及除湿再生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1154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7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及除湿再生单元,该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包括:除湿再生单元及气体分流单元,高压高湿空气配管和再生空气配管导引高压高湿空气和再生空气至气体分流单元,之后,气体分流单元通过其分流转子,将高压高湿空气和再生空气导引至除湿再生单元中适当的除湿再生组件,以完成压缩空气的除湿和除湿再生组件的再生。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机构,干燥装置的结构更简易,且通过通电直热式手段进行除湿再生组件的再生有助于降低热能不当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及除湿再生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除湿干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通电后可以用直接热能传递方式进行除湿基材再生的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工艺逐渐自动化与精密化,所使用的压缩空气品质要求也随之提升,借此确保工艺的妥善率,举例来说,压缩空气的湿度对于多种工艺相当重要,因而各厂商致力于压缩空气的除湿干燥的研究。目前用于压缩空气的除湿方法多采用具有吸附除湿与脱附再生能力的再生吸附材料,再生方法可分为间接热能脱附法、电浆脱附法、微波脱附法及低耗能脱附法等,间接热能脱附法是通过空气对流热交换方式进行,但热损失会较大,电浆脱附法会因材料特性而有再生不完全或有电弧产生,微波脱附法采用微波加热来除湿,但微波易受除湿结构体本身阻隔而降低再生效率,低耗能脱附法是通过通电使水分子产生电子跃迁,但被吸附物导电性和电流产生不均皆会使再生效果降低。因此,提升脱附再生的能源效率是必要的。对于除湿装置来说,也可有许多不同设计,举例来说,转轮式除湿装置内可包括除湿区、再生区以及可在除湿区和再生区作旋转循环的除湿轮,高湿压缩空气被引导至除湿区进行除湿处理,处理后的干燥压缩空气会引导至储气桶储藏,吸附饱和后的除湿轮会旋转至再生区,通过高温气体对除湿轮进行脱附再生作业,再生完成的除湿轮则再旋转至除湿区为下次除湿作业做准备。通过不断循环作业可达到干燥装置连续除湿与再生的功能,然而再生空气的加热作业是以电热器对再生空气进行,此类辐射与对流热的热质传,容易造成能量损失而使效能低落。此外,另一种吸附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其内部包括两个吸附塔,吸附塔内填充可吸附除湿与脱附再生的吸附剂,含水份较高的压缩空气先引导至其中一个吸附塔内进行吸附除湿处理,处理完成的干燥压缩空气被引导至储气桶储存,此时另一吸附塔为吸附水气饱和者,其内部吸附剂可利用加热器提供热能将水份脱附排出,此热能可通过辐射、对流与固态热质传等方式传递,以完成吸附剂的再生作业,并可为下一次吸附除湿做准备,也就是说,两个吸附塔,一个进行除湿,另一个进行再生,热能以对流方式传给吸附剂,易导致耗能,且装置运作时需借助相当数量的控制阀门,以控制压缩空气流向,因此提升了此种装置的制造成本。因此,对于现行压缩空气的除湿干燥技术和设备仍有改进的空间,特别是在低耗能和良好的干燥效果下,又能降低设备成本,此实为本
的人亟欲解决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出一种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及除湿再生单元,其利用一种通电直热式再生脱附原理的除湿干燥装置,其中,该装置搭配气体分流装置以提供高压高湿空气及再生空气的分流,以使本专利技术的干燥装置的结构更简易,且通过通电直热式手段进行除湿再生组件的再生有助于降低热能不当损耗。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及除湿再生单元,该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主要包括用于除湿再生的除湿再生单元以及用于分流空气的气体分流单元,此外,还具有高压高湿空气配管、再生空气配管、第一管线组及第二管线组。其中,该除湿再生单元包含两组除湿再生组件,该除湿再生单元交替执行该两组除湿再生组件的除湿与再生,该高压高湿空气配管是用于导入高压高湿空气,该再生空气配管是用于导入再生空气,该第一管线组是连接至其中一组该除湿再生组件且包含第一除湿管线和第一再生管线,该第二管线组是连接至另一组该除湿再生组件且包含第二除湿管线和第二再生管线,该气体分流单元具有分流转子,该分流转子用于分别将该高压高湿空气导引至第一除湿管线及将该再生空气导引至第二再生管线,或是分别将该高压高湿空气导引至第二除湿管线及将该再生空气导引至第一再生管线,其中,该第一除湿管线及该第二除湿管线将该高压高湿空气输入至该除湿再生单元,以进行除湿功能,该第一再生管线及该第二再生管线将该再生空气输入至该除湿再生单元,以进行再生功能。于一实施例中,各该除湿再生组件分别形成气体通道,该气体通道具有至少一个腔体,各该腔体内设置除湿模块,该除湿模块具有吸脱材料和电加热组件,该吸脱材料用于吸附该高压高湿空气的水份,以及于吸附饱和水份后的再生脱附,该电加热组件包含作为电极接驳头的螺丝组及导电板,该螺丝组接连电源以使该吸脱材料产生热能而进行再生脱附作业。此外,该吸脱材料以U形打折形状设置,且于该吸脱材料的打折处以间隙板来间隔该吸脱材料。于另一实施例中,该分流转子更包括前导流槽和后导流槽,该前导流槽及该后导流槽用于将该高压高湿空气和该再生空气导入至相对应的除湿管线或再生管线。本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除湿再生单元,其包括:进气盖、出气盖以及两组除湿再生组件,该两组除湿再生组件其两端面分别与该进气盖和该出气盖固定密合,且该进气盖、该出气盖以及该两组除湿再生组件经分隔板分隔形成两个气体通道,该除湿再生组件内设置有至少一腔体,且该各腔体内分别设有除湿模块。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其包括:除湿再生单元以及气体分流单元,该除湿再生单元包含两组除湿再生组件,该除湿再生单元交替执行该两组除湿再生组件的除湿与再生,该气体分流单元具有分流转子,该分流转子用于分别将高压高湿空气及再生空气经至少两组管线组,分别导引至该两组除湿再生组件内,轮替地执行除湿和再生功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可提供压缩空气的除湿功能以及其内部吸脱材料的再生,其中,通过通电直热方式可降低现有方法中热能易耗损且无法充分利用的缺点,此外,本专利技术更提出气体分流单元以提供高压高湿空气及再生空气的导引,并非使用现有通过转轮方式来转换执行除湿和再生,而是利用气体分流单元的分流转子来进行气体分流,如此,无需如设计控制阀门来控制轮转,也有助于降低设备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的除湿再生单元内部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的除湿模块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的进气配管的示意图;图5A和图5B为本专利技术的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的分流单元的示意图;图6A和图6B为本专利技术的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的分流转子的示意图;以及图7A和图7B为本专利技术的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的分流转子其运作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11除湿再生单元111、112除湿再生组件1111、1112、1113、1121、1122、1123除湿模块113第一接口114第二接口115第三接口116第四接口117分隔板118分隔板119分隔板120进气盖121出气盖12高压高湿空气配管13再生空气配管14第一管线组141第一除湿管线142第一再生管线15第二管线组151第二除湿管线152第二再生管线16气体分流单元161、161’高压高湿空气进气口162、162’除湿空气排出口163、163’再生空气进气口164、164’再生空气排出口165分流转子1651前导流槽1652后导流槽1653内油封气密沟槽1654外油封气密沟槽1655传动轴头166油封组167油封条16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及除湿再生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再生单元,其包含两组除湿再生组件,该除湿再生单元为交替执行该两组除湿再生组件的除湿与再生;高压高湿空气配管,其用于导入高压高湿空气;再生空气配管,其用于导入再生空气;第一管线组,其连接至其中一组除湿再生组件,该第一管线组包含第一除湿管线和第一再生管线;第二管线组,其连接至另一组除湿再生组件,该第二管线组包含第二除湿管线和第二再生管线;以及气体分流单元,其具有分流转子,该分流转子用于分别将该高压高湿空气导引至该第一除湿管线及将该再生空气导引至该第二再生管线,或是分别将该高压高湿空气导引至该第二除湿管线及将该再生空气导引至该第一再生管线;其中,该第一除湿管线及该第二除湿管线将该高压高湿空气输入至该除湿再生单元,以进行除湿功能,该第一再生管线及该第二再生管线将该再生空气输入至该除湿再生单元,以进行再生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1.20 TW 1021422201.一种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再生单元,其包含两组除湿再生组件,该除湿再生单元为交替执行该两组除湿再生组件的除湿与再生;高压高湿空气配管,其用于导入高压高湿空气;再生空气配管,其用于导入再生空气;第一管线组,其连接至其中一组除湿再生组件,该第一管线组包含第一除湿管线和第一再生管线;第二管线组,其连接至另一组除湿再生组件,该第二管线组包含第二除湿管线和第二再生管线;以及气体分流单元,其具有分流转子,该分流转子用于分别将该高压高湿空气导引至该第一除湿管线及将该再生空气导引至该第二再生管线,或是分别将该高压高湿空气导引至该第二除湿管线及将该再生空气导引至该第一再生管线;其中,该第一除湿管线及该第二除湿管线将该高压高湿空气输入至该除湿再生单元,以进行除湿功能,该第一再生管线及该第二再生管线将该再生空气输入至该除湿再生单元,以进行再生功能,其中,该除湿再生单元更包括进气盖和出气盖,该两组除湿再生组件其两端面分别与该进气盖和该出气盖固定密合,且该进气盖、该出气盖以及该两组除湿再生组件经分隔板分隔形成两个气体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除湿再生组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腔体,各该腔体内设置除湿模块,该除湿模块具有:吸脱材料,其用于吸附该高压高湿空气的水份,以及于吸附饱和水份后的再生脱附;以及电加热组件,其包含作为电极接驳头的螺丝组及导电板,该螺丝组连接电源以使该吸脱材料产生热能而进行再生脱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脱材料以U形打折形状设置,且于该吸脱材料的打折处以间隙板来间隔该吸脱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更包括连接至其中一组该除湿再生组件的第三管线组以及连接至另一组该除湿再生组件的第四管线组,且其中,该第三管线组包含第一除湿排气管和第一再生排气管,该第四管线组包含第二除湿排气管和第二再生排气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电直热再生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管线组及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敏郎曾鹏樟康育豪陈幸婷彭及青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