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东宁专利>正文

磁悬浮平衡周边射流式气垫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8331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交通工具,特别是一种由空气层支撑车体运行的磁悬浮平衡围裙喷缝增压室气垫列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垫列车,包括车体,车轮,供气装置,供气管道,道路,其特征在于:车体两侧下部设有纵向喷缝,车体底部前后两端设有横向喷缝,车体底部安装有磁悬浮平衡控制系统,车体装有直线电机驱动装置。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垫列车集气垫悬浮与磁悬浮平衡为一体,没有使用喷气发动机,故它具有噪音低、载重量大、速度快、舒适无颠簸等明显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交通工具,特别是一种以磁悬浮原理控制车体平衡以空气层支撑车体重量的气垫列车。
技术介绍
欧美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气垫列车利用喷气发动机产生高压气体通过喷向轨道,在轨道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小面积气垫”,支撑列车脱离轨道,使列车车体悬浮,并在喷气发动机的推动下快速向前运行,为形成“气垫”提供压缩空气的喷气发动机和产生推力的喷气发动机噪声大,两者的噪声污染难以解决,而且载重小,所以纷纷下马,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如果采用大面积气垫则平衡问题常规办法不好解决,磁悬列车性能优越,但是载重相对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车体与路面间隙大、噪音低、载重大的磁悬浮平衡周边射流式气垫列车。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悬浮平衡周边射流式气垫列车,包括车体,车轮,供气装置,供气管道,道路,其特征在于车体两侧下端设有纵向喷缝,车体底部前后两端设有横向喷缝,车体底部安装有磁悬浮平衡控制系统,车体装有直线电机驱动装置。因本专利技术的气垫列车集气垫悬浮与磁悬浮平衡为一体,没有使用喷气发动机,故它具有噪音低、载重量大、速度快、舒适无颠簸等明显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图5是图4的仰视图。图中1一磁悬浮平衡装置,1a-驱动绕组,1b-悬浮导向绕组,1c-感应动力集成设备,1d-第一平衡轮,1e-第二平衡轮,1f-导向磁铁,1g-支撑磁铁,1h-定子,1k-导轨,2-纵向喷缝,3-供气管道,4-车体,4a-气流通孔,4b-悬挂架垂臂,5-道路,5a-路面凹槽,6-横向喷缝,7-车轮,8-支撑架。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磁悬浮平衡周边射流式气垫列车,包括车体4,车轮7,供气管道3,道路5;道路5设有路面凹槽5a,即道路5横截面呈凹形,车体两侧设有纵向喷缝2,车体底部前后两端设有横向喷缝6,该横向喷缝6与纵向喷缝2相接组成了周边射流气垫,压力气体由喷缝喷出后拐折向外,形成射流式气幕,使内侧压力高于外侧压力,将气垫列车抬升起来。气幕依靠射流的动量变化对气垫起封闭作用;车体4底部设有磁悬浮平衡控制系统1,该磁悬浮平衡控制系统采用电力悬浮原理,该技术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磁悬浮铁路系统与技术》一书中;它由感应动力集成设备1c、悬浮导向绕组1b、驱动绕组1a组成;感应动力集成设备1c固定于车体4两侧的下部,路面凹槽5a的侧壁与感应动力集成设备1c相对应的位置并列安装有悬浮导向绕组1b与驱动绕组1a,车体4底部与路面凹槽5a侧壁相对的位置安装第一伸缩平衡轮1d,车体4底端连接有第二伸缩平衡轮1e,列车低速度时由第一伸缩平衡轮1d与第二伸缩平衡轮1e保证平衡,高速时磁悬浮平衡控制系统1形成的感应磁场产生足够的导向与平衡力后,两伸缩平衡轮1e、1d缩回,由感应动力集成设备1c与悬浮导向绕组1b相互作用为列车提供平衡力,感应动力集成设备1c与驱动绕组1a组成直线电机驱动装置,驱动列车前进。其中横向喷缝6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具体确定。实施例2如图4与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道路横截面呈水平,道路1两侧设有路面凹槽5a,车体4两侧底部设有纵向喷缝2,车体底部前后两端设有横向喷缝6,该横向喷缝6与纵向喷缝2相接,组成了周边射流气垫;本例的磁悬浮方案采用电磁悬浮与电力悬浮相结合的结构;它由悬浮导向绕组1b、导轨1k、定子1h、导向磁铁1f、支撑磁铁1g组成;车体4两侧底部与路面凹槽5a对应的位置设有悬挂架垂臂4b,悬挂架垂臂4b下部位于路面凹槽5a内,导向磁铁1f安装在两侧悬挂架垂臂4b中部,支撑磁铁1g安装在两侧悬挂架垂臂4b下部,在两侧路面凹槽5a内侧、与导向磁铁1f相对应位置,固定有导轨1k,路面凹槽5a与支撑磁铁1g上部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定子1h,路面凹槽5a侧面与支撑磁铁1g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悬浮导向绕组1b。两侧悬挂架垂臂4b上部设有气流通孔4a,气流通孔4a使车底的气体流通顺畅。在低速时导向磁铁1f,吸引导轨1k,支撑磁铁1g吸引定子1h内的铁芯提供平衡力,达到一定速度后支撑磁铁1g与悬浮导向绕组1b产生斥力,也提供部分平衡力,支撑磁铁1g与定子1h组成直线电机为列车提供前进驱动力。参见图2与图3列车底部安装的车轮7,在列车进站关闭气垫后行驶在站内的铁轨上支撑车体4,这样在车站内停靠、编组时就没有扬尘,也更节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完善,参见图3与图5车体4底部设置有支撑架8,它可为列车在路途中临时停车提供支撑。权利要求1.一种磁悬浮平衡周边射流式气垫列车,包括车体,车轮,驱动装置,供气装置,供气管道,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4)两侧下端设有纵向喷缝(2),车体底部前后两端设有横向喷缝(6),所述车体(4)的底部安装有磁悬浮平衡控制系统(1),所述车体(4)装有直线电机驱动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平衡周边射流式气垫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5)设有路面凹槽(5a),所述磁悬浮平衡控制系统(1)由感应动力集成设备(1c)、悬浮导向绕组(1b)、驱动绕组(1a)组成;所述感应动力集成设备(1c)固定于车体(4)两侧的下部,所述路面凹槽(5a)的侧壁与所述感应动力集成设备(1c)相对应的位置并列安装有所述悬浮导向绕组(1b)与所述驱动绕组(1a),所述感应动力集成设备(1c)与所述驱动绕组(1b)组成所述直线电机驱动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悬浮平衡周边射流式气垫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4)底部与所述路面凹槽(5a)侧壁相对的位置安装第一伸缩平衡轮(1d),所述车体(4)底端连接有第二伸缩平衡轮(1e)。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平衡周边射流式气垫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两侧有路面凹槽(5a),所述磁悬浮平衡控制系统(1)由悬浮导向绕组(1b)、导轨(1k)、定子(1h)、导向磁铁(1f)、支撑磁铁(1g)组成;所述车体(4)两侧底部与所述路面凹槽(5a)对应的位置设有悬挂架垂臂(4b),所述悬挂架垂臂(4b)下部位于所述路面凹槽(5a)内,所述导向磁铁(1f)安装在两侧所述悬挂架垂臂(4b)中部,所述支撑磁铁(1g)安装在两侧所述悬挂架垂臂(4b)下部,所述路面凹槽(5a)内侧、与所述导向磁铁(1f)相对应位置,固定有导轨(1k),所述路面凹槽(5a)与所述支撑磁铁(1g)上部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所述定子(1h),所述路面凹槽(5a)侧面与所述支撑磁铁(1g)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所述悬浮导向绕组(1b)。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悬浮平衡周边射流式气垫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架垂臂(4b)上部设有气流通孔(4a)。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磁悬浮平衡周边射流式气垫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4)底部设有支撑架(8)。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交通工具,特别是一种由空气层支撑车体运行的磁悬浮平衡围裙喷缝增压室气垫列车。本专利技术的气垫列车,包括车体,车轮,供气装置,供气管道,道路,其特征在于车体两侧下部设有纵向喷缝,车体底部前后两端设有横向喷缝,车体底部安装有磁悬浮平衡控制系统,车体装有直线电机驱动装置。因本专利技术的气垫列车集气垫悬浮与磁悬浮平衡为一体,没有使用喷气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悬浮平衡周边射流式气垫列车,包括车体,车轮,驱动装置,供气装置,供气管道,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4)两侧下端设有纵向喷缝(2),车体底部前后两端设有横向喷缝(6),所述车体(4)的底部安装有磁悬浮平衡控制系统(1),所述车体(4)装有直线电机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东宁
申请(专利权)人:周东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