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减压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2913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减压启动装置,包括凸轮轴、正时从动链轮,凸轮轴上的排气凸轮一侧设有横贯的泄压销孔,泄压销孔位于排气凸轮基圆段范围并靠近排气凸轮升程段,泄压销孔内滑动配合有泄压销,泄压销上连接有第一弹性元件,泄压销通过另一端连接有凸轮芯轴,该凸轮芯轴可转动的配合在凸轮轴设有的中孔内;从动链轮外侧面上设有可转动的离心块,该离心块上连接有用于离心块自复位的第二弹性元件,离心块与凸轮芯轴伸出正时从动链轮外侧的部分设有用于离心块摆动带动凸轮芯轴摆动的扭矩传递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凸轮基圆不被破坏、排气摇臂工作面无异常磨损,且配气凸轮轴无应力集中隐患,且发动机噪音小、寿命长、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减压启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启动装置,特别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减压启动装置。
技术介绍
摩托车是一种遍及城乡的便捷交通工具。摩托车发动机是摩托车的心脏,摩托车启动是通过发动机启动实现的。摩托车发动机由停机状态启动到工作状态需要通过启动外力克服启动阻力实现,发动机马力越大对应启动阻力越大。摩托车发动机的启动方式包括电启动和脚启动,电启动是通过按动启动按钮,由启动电机启动,脚启动是由骑行人员通过蹬踏启动杆,利用脚蹬的动力启动。因此,对于大马力发动机如排量在200CC及以上型发动机的摩托车,其不仅脚启动费力,而且电启动能耗高。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经过努力采用设置减压启动装置的方式予以克服。现有减压启动装置通常都是设置一减压元件,以在启动过程中,在排气凸轮通过排气摇臂打开排气门前由减压元件顶升摇臂预先进行一次排气门开启,从而使汽缸泄压,减小启动阻力,达到减压启动的目的;在发动机正常工作(包括怠速状态)时,减压元件由离心作用使其脱离排气门摇臂,以避免正常工作时的汽缸压力降低。现有减压元件通常为以平行于凸轮轴的杆件,杆件端部隐藏在凸轮的一段基圆工作面上。因此,需要在凸轮基圆的段上形成一缺口,从而导致凸轮基圆被破坏,该缺口会导致摇臂工作面异常磨损,同时,该缺口还存在应力集中的结构缺陷,容易导致凸轮轴出现热处理裂纹或早期疲劳损坏;另外,该杆件远离凸轮轴中心,在随凸轮轴转动过程中会形成较大的偏心力矩,加重了凸轮轴轴承磨损。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减压启动装置,凸轮基圆不被破坏、排气摇臂工作面无异常磨损,且配气凸轮轴无应力集中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减压启动装置,包括凸轮轴、正时从动链轮,凸轮轴和正时从动链轮通过连接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凸轮轴上的排气凸轮一侧设有横贯的泄压销孔,泄压销孔在凸轮轴的相位位于排气凸轮基圆段相位范围内,并靠近排气凸轮升程段,泄压销孔内滑动配合有用于顶起排气门摇臂的泄压销,泄压销上连接有用于泄压销自复位的第一弹性元件,泄压销通过另一端连接有凸轮芯轴,该凸轮芯轴可转动的配合在凸轮轴设有的中孔内;所述从动链轮外侧面上设有可转动的离心块,该离心块上连接有用于离心块自复位的第二弹性元件,离心块与凸轮芯轴伸出正时从动链轮外侧的部分设有扭矩传递结构,该扭矩传递结构用于离心块摆动带动凸轮芯轴摆动。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在发动机处于停机或启动阶段的低转速时,离心块处于自复位的收紧状态,泄压销由凸轮芯轴的凸轮工作面作用使其头部伸出并顶起排气摇臂使汽缸泄压;通过合理设置离心块自复位元件的参数,使发动机转速在接近怠速状态的转速时,离心块在离心力作用下克服自复位元件弹性力使其自由端形成外张式打开,离心块通过力矩传递结构带动凸轮芯轴转动,泄压销在自复位元件作用下复位回缩,其头部不与排气摇臂接触,从而形成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状态。由于泄压销是由凸轮芯轴控制伸出和可自复位回缩的径向伸缩结构,且泄压销位于排气凸轮一侧,因此,在凸轮轴上形成的泄压销孔不会破坏排气凸轮工作面,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在排气凸轮基圆段上开槽所带来的凸轮基圆被破坏、摇臂工作面异常磨损和应力集中的结构缺陷;同时,凸轮芯轴设在凸轮轴轴心上,泄压销质量小,二者对凸轮轴动平衡影响量小,不会对凸轮轴轴承造成异常磨损,发动机噪音小、使用寿命长。其中,用于泄压销自复位的第一弹性元件包括压缩弹簧或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弹性套,如橡胶套;用于离心块的第二弹性元件包括连接在离心块与正时从动链轮之间的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扭簧、以及在离心块设有多个时,其相互之间连接的拉伸弹簧。优选的,所述离心块呈圆周均布的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连接在两个离心块的自由端端部的拉伸弹簧;两个离心块与凸轮芯轴均设有扭矩传递结构。其结构简单,加工、装拆方便。当然,根据发动机的大小还可设置呈3个或4个离心块,任意两离心块之间连接所述拉伸弹簧。优选的,所述泄压销和泄压销孔均呈台阶状,泄压销头部可由泄压销孔的小孔端伸出;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连接在泄压销孔的内台阶与泄压销的轴肩台阶之间的压缩弹簧。其结构简单,加工、装拆方便。优选的,所述扭矩传递结构由设在离心块的拨叉槽和固定连接在凸轮芯轴上的拨动销组成,拨动销与拨叉槽形成滑动配合连接。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当然,也可将拨动销设在离心块上,相应拨叉槽设在凸轮芯轴上,其结构具有多样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凸轮芯轴上位于从动链轮外侧的部分形成有端面盘;所述拨动销呈偏心方式设置在端面盘的外端面上。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也可将拨动销设在端面盘侧壁上,其结构具有多样性。优选的,所述正时从动链轮的外端面上形成有包围在离心块外周的环状凸缘,且正时从动链轮上固定连接有Z字形挡块,Z字形挡块具有挡护在离心块外侧的部分。以形成对离心块外张幅度的限制,并可有效防止离心块意外断裂时脱落,其动平衡好、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凸轮基圆不被破坏、排气摇臂工作面无异常磨损,且配气凸轮轴无应力集中隐患,且发动机噪音小、寿命长、安全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轴测图,图中离心块6自由端处于收紧的闭合状态,泄压销4头部处于伸出状态。图2是本专利技术处于图1所示状态时,从正时从动链轮外侧所获得的正投影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轴测图,图中离心块6自由端处于外张的打开状态,泄压销4头部处于回缩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处于图3所示状态时,从正时从动链轮外侧所获得的正投影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主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5中的A—A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离心块6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Z字形挡块10的结构示意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减压启动装置,包括凸轮轴1、正时从动链轮2,凸轮轴1和正时从动链轮2通过连接法兰盘3固定连接,所述凸轮轴1上的排气凸轮11一侧设有横贯的泄压销孔,泄压销孔在凸轮轴1的相位位于排气凸轮11基圆段相位范围内,并靠近排气凸轮11升程段,泄压销孔内滑动配合有用于顶起排气门摇臂的泄压销4,泄压销4和泄压销孔均呈台阶状,泄压销4头部可由泄压销孔的小孔端伸出;泄压销孔的内台阶与泄压销4的轴肩4a台阶之间连接有用于泄压销4自复位,且由压缩弹簧构成的第一弹性元件8,泄压销4通过另一端连接有凸轮芯轴5,该凸轮芯轴5可转动的配合在凸轮轴1设有的中孔内;所述从动链轮2外侧面上设有两个圆周均布且可转动的离心块6,该两离心块6的自由端端部连接有用于离心块6自复位并由拉伸弹簧构成的第二弹性元件7,两个离心块6均与凸轮芯轴5伸出正时从动链轮2外侧的部分设有扭矩传递结构,该扭矩传递结构用于离心块6摆动带动凸轮芯轴5摆动;正时从动链轮2的外端面上还形成有包围在离心块6外周的环状凸缘2a,且正时从动链轮2上固定连接有Z字形挡块10,Z字形挡块10具有挡护在离心块6外侧的部分。其中,凸轮芯轴5上位于从动链轮2外侧的部分形成有端面盘51;所述扭矩传递结构由设在离心块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减压启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减压启动装置,包括凸轮轴(1)、正时从动链轮(2),凸轮轴(1)和正时从动链轮(2)通过连接法兰盘(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1)上的排气凸轮(11)一侧设有横贯的泄压销孔,泄压销孔在凸轮轴(1)的相位位于排气凸轮(11)基圆段相位范围内,并靠近排气凸轮(11)升程段,泄压销孔内滑动配合有用于顶起排气门摇臂的泄压销(4),泄压销(4)上连接有用于泄压销(4)自复位的第一弹性元件(8),泄压销(4)通过另一端连接有凸轮芯轴(5),该凸轮芯轴(5)可转动的配合在凸轮轴(1)设有的中孔内;所述从动链轮(2)外侧面上设有可转动的离心块(6),该离心块(6)上连接有用于离心块(6)自复位的第二弹性元件(7),离心块(6)与凸轮芯轴(5)伸出正时从动链轮(2)外侧的部分设有扭矩传递结构,该扭矩传递结构用于离心块(6)摆动带动凸轮芯轴(5)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减压启动装置,包括凸轮轴(1)、正时从动链轮(2),凸轮轴(1)和正时从动链轮(2)通过连接法兰盘(3)固定连接,凸轮轴(1)上的排气凸轮(11)一侧设有横贯的泄压销孔,泄压销孔在凸轮轴(1)的相位位于排气凸轮(11)基圆段相位范围内,并靠近排气凸轮(11)升程段,泄压销孔内滑动配合有用于顶起排气门摇臂的泄压销(4),泄压销(4)上连接有用于泄压销(4)自复位的第一弹性元件(8),泄压销(4)通过另一端连接有凸轮芯轴(5),该凸轮芯轴(5)可转动的配合在凸轮轴(1)设有的中孔内;所述从动链轮(2)外侧面上设有可转动的离心块(6),该离心块(6)上连接有用于离心块(6)自复位的第二弹性元件(7),离心块(6)与凸轮芯轴(5)伸出正时从动链轮(2)外侧的部分设有扭矩传递结构,该扭矩传递结构用于离心块(6)摆动带动凸轮芯轴(5)摆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时从动链轮(2)的外端面上形成有包围在离心块(6)外周的环状凸缘(2a),且正时从动链轮(2)上固定连接有Z字形挡块(10),Z字形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毅王宏周林蒋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