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送架的改进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328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运送架的改进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下层后段的二侧分别设有一连接下层及地面的引接板,各该引接板是以前端的纵向勾部嵌入下层后段具有纵向槽孔的卡部,以限制各引接板与下层后段脱离,并使其后端与地面接触而形成连接下层与地面的斜面,并可与下层后段分离而并排置于下层后段二车道之间的容纳空间,并以定位件固定。该运送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可充分利用空间而不影响车道。(*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运送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运送架本体下层后段的车道中间容置引接板,以充分利用空间而不影响车道的汽车运送架的改进构造。现有汽车运送架是于起落架的本体内设有一由液压缸驱动以达伸缩效果的中段及后段车道,并于中段车道两侧分别设一定位抵杆的插杆及一抵迫地面的抵杆。但是,由于该起落架用于使车辆驶过,在不断遭受重压的情形下,该液压缸将会产生弯折或断裂,导致起落架被破坏而无法使用。且上述起落架构件繁多而组合复杂,容易损坏,存在许多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的汽车运送架的改进构造。本技术的汽车运送架的改进构造,是于下层的后段车道中间并排嵌设二引接板,可取出挂设于后段而与地面连结以形成一斜坡,结构简单而不占空间,亦不会影响车道。该运送架包括有一具有上、下双层运载空间的运送架本体,该本体前段位于第五轮上方的空间底面并高于本体中段及后段的运载位置,在上层后段设有一可上、下摆动使车辆驶上上层的大活动板,而在下层后段的二侧分别设有一连接下层及地面的引接板;其特征在于在下层后端二侧分别设一车道,二车道之间有一容纳空间并设有挡部,以容纳及支撑并排的二引接板,并以一定位件限制该二引接板取出与否,当二引接板取出后,以其前端向下延伸的纵向勾部由上而下嵌入于下层后段具有纵向槽孔的卡部,以限制各引接板与下层后段脱离,并使其后端与地面接触而形成连接下层与地面的斜面。上面所述的汽车运送架的改进构造,所述定位件为一L形板,其第一端枢设于下层后段的板体上,产生枢转以第二端抵迫置放于车道中间的二引接板,并以一定位销插入定位孔以固定该L形板,亦可抽出定位销并转动定位件以释放二引接板而可取出。本技术由于采用二可活动装设、拆卸的引接板,提供了一种简单、迅速、可靠及使用寿命长的导引车辆驶上的运送架,相较于惯用的以多组油压缸分段伸出的起落架更为方便、实用。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汽车运送架的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汽车运送架后段与引接架的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汽车运送架后段与引接架的组合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引接架置放于汽车运送架后段的外观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之汽车运送架的改进构造包括有一具有一上层21及一下层22运载空间的运送架本体2,并以多数支撑杆23连结该上、下层21、22,该本体2下层22前段24的位于第五轮25上方的底面26高于中段27及后段28的运载位置,在后段28上层21预定位置设有一可上、下摆动以使车辆驶上上层21的大活动板3,而在下层22后段28之二侧分别设有一可连接下层22及地面的引接板4。请参阅图2,各引接板4前端41向下延伸一纵向勾部411,用以由上而下方向嵌入下层22后段28具有纵向槽孔282的卡部281,以限制引接板4与后段28脱离,并使其后端42与地面接触成为倾斜状。请参阅图3,当各引接板4架设于上层22后段28后,成为可连接地面与下层22之斜面,供车辆5驶上下层22或经由大活动板3引导而驶上上层21停放。请参阅图4,当车辆5都驶上下层22与上层21停放之后,将引接板4前端41抬起使其纵向勾部411与卡部281的纵向槽孔282脱离,并排置放于下层22后段28二侧车道283之间的挡部284,并以一定位件6固定。该定位件6为一L形板,其第一端61枢设于下层22后段28的板体上,产生枢转以第二端62抵迫置放于车道283中间的二引接板4,并以一定位销63插入定位孔64以固定该L形板。亦可抽出定位销63转动定位件6以释放引接板4而可取出。本技术以非常简单的构造便能达到预期功效,在使用上亦相当方便,只须搬动引接板并加以嵌合以完成架设之工作,或放置于二车道之间并以定位件固定,避免因震动而产生跳动之现象。充分利用运送架二车道之间的剩余空间,而不会影响车道的正常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运送架的改进构造,其包括有一具有上、下双层运载空间的运送架本体,该本体前段位于第五轮上方的空间底面高于本体中段及后段的运载位置,在上层后段设有一可上、下摆动使车辆驶上上层的大活动板,而在下层后段的二侧分别设有一连接下层及地面的引接板;其特征在于在下层后端二侧分别设一车道,二车道之间有一容纳空间并设有挡部,以容纳及支撑并排的二引接板,并以一定位件限制该二引接板取出与否,当二引接板取出后,以其前端向下延伸的纵向勾部由上而下嵌入于下层后段具有纵向槽孔的卡部,以限制各引接板与下层后段脱离,并使其后端与地面接触而形成连接下层与地面的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运送架的改进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为一L形板,其第一端枢设于下层后段的板体上,产生枢转以第二端抵迫置放于车道中间的二引接板,并以一定位销插入定位孔以固定该L形板,亦可抽出定位销并转动定位件以释放二引接板而可取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运送架的改进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下层后段的二侧分别设有一连接下层及地面的引接板,各该引接板是以前端的纵向勾部嵌入下层后段具有纵向槽孔的卡部,以限制各引接板与下层后段脱离,并使其后端与地面接触而形成连接下层与地面的斜面,并可与下层后段分离而并排置于下层后段二车道之间的容纳空间,并以定位件固定。该运送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可充分利用空间而不影响车道。文档编号B60P3/06GK2338210SQ9820751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吴建立 申请人:山立通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运送架的改进构造,其包括有一具有上、下双层运载空间的运送架本体,该本体前段位于第五轮上方的空间底面高于本体中段及后段的运载位置,在上层后段设有一可上、下摆动使车辆驶上上层的大活动板,而在下层后段的二侧分别设有一连接下层及地面的引接板;其特征在于:在下层后端二侧分别设一车道,二车道之间有一容纳空间并设有挡部,以容纳及支撑并排的二引接板,并以一定位件限制该二引接板取出与否,当二引接板取出后,以其前端向下延伸的纵向勾部由上而下嵌入于下层后段具有纵向槽孔的卡部,以限制各引 接板与下层后段脱离,并使其后端与地面接触而形成连接下层与地面的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山立通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