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超分子水凝胶纳米材料及凝胶因子前体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06037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7 0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碘原子标记的超分子水凝胶纳米材料及酶敏感凝胶因子前体及其制备方法,特征是通过固相多肽合成反应合成碘原子标记的凝胶因子前体,通过加入碱式磷酸酶进行恒温孵育的方式控制成胶,能够直观地显示牛小肠来源的碱式磷酸酶的活性。与传统的超分子水凝胶纳米材料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碘原子标记的超分子水凝胶纳米材料的优势在于凝胶因子合成简单,成胶条件容易控制;由于凝胶因子前体标记有碘原子,碘原子作为重原子能够有效吸收X射线,成胶部位较其他部位对X射线的吸收更为明显,从而适应在不同体系内显示磷酸酶的分布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填补了重原子标记的超分子水凝胶材料及酶敏感凝胶因子前体及其制备方法方面的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类超分子水凝胶纳米材料及凝胶因子前体及其制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分子水凝胶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碘原子标记的超分子水凝胶纳米材料及酶敏感凝胶因子前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德国威利集团的《先进材料》杂志(Adv.Mater.,2006,18,1365–1370)报道了芴甲氧羰基保护的寡肽作为凝胶因子的超分子水凝胶。该报道中凝胶因子是通过调节pH即物理刺激形成超分子水凝胶,并不适宜生物体系的应用。采用萘乙酸修饰的寡肽作为凝胶因子的超分子水凝胶曾见于美国化学会的杂志《美国化学会会志》(J.Am.Chem.Soc.,2006,128,3038-3043)的报道。相对于芴甲氧羰基保护基而言,萘乙酸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在较强碱性条件下也更稳定。该报道的技术将生物过程整合在凝胶化过程中,即采用磷酸酶调节成胶,并研究了在激酶作用下降解凝胶的可能性,但未见其对重原子标记的凝胶因子前体及其成胶方式和相应凝胶性质进行研究。采用碘原子标记的萘乙酸修饰磷酸化寡肽作为凝胶因子前体,通过牛小肠来源的碱式磷酸酶的作用,形成超分子水凝胶纳米材料,对于该凝胶的具体成胶方式及凝胶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至今尚未见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类超分子水凝胶纳米材料及凝胶因子前体及其制法

【技术保护点】
一类碘原子标记的超分子水凝胶纳米材料的酶敏感凝胶因子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分别合成两段寡肽序列,按:将1毫摩尔2‑氯三苯甲基氯树脂在2‑3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里溶胀4‑8分钟后,加入2毫摩尔N‑芴甲氧羰基‑O‑磷酸基‑L‑酪氨酸,再加入2毫摩尔N,N‑二异丙基乙胺,反应2‑3小时后,用100微升甲醇反应5‑10分钟,切去酪氨酸的保护基,加入活化的1.6毫摩尔第二个氨基酸N‑芴甲氧羰基‑L‑4‑碘苯丙氨酸反应2‑3小时,切去苯丙氨酸的保护基,加入活化的1.6毫摩尔第三个氨基酸N‑芴甲氧羰基‑L‑苯丙氨酸反应2‑3小时,切去苯丙氨酸的保护基,加入活化的1.6毫摩尔2‑萘乙酸反应2‑3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碘原子标记的超分子水凝胶纳米材料的酶敏感凝胶因子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分别合成两段寡肽序列,按:将1毫摩尔2-氯三苯甲基氯树脂在2-3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里溶胀4-8分钟后,加入2毫摩尔N-芴甲氧羰基-O-磷酸基-L-酪氨酸,再加入2毫摩尔N,N-二异丙基乙胺,反应2-3小时后,用100微升甲醇反应5-10分钟,切去酪氨酸的保护基,加入活化的1.6毫摩尔第二个氨基酸N-芴甲氧羰基-L-4-碘苯丙氨酸反应2-3小时,切去苯丙氨酸的保护基,加入活化的1.6毫摩尔第三个氨基酸N-芴甲氧羰基-L-苯丙氨酸反应2-3小时,切去苯丙氨酸的保护基,加入活化的1.6毫摩尔2-萘乙酸反应2-3小时,最后用体积浓度为1%的三氟乙酸的二氯甲烷溶液从该树脂上切下合成的肽段,用乙醚使其沉淀析出,冷冻离心并倾倒除去上层乙醚,乙醚挥发干后所得白色固体粉末即为萘乙酸修饰的磷酸化寡肽序列——萘乙酸-苯丙氨酸-4-碘苯丙氨酸-酪氨酸-O-磷酸基,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提纯,收集在紫外波段226纳米及268纳米处有特征吸收的主要组分,即为第一种纯化合物P1;其中固相肽合成所用的氨基酸都是以9-芴甲氧羰基作为α-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高林唐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久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