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致变色反射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车辆的室内后视镜、车门后视镜所使用的自动防眩目反射镜,特别是涉及通过基于施加电压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反射镜着色而实现防眩目效果的电致变色反射镜(electrochromicmirror)。
技术介绍
在夜间驾驶车辆时,后续车辆的前灯的光在室内后视镜、车门后视镜处反射,有时感到晃眼。因此,开发出具备通过施加电压而显色的电致变色(以下有时简称为“EC”。)层的EC反射镜。EC反射镜在周围较暗的状态且从后续车辆照射强光的情况下,对EC层施加电压而使其显色。由此,能够抑制来自后续车辆的光的反射,减少晃眼。作为EC反射镜,公知有如下EC反射镜,具备玻璃基板、形成在该玻璃基板的背面侧的透明导电膜、形成在该透明导电膜的背面侧的EC层、以及形成在该EC层的背面侧的反射膜兼电极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99606号公报然而,在上述EC反射镜中,在向EC层的背面侧形成反射膜兼电极膜时,反射膜兼电极膜的材料有时会绕过EC层的侧面而到达透明导电膜。由此,透明导电膜与反射膜兼电极膜发生短路,无法使EC层显色。在专利文献1的方案的E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致变色反射镜,其在透明基板的第一面上依次层叠有透明电极膜、通过施加电压而显色的电致变色层、以及反射电极膜,其中,在从所述透明基板的法线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第一方向上形成所述透明电极膜的伸出部,并且在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第二方向上形成所述反射电极膜的伸出部,在从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所述透明电极膜与所述反射电极膜重叠的重叠区域整体包含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0.18 JP 2012-2307651.一种电致变色反射镜,具备:在透明基板的第一面上依次层叠的透明电极膜、通过施加电压而显色的电致变色层、以及反射电极膜;所述透明电极膜的伸出部,其在从所述透明基板的法线方向观察时,形成在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第一方向上;以及所述反射电极膜的伸出部,其在从所述透明基板的法线方向观察时,形成在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第二方向上,在从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所述透明电极膜与所述反射电极膜重叠的重叠区域整体包含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内侧,在从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所述透明电极膜、所述电致变色层以及所述反射电极膜形成为具有长边方向以及短边方向的形状,并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