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联网的同步驾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7269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行车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同步驾驶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辆上布置的车载端,车载端包括信号采集单元、执行单元、处理单元以及通信单元,所述的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位置、转向、油门、刹车信息并输出至处理单元,执行单元根据处理单元输出的信息执行车辆制动、加速、转向操作,两车的处理单元通过通信单元实现信息的传递。还涉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当两车配对后,后面的车辆可以完全跟随者前车实现自动驾驶,解除后车驾驶员的驾驶负担,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行车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同步驾驶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辆上布置的车载端,车载端包括信号采集单元、执行单元、处理单元以及通信单元,所述的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位置、转向、油门、刹车信息并输出至处理单元,执行单元根据处理单元输出的信息执行车辆制动、加速、转向操作,两车的处理单元通过通信单元实现信息的传递。还涉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当两车配对后,后面的车辆可以完全跟随者前车实现自动驾驶,解除后车驾驶员的驾驶负担,提高驾驶的舒适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行车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的增长,车辆安全事故也逐年上升,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伤和人员伤亡。其中,长时间驾驶容易引起人的疲惫、反应迟钝,尤其是在高速公路行驶时,人车较少,换挡以及加、减车速等操作次数少,极易引起人的疲惫,往往在突发情况时出现处理不及时,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根据统计显示,疲劳驾驶早已成为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虽然出现了一些疲劳驾驶提醒装置,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疲劳驾驶所带来的行车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同步驾驶系统,提供更舒适的驾驶体验。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同步驾驶系统,车辆上布置有车载端,车载端包括信号采集单元、执行单元、处理单元以及通信单元,所述的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位置、转向、油门、刹车信息并输出至处理单元,执行单元根据处理单元输出的信息执行车辆制动、加速、转向操作,两车的处理单元通过通信单元实现信息的传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当两车配对后,后面的车辆可以完全跟随者前车实现自动驾驶,解除后车驾驶员的驾驶负担,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同步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跟随车辆的自动驾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同步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与A车驾驶路线相同的B车手动跟随在A车之后;(B)B车与A车进行配对,B车进入跟随驾驶状态;(C) A车的信号采集单元采集A车的车辆位置、转向、油门、刹车信息并输出至处理单元;(D)A车的处理单元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通信单元输出至B车的处理单元;(E)B车的处理单元输出信号至B车的执行单元执行车辆制动、加速、转向操作;(F)A、B两车解除配对,B车恢复手动驾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当两车配对后,后面的车辆可以完全跟随者前车实现自动驾驶,解除后车驾驶员的驾驶负担,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参阅图1,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同步驾驶系统,车辆上布置有车载端10,车载端10包括信号采集单元11、执行单元12、处理单元13以及通信单元14,所述的信号采集单元11用于采集车辆位置、转向、油门、刹车信息并输出至处理单元13,执行单元12根据处理单元13输出的信息执行车辆制动、加速、转向操作,两车的处理单元13通过通信单元14实现信息的传递。本系统适用于相同路线的车辆,后车与前车匹配后,直接采用跟随模式后,可以进行自动驾驶,免去后车的操作,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度。并且,可以根据路况的不同,取消配对,单独驾驶。 更优选地,还包括服务器端20,所述的通信单元14包括GPRS模块或3G/4G网络模块141、DSRC模块142,两个车载端10之间通过DSRC模块142进行近距离通讯,车载端10与服务器端20通过GPRS模块或3G/4G网络模块141进行通讯。为了对车辆实施监控以及其他功能的实现,这里设置有服务器端20。当车辆行驶在高速上时,想要与其他陌生的车辆进行配对,就要获知其他车辆的行驶路径,是否与本车的行驶路径一致,只有在路径一致的情况下,本车才能与之配对并跟随。DSRC是一种高效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可以实现在特定小区域内(通常为数十米)对高速运动下的移动目标的识别和双向通信,匹配后的车辆间使用DSRC模块142进行通讯,更为方便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的信号采集单元11包括GPS模块111、ABS控制器112、陀螺仪113、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14、刹车踏板角位移传感器115、油门踏板角位移传感器116以及雷达探头117。采集单元11能够采集到车辆位置信息、周边情况以及对车辆的操纵信息,方便与之匹配的后方车辆作出相同的操作。 具体地,所述的执行单元12包括制动装置121、加速装置122、转向装置123以及紧急报警装置124。执行单元12用于对后车进行操控,其操控主要依赖于前车的操控,当路况复杂或前车所采集的数据有异常时,紧急报警装置124执行报警,提醒后车驾驶员进行处理。 参阅图2,对于单个车辆而言,本系统并不工作,其主要用于两车匹配只用。一种采用前述的基于车联网的同步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与A车驾驶路线相同的B车手动跟随在A车之后;(B) B车与A车配对成功,B车进入跟随自动驾驶状态;(C) A车的信号采集单元11采集A车的车辆位置、转向、油门、刹车信息并输出至处理单元13 ; (D)A车的处理单元13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通信单元14输出至B车的处理单元13 ; (E)B车的处理单元13输出信号至B车的执行单元12执行车辆制动、加速、转向操作;(F) A、B两车解除配对,B车恢复手动驾驶。为了增加适用性,当需要多车匹配时,比如B车后还有C车,此时C车与A车或B车匹配,与A车匹配时,C车与B车一样,属于从属车辆,跟随A车进行自动驾驶;与B车匹配时,B车的处理单元13不仅输出信号至执行单元12,还输出信号至C车的处理单元13。同理,更多的车辆跟随,可以一辆跟随一辆,不过现在高速上的车辆速度不统一,多车辆跟随存在一定的风险,最佳的是单车辆跟随。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a)车载端10将车辆位置信息、路径信息、配对请求上传给服务器端20 ; (b)服务器端20根据B车上传的路径信息和配对请求搜寻与B车路径相同的另一个车载端10 ; (c)服务器端20将搜索到的A车位置信息传送给B车;(d)B车根据A车位置信息手动跟随在A车之后。对于陌生车辆,在匹配之前需判断两车的路径是否相同,只有在相同的情况下才进行配对并跟随。通过服务器端20进行路径信息的匹配,使得本系统更佳完善。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a中,车载端10上传给服务器端20的信息包括车辆的起点和终点信息,服务器端20根据车载端10上传的起点和终点信息选择最优驾驶路径并输出给车载端10,车载端10将确认后的驾驶路径信息或调整后的驾驶路径信息输出至服务器端20。服务器端20还能根据车载端10上传的起点和终点信息,选择最优的路径,集成导航系统,为驾驶提供便利。【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同步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上布置有车载端(10),车载端(10)包括信号采集单元(11)、执行单元(12)、处理单元(13)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同步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上布置有车载端(10),车载端(10)包括信号采集单元(11)、执行单元(12)、处理单元(13)以及通信单元(14),所述的信号采集单元(11)用于采集车辆位置、转向、油门、刹车信息并输出至处理单元(13),执行单元(12)根据处理单元(13)输出的信息执行车辆制动、加速、转向操作,两车的处理单元(13)通过通信单元(14)实现信息的传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冲汤新宁陈军王川宿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