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的后门蹬车机构以及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820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的后门蹬车机构,包括与车体固接的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第一包覆边缘内,其另一端向远离后门的方向延伸预设距离后反向迂回并固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第二包覆边缘内,所述连接杆的迂回部位与脚踏板本体固接,且所述脚踏板本体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杆、所述脚踏板本体固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增加了脚踏板本体与两固定支架的连接面积,由此提高了脚踏板本体的承载能力,且通过脚踏板本体上的防滑部的设置,提高了后门蹬车机构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具有后门蹬车机构的客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的后门蹬车机构,包括与车体固接的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第一包覆边缘内,其另一端向远离后门的方向延伸预设距离后反向迂回并固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第二包覆边缘内,所述连接杆的迂回部位与脚踏板本体固接,且所述脚踏板本体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杆、所述脚踏板本体固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增加了脚踏板本体与两固定支架的连接面积,由此提高了脚踏板本体的承载能力,且通过脚踏板本体上的防滑部的设置,提高了后门蹬车机构的安全性。本技术还公开了具有后门蹬车机构的客车。【专利说明】一种客车的后门蹬车机构以及客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客车的后门蹬车机构。本技术还涉及具有上述后门等车机构的客车。
技术介绍
轻型客车的后门蹬车机构作为整车人机工程的一部分,能方便乘员上下车,并且满足拥有较大承载力、安全系数较高这一需求。 传统的后门蹬车机构包括脚踏板,脚踏板通常选用钣金材料,通过焊接与车架固定,在频繁的使用过程中,脚踏板与车架的焊接处容易出现疲劳断裂而折断,承载能力较差,同时,由于钣金材料的脚踏板防滑效果差,特别是雨雪天气,脚踏板湿滑,导致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客车的后门蹬车机构,可增加脚踏板的承载能力和后门蹬车机构的安全性。本技术还提供了具有后门蹬车机构的客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的后门蹬车机构,包括与车体固接的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第一包覆边缘内,其另一端向远离后门的方向延伸预设距离后、反向迂回并固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第二包覆边缘内,所述连接杆的迂回部位与脚踏板本体固接,且所述脚踏板本体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杆、所述脚踏板本体固接。 优选地,所述防滑部包括设于所述脚踏板本体的凸起和凹槽,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交替布置。 优选地,所述防滑部包括设于所述脚踏板本体的防滑软垫,所述防滑软垫为一体式结构的塑料件。 优选地,所述防滑软垫设有防滑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条纹,各所述条纹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防滑软垫的柱体,和设于所述连接杆的钢卡,所述柱体穿过所述脚踏板本体的安装孔,并与所述钢卡卡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为无缝钢管。 优选地,所述迂回部位设有加强支撑杆,所述加强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两平行段。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之前没有提到弯折)均设有加强结构。 一种客车,包括客车的后门蹬车机构,所述后门蹬车机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门蹬车机构。 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客车的后门蹬车机构,包括与车体固接的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第一包覆边缘内,其另一端向远离后门的方向延伸预设距离后反向迂回并固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第二包覆边缘内,所述连接杆的迂回部位与脚踏板本体固接,且所述脚踏板本体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杆、所述脚踏板本体固接。采用此技术方案,连接杆的一端固接于第一固定支架的第一包覆边缘内、另一端固接于第二固定支架的第二包覆边缘内,增加了脚踏板本体与两固定支架的连接面积,增加了连接强度,由此提高了脚踏板本体的承载能力,且通过脚踏板本体上的防滑部的设置,提高了后门蹬车机构的安全性。 本技术提供的客车包括客车的后门蹬车机构,该后门蹬车机构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包含该后门蹬车机构的客车也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后门蹬车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1 ; 图2为本技术的后门蹬车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1I ; 图3为本技术的后门蹬车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后门蹬车机构;10-第一固定支架;11-第一包覆边缘;12-第一板;13_第二板;14_固定孔;20_第二固定支架;21_第二包覆边缘;30_连接杆;31_迂回部位;32_钢卡;40_脚踏板本体;41_安装孔;42_加强支撑杆;43_缺口 ;50_防滑软垫;51_条纹;52-柱体;60_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介绍。 结合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客车的后门蹬车机构100,包括与车体固接的第一固定支架10、第二固定支架20,和连接于第一固定支架10和第二固定支架20的连接杆30,连接杆30的一端固接于第一固定支架10的第一包覆边缘11内,其另一端向远离后门的方向延伸预设距离后反向迂回并固接于第二固定支架20的第二包覆边缘21内,连接杆30的迂回部位31与脚踏板本体40固接,且脚踏板本体40设有防滑部,防滑部通过连接部30与连接杆、脚踏板本体40固接。采用此技术方案,连接杆30的一端固接于第一固定支架10的第一包覆边缘11内、另一端固接于第二固定支架20的第二包覆边缘21内,增加了脚踏板本体40与两固定支架的连接面积,增加了两者的连接强度,由此提高了脚踏板本体40的承载能力,且通过脚踏板本体40上的防滑部的设置,提高了后门蹬车机构100的安全性。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防滑部可设置为实施例一:防滑部包括设于脚踏板本体40的凸起和凹槽,凸起和凹槽交替布置。此结构可采用冲压工艺一体加工而成,通过复杂型面的成型增加摩擦系数,从而增大摩擦力,但考虑钣金材料的脚踏板本体的防滑效果仍不理想,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如下实施例二:防滑部包括设于脚踏板本体40的防滑软垫50,防滑软垫50为一体式结构的塑料件。此结构通过塑料材质较大的附着力增加摩擦系数,使得防滑效果显著,且更优地,防滑软垫50上设有防滑结构,此防滑结构可进一步增大摩擦力。结合现有技术,常用的防滑结构包括沿防滑软垫50的本体向上竖直延伸多个柱状体,当踏在防滑软垫50上,柱状体发生显著变形,从而增加脚踏时的附着力。上述方案加工工艺复杂,且浪费材料。在本实施例中,防滑结构优选包括平行设置的条纹51,此结构制造简单、实现方便,且防滑效果好。 防滑软垫50可通过粘接固定,为了保证连接强度,连接部优选如下实施例:连接部包括设于防滑软垫50的柱体52,和设于连接杆30的钢卡32,柱体52穿过脚踏板本体40的安装孔41,与钢卡32卡接固定。此方案安装和拆卸方便,且通过钢卡结构实现了防滑软垫50与脚踏板本体40、连接杆30三者之间的共同连接,连接结构可靠。 本技术提供的后门蹬车机构100,优选连接杆30为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在相同的强度下重量轻,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且便于回收,有利于环保。 进一步地,连接杆30靠近脚踏板本体40的部位设有加强支撑杆42,加强支撑杆4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杆30的两平行段。此方案通过对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的后门蹬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体固接的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第一包覆边缘内,其另一端向远离后门的方向延伸预设距离后、反向迂回并固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第二包覆边缘内,所述连接杆的迂回部位与脚踏板本体固接,且所述脚踏板本体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杆、所述脚踏板本体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龙陈涛陈宗光吴根忠周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