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式浇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619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转式浇注模具,包括工作台、定模以及至少两个动模装置,定模为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底模,动模装置包括设置于底模的一侧的侧模和设置于工作台上的驱动侧的驱动部件,侧模的驱动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驱动部件的驱动端转动连接并且形成转动轴线;侧模还设置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齿轮的中心轴线与转动轴线同轴设置述齿条沿侧模的开闭模方向延伸,齿轮的底部啮合位置位于齿条的啮合线的延伸线上;齿条与侧模之间沿开闭模方向的距离大于转动轴线至侧模的边缘的最大尺寸,通过浇注模具原有的驱动装置实现开模的同时进行翻转,工作人员更容易对动模的型腔进行上涂料、清理以及维修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转式浇注模具,包括工作台、定模以及至少两个动模装置,定模为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底模,动模装置包括设置于底模的一侧的侧模和设置于工作台上的驱动侧的驱动部件,侧模的驱动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驱动部件的驱动端转动连接并且形成转动轴线;侧模还设置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齿轮的中心轴线与转动轴线同轴设置述齿条沿侧模的开闭模方向延伸,齿轮的底部啮合位置位于齿条的啮合线的延伸线上;齿条与侧模之间沿开闭模方向的距离大于转动轴线至侧模的边缘的最大尺寸,通过浇注模具原有的驱动装置实现开模的同时进行翻转,工作人员更容易对动模的型腔进行上涂料、清理以及维修检查。【专利说明】一种翻转式浇注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浇注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翻转式浇注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饶注模具一般包括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动模部分与定模部分闭模后形成型腔,通过容器向形成的型腔中注入铝合金熔体,然后开模,通过顶件机构顶出制得的产品,从而实现了批量制作产品的目的,在浇注复杂产品时,为了便于开模,往往需要设置多组动模,而为了节省空间和减小浇注模具的整体体积,动模开模距离不会设计的很大,因此动模和定模预留的操作空间一般比较紧凑狭小,因此,操作人员在进行浇注前的上涂料工序和浇注前的下砂芯工序以及浇注后的清理工序时,都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翻转式浇注模具,能够将动模的型腔进行翻转,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上涂料和清理等工作。 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翻转式浇注模具,包括工作台、定模以及至少两个动模装置,所述定模为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底模,所述动模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模的一侧的侧模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且位于所述侧模的驱动侧的驱动部件,所述侧模具有水平方向的开闭模方向,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方向与所述开闭模方向相同: 所述侧模的驱动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端转动连接并且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 所述侧模还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模的驱动侧面上的齿轮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齿条,所述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设置,所述齿条沿所述侧模的开闭模方向延伸,所述齿轮的底部啮合位置位于所述齿条的啮合线的延伸线上;所述齿条与所述侧模之间沿开闭模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转动轴线至所述侧模的边缘的最大尺寸,所述侧模在翻转状态时,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侧模的底面还设置有沿开闭模方向延伸的导向凹槽,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凹槽相匹配的导向凸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设置有第一铰接孔,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端设置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为半孔,所述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之间贯穿连接有铰接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齿轮为扇形齿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翻转机构,将齿条设置于动模的开模路径上,利用齿轮齿条,由一个驱动原件实现开1?和翻转2个动作,齿轮中;L.、必须和油缸连接头即转动轴在问一中;1_1、上,能够实现动模在开模的同时进行向外翻转,使动模型腔的操作空间变大,工作人员更容易对动模的型腔进行上涂料、清理以及维修检查,且没有增加动模的开模距离; 2、通过设置导向机构,能够实现对动模开闭模的方向导向; 3、通过将铰接孔设置为半孔,可以实现动模在开模旋转时的微小浮动位移,更有利于旋转开模的过程顺畅。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翻转式浇注模具的闭模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翻转式浇注模具的翻转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翻转式浇注模具连接板与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翻转式浇注模具闭模时齿轮与齿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公开的翻转式浇注模具初始开模时齿轮与齿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公开的翻转式浇注模具旋转开模时齿轮与齿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公开的翻转式浇注模具旋转开模时导向槽和导向凸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 1、工作台;2、底模;3、侧模;4、液压缸;5、连接板;51、第一铰接孔;52、铰接轴;6、齿轮;7、齿条;81、导向凹槽;82、导向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6,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翻转式浇注模具,包括一工作台1、一定模以及四个动模装置,上述定模为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底模2,上述动模装置包括设置于底模2的一侧的侧模3和设置于工作台I上并且位于侧模3的驱动侧的液压缸4,侧模3具有水平方向的开闭模方向,液压缸的驱动方向与上述开闭模方向相同, 侧模3的驱动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与液压缸4的驱动端转动连接并且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 侧模3还包括翻转机构,该翻转机构包括设置于侧模3的驱动侧面上的齿轮6和设置于工作台I上的齿条7,齿轮6的中心轴线与上述转动轴线同轴设置,齿条7沿侧模3的开闭模方向延伸,齿轮6的底部啮合位置位于齿条7的啮合线的延伸线上;齿条7与侧模3之间沿开闭模方向的距离大于上述转动轴线至侧模3的边缘的最大尺寸,侧模3在翻转状态时,齿轮6与齿条7啮合传动连接。 液压缸4带动侧模3开模时,齿轮6也随之运动,当齿轮6移动至齿条7处时,与齿条7开始啮合,由于侧模3与齿轮6是固定连接的,且侧模3与液压缸4的驱动端是旋转连接的,因此侧模3随之进行旋转,从而实现翻转开模。 为了防止侧模3在翻转时受到底模2的影响,因此,侧模3开模一段距离后再进行翻转,即齿条7与底模2的距离大于转动轴线至侧模边缘的最大尺寸。 为保证侧模3在移动时,不会发生歪斜的现象,侧模3的底面还设置有沿开闭模方向延伸的导向凹槽81,工作台I上还设置有与导向凹槽81相匹配的导向凸条82,导向凹槽81可以与导向凸条82滑动连接。 为了使连接板5与液压缸4的驱动端之间的铰接有一定的浮动,且安装操作更加方便,连接板5设置有第一铰接孔51,液压缸4的驱动端设置有第二铰接孔(图中未视出),第一铰接孔51为半孔,上述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之间贯穿连接有铰接轴52 齿轮6为扇形齿轮。 上述液压缸4也可以用气缸来替代。 上述齿轮6也可以为圆形齿轮。【权利要求】1.一种翻转式浇注模具,包括工作台、定模以及至少两个动模装置,所述定模为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底模,所述动模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模的一侧的侧模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且位于所述侧模的驱动侧的驱动部件,所述侧模具有水平方向的开闭模方向,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方向与所述开闭模方向相同,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模的驱动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端转动连接并且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 所述侧模还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模的驱动侧面上的齿轮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齿条,所述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设置,所述齿条沿所述侧模的开闭模方向延伸,所述齿轮的底部啮合位置位于所述齿条的啮合线的延伸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转式浇注模具,包括工作台、定模以及至少两个动模装置,所述定模为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底模,所述动模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模的一侧的侧模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且位于所述侧模的驱动侧的驱动部件,所述侧模具有水平方向的开闭模方向,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方向与所述开闭模方向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的驱动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端转动连接并且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所述侧模还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模的驱动侧面上的齿轮和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齿条,所述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设置,所述齿条沿所述侧模的开闭模方向延伸,所述齿轮的底部啮合位置位于所述齿条的啮合线的延伸线上;所述齿条与所述侧模之间沿开闭模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转动轴线至所述侧模的边缘的最大尺寸,所述侧模在翻转状态时,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