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液压盘式后制动器拉力式制动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223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液压盘式后制动器中的拉力式制动泵。主要包括制动泵主体及其内的活塞、弹簧,在制动泵主体靠近活塞一端铰接有拉力块,拉力块的一端与活塞端面接触。该种结构的制动泵使摩托车后制动踏板可通过刚性拉索来传递制动力,使具有该种拉力式制动泵的液压盘式后制动器可用于任何款式的摩托车上,而不受摩托车产品结构和安装位置的限制。(*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液压盘式后制动器中的制动泵。技术背景目前,在摩托车上安装的液压盘式后制动器的制动泵均为推力式制动泵(如图4所示),其主要由制动泵主体及其内的活塞、弹簧构成,活塞在制动泵主体内可沿活塞轴线方向移动。该制动泵还包括一推杆,推杆一端位于制动泵主体内并与活塞端面接触,另一端位于制动泵主体外与制动拐臂连接,在摩托车制动时,制动拐臂将后制动踏板的制动力传递给推杆,使推杆推动活塞移动从而实现摩托车制动。该种结构的制动泵在制动时必须给推杆施加一推压力,由于施加的是推压力,这样就要求后制动踏板与后制动泵之间相隔较近的距离,而且在两者之间没有影响后制动踏板在制动过程中制动拐臂运动行程的零部件存在,由于每一款摩托车的造形设计不同,摩托车上相关零部件的安装结构和安装位置也有所不同,因此有些款式摩托车由于产品结构和安装位置的限制而无法使用具有该种推力式制动泵的制动器,只能使用鼓式制动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托车液压盘式后制动器拉力式制动泵,使具有该种拉力式制动泵的液压盘式后制动器在摩托车上的使用不受摩托车上相关部位结构和安装位置的限制,以满足任何款式摩托车对液压盘式后制动器的使用需要。本技术所述的摩托车液压盘式后制动器拉力式制动泵,主要包括制动泵主体及其内的活塞、弹簧,在制动泵主体靠近活塞一端铰接有拉力块,拉力块的一端与活塞端面接触,在制动泵开始工作时以推压活塞。制动泵主体与拉力块铰接部位为两相互平行并与制动泵主体联为一体的支耳,拉力块位于其间。在拉力块上设置有一挡块,在制动泵处于未工作状态时,该挡块与制动泵主体外表面接触。使用时,在该拉力式制动泵的拉力块另一端与摩托车的后制动踏板之间连接一刚性拉索,当摩托车进行制动时,踩动后制动踏板,则刚性拉索拉动拉力块绕其铰接点转动,从而使拉力块一端推压制动泵主体内的活塞移动,实现摩托车的制动。本技术由于在制动泵主体上铰接有一拉力块,拉力块的一端与活塞端面接触,该拉力块实际上起了杠杆的作用,即当在拉力块另一端施以拉力时,则拉力块将绕其铰接点转动,从而使拉力块一端推压制动泵主体内的活塞移动,实现摩托车的制动。故该种结构的制动泵,摩托车制动踏板对其施加的制动力为拉力,而拉力就可用刚性拉索来传递,而刚性拉索的安装不受摩托车产品结构和安装位置的限制,从而使具有该种拉力式制动泵的液压盘式后制动器可用于任何款式的摩托车上,而不受摩托车产品结构和安装位置的限制。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拉力式制动泵一种具体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拉力块的主视图;图4为现在普遍使用的推力式制动泵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及图3所示,该摩托车液压盘式后制动器拉力式制动泵,主要包括制动泵主体1及其内的活塞3、弹簧2,活塞3在制动泵主体1内可沿活塞3轴线方向移动。在制动泵主体1靠近活塞3一端设置有两相互平行并与制动泵主体1联为一体的支耳4,两支耳4上均开设有同中心线的通孔,在两支耳4之间安装有一拉力块5,拉力块5用一螺栓6与两支耳4铰接。拉力块5的一端7与活塞3端面接触,用于在制动泵开始工作时以推压活塞3;拉力块5的另一端9用以固定刚性拉索,并使拉力块5通过刚性拉索与摩托车的后制动踏板连接。在拉力块5上还设置有一挡块8,在制动泵处于未工作状态时,该挡块8与制动泵主体1外表面接触,使拉力块5在未工作状态时不会在制动泵主体1上绕铰接点转动。在该拉力式制动泵的拉力块5另一端9与摩托车的后制动踏板之间连接一刚性拉索,当摩托车进行制动时,踩动后制动踏板,则刚性拉索拉动拉力块5绕其铰接点转动,从而使拉力块5一端7推压制动泵主体1内的活塞3移动,实现摩托车的制动。权利要求1.摩托车液压盘式后制动器拉力式制动泵,主要包括制动泵主体(1)及其内的活塞(3)、弹簧(2),其特征在于在制动泵主体(1)靠近活塞(3)一端铰接有拉力块(5),拉力块的一端(7)与活塞端面接触,在制动泵开始工作时以推压活塞(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式制动泵,其特征在于制动泵主体(1)与拉力块(5)铰接部位为两相互平行并与制动泵主体(1)联为一体的支耳(4),拉力块(5)位于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力式制动泵,其特征在于在拉力块(5)上设置有一挡块(8),在制动泵处于未工作状态时,该挡块(8)与制动泵主体(1)外表面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摩托车液压盘式后制动器中的拉力式制动泵。主要包括制动泵主体及其内的活塞、弹簧,在制动泵主体靠近活塞一端铰接有拉力块,拉力块的一端与活塞端面接触。该种结构的制动泵使摩托车后制动踏板可通过刚性拉索来传递制动力,使具有该种拉力式制动泵的液压盘式后制动器可用于任何款式的摩托车上,而不受摩托车产品结构和安装位置的限制。文档编号B60T11/16GK2698663SQ20042003385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董建刚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摩托车液压盘式后制动器拉力式制动泵,主要包括制动泵主体(1)及其内的活塞(3)、弹簧(2),其特征在于:在制动泵主体(1)靠近活塞(3)一端铰接有拉力块(5),拉力块的一端(7)与活塞端面接触,在制动泵开始工作时以推压活塞(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