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377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装置。在汽车双管路制动系统正常工作时,在阀体孔中弹簧的作用下,限位套一端的密封环始终套在密封组件一端的“O”形密封圈上,输入孔和输出孔液压由限位套的“O”形密封圈隔开,阀体孔中的A、B腔各零件处于平衡状态,当汽车双管路制动系统中若A腔系统失效时,此时A腔输入和输出液压等于零,柱塞及套在柱塞上的“O”形密封圈在B腔液压的作用下,推动限位套及套在限位套上的“O”形密封圈并压缩弹簧同时向A腔方向移动,使B腔输入孔和输出孔形成液体或气体通路,实现了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作用,反之同理。该双腔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装置适用于各种结构的双腔液(气)压感载比例阀及非感载比例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动控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用双腔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用双腔比例阀还没有成熟的液(气)压制动管路单腔失效保护装置,即使有机械式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设计、制造原因,使用不可靠,也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从而造成汽车制动时因一腔制动管路失效,使汽车制动力达不到整车设计值的50%,给汽车制动安全性带来潜在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腔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装置,解决双腔比例阀用机械式单腔失效保护装置存在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汽车制动用双腔比例阀,在汽车制动用双腔比例阀的阀体孔内从左至右依次装有第一阀座、第一弹簧、第一限位套、圆柱密封塞、第二限位套、第二弹簧、第二阀座;第一弹簧的一端顶在第一阀座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顶在第一限位套左端的弹簧限位孔中,第一限位套中心开有通孔,第一限位套右端孔与密封组件的一端配合,密封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套的左端孔配合,第二限位套中心开有通孔,第二限位套右端的弹簧限位孔顶在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顶在第二阀座上;阀座、限位套和密封组件外圆柱面上均装有“O”形密封圈;第一阀座与第一限位套间的A腔与阀体上的第一输入孔连通、第二阀座与第二限位套间的B腔与阀体上的第二输入孔连通;密封塞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输出孔连通。 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用双腔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装置。在汽车双管路制动系统正常工作时,在阀体孔中弹簧的作用下,限位套一端的密封环始终套在密封组件一端的“O”形密封圈上,输入孔和输出孔液压由限位套的“O”形密封圈隔开,阀体孔中的A、B腔各零件处于平衡状态,当汽车双管路制动系统中若A腔系统失效时,此时A腔输入和输出液压等于零,柱塞及套在柱塞上的的“O”形密封圈在B腔液压的作用下,推动限位套及套在限位套上的“O”形密封圈并压缩弹簧同时向A腔方向移动,使B腔输入孔和输出孔形成液体或气体通路,实现了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作用,反之同理。该双腔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装置适用于各种结构的双腔液(气)压感载比例阀及非感载比例阀。 附图说明 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D-D剖面的一种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的D-D剖面的另一种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限位套的第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限位套的第二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限位套的第三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限位套的第四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圆柱柱塞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导向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圆柱密封塞的第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圆柱密封塞的第二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腔比例阀的阀体,2、2’.阀座,3、3’.弹簧,4.“O”形密封圈,5.孔用弹性挡圈,6.工艺孔堵,7、7’.限位套,8.圆柱柱塞,9.限位环,10.密封环,11、11’.输入孔,12、12’.输出孔,13、13’.通孔,14、14’.弹簧限位孔,15、圆柱密封塞,16、导向套,17、密封槽,18、密封槽,19、锥形面底部平面,20、密封环底部平面,21、锥形面,22、中心孔,23、外圆环形凸起,24、端部凹形孔,25、实心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是在汽车制动用双腔比例阀的阀体1孔内从左至右依次装有第一阀座2、第一弹簧3、第一限位套7、圆柱密封塞15、第二限位套7’、第二弹簧3’、第二阀座2’;第一弹簧3的一端顶在第一阀座2上,第一弹簧3的另一端顶在第一限位套7左端的弹簧限位孔14中,第一限位套7中心开有通液(气)孔13,第一限位套7右端孔与密封组件的一端配合,密封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套7’的左端孔配合,第二限位套7’中心开有通液(气)孔13,第二限位套7’右端的弹簧限位孔14’顶在第二弹簧3’的一端,第二弹簧3’的另一端顶在第二阀座2’上;阀座、限位套和密封组件外圆柱面上均装有“O”形密封圈4;第一阀座2与第一限位套7间的A腔与阀体1上的第一液(气)压输入孔11连通、第二阀座2’与第二限位套7’间的B腔与阀体1上的第二液(气)压输入孔11’连通;密封塞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出孔12、第二输出孔12’连通。 如图3所示,所述的密封组件为两个一端大、另一端小的密封塞其小端相向叠加,形成中间小两端大的等径圆柱密封塞,两端大的等径圆柱面上有环形凸起,中间小的圆柱面上装有导向套,导向套外装有“O”形密封圈。 如图4所示,所述的密封组件为中间大两端小的等径圆柱柱塞,圆柱柱塞两端的密封槽和中部的密封槽内分别装有“O”形密封圈。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制动用双腔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装置,包括阀体1上分别设有两个以上的液(气)压输入孔11、11’、和输出孔12、12’,孔用弹性挡圈5,工艺孔堵6,弹簧3、3’装在限位套7、7’中弹簧限位孔14、14’的底部,“O”形密封圈4分别套在阀座2、2’,限位套7、7’和导向套16的密封槽18内,限位套7、7’套在密封塞15外圆环形凸起23上,限位套轴心设有通液(气)孔13、13’和弹簧限位孔14、14’,一端设有限位环9,另一端设有密封环10。 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制动用双腔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装置,在汽车双管路制动系统正常工作时,在限位套孔中弹簧的作用下,限位套一端的密封环始终套在密封塞外圆环形凸起上,输入孔和输出孔液压被密封塞外圆环形凸起隔开,阀体孔中的A、B腔各零件处于平衡状态,当汽车双管路制动系统中若A腔系统失效时(此时A腔输入和输出压力等于零),密封塞及套在密封塞上的“O”形密封圈在B腔液压的作用下,推动A腔限位套及套在限位套上的“O”形密封圈并压缩弹簧同时向A腔方向移动,同时使B腔输入孔11、11’和输出孔12、12’形成液体或气体通路,使输出腔的压力等于输入腔的压力,这样就实现了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作用,当汽车双管路制动系统恢复正常工作时,阀体孔中的A、B腔各零件载弹簧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反之同理。该双腔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装置适用于各种结构的双腔液(气)压感载比例阀及非感载比例阀。 实施例2如图1、图2、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制动用双腔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装置,包括阀体1上分别设有两个以上的液(气)压输入孔11、11’和输出孔12、12’,孔用弹性挡圈5,工艺孔堵6,弹簧3、3’装在限位套7、7’中弹簧限位孔14、14’的底部,“O”形密封圈4套在柱塞8一端的密封槽17内,并分别套在柱塞8、限位套7、7’和阀座2的密封槽18内,限位套轴心设有通液(气)孔13、13’和弹簧限位孔14、14’,一端设有限位环9,另一端设有密封环10。 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制动用双腔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装置,在汽车双管路制动系统正常工作时,在限位套孔中弹簧的作用下,限位套一端的密封环始终套在柱塞一端的“O”形密封圈上,输入孔和输出孔液压被柱塞一端的“O”形密封圈隔开,阀体孔中的A、B腔各零件处于平衡状态,当汽车双管路制动系统中若A腔系统失效时(此时A腔输入和输出压力等于零),柱塞及套在柱塞上的的“O”形密封圈在B腔液压的作用下,推动A腔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腔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装置,包括汽车制动用双腔比例阀,其特征在于:在汽车制动用双腔比例阀的阀体(1)孔内从左至在依次装有第一阀座(2)、第一弹簧(3)、第一限位套(7)、圆柱密封塞(15)、第二限位套(7)、第二弹簧(3)、第二阀座(2);第一弹簧(3)的一端顶在第一阀座(2)上,第一弹簧(3)的另一端顶在第一限位套(7)左端的弹簧限位孔(14)中,第一限位套(7)中心开有通孔(13),第一限位套(7)右端孔与密封组件的一端配合,密封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套(7)的左端孔配合,第二限位套(7)中心开有通孔(13),第二限位套(7)右端的弹簧限位孔(14)顶在第二弹簧(3)的一端,第二弹簧(3)的另一端顶在第二阀座(2)上;阀座、限位套和密封组件外圆柱面上均装有“O”形密封圈(4);第一阀座(2)与第一限位套(7)间的A腔与阀体(1)上的第一输入孔(11)连通、第二阀座(2)与第二限位套(7)间的B腔与阀体(1)上的第二输入孔(11)连通;密封塞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输出孔(1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双腔比例阀单腔失效保护装置,包括汽车制动用双腔比例阀,其特征在于在汽车制动用双腔比例阀的阀体(1)孔内从左至右依次装有第一阀座(2)、第一弹簧(3)、第一限位套(7)、圆柱密封塞(15)、第二限位套(7’)、第二弹簧(3’)、第二阀座(2’);第一弹簧(3)的一端顶在第一阀座(2)上,第一弹簧(3)的另一端顶在第一限位套(7)左端的弹簧限位孔(14)中,第一限位套(7)中心开有通孔(13),第一限位套(7)右端孔与密封组件的一端配合,密封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套(7’)的左端孔配合,第二限位套(7’)中心开有通孔(13’),第二限位套(7’)右端的弹簧限位孔(14’)顶在第二弹簧(3’)的一端,第二弹簧(3’)的另一端顶在第二阀座(2’)上;阀座、限位套和密封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长江施正堂张赫徐荣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