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约束装置用充气气囊、其安装结构、及乘客腰部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664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损及收藏性、具有耐热性的乘客约束装置用充气气囊,其安装结构,以及使用该充气气囊的乘客腰部约束装置。因此,在通过填充气体膨胀展开,约束车辆内的乘客的乘客约束装置用的气囊中,包括主体片,该主体片包含有:形成在前述气体接触的内表面上的金属层,以及叠层在前述金属层的外侧的柔软性优异的加强布层,将前述主体片形成袋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乘客约束装置的充气气囊,特别是,涉及适合用于安装在座椅座垫内、在车辆碰撞时约束乘客的腰部的乘客腰部约束装置以及安装在仪表板的下部、在车辆碰撞时约束乘客的腿部的乘客腿部约束装置的充气气囊。另外,涉及这种充气气囊的安装结构以及利用该充气气囊的乘客腰部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当车辆在前方碰撞时,由于惯性,乘客向前方移动。在乘客戴着安全带的情况下,借助安全带的肩带及腰带的约束作用,乘客向前方的移动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但是,有时并不一定充分。为了防止这种乘客向前方的移动,在车辆由于前方碰撞等急剧减速的情况下,瞬时间使车座座垫的前端部上升、限制乘客向前方的移动的乘客腰部约束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中是已知的。另外,用于保护向前方移动的乘客的腿部的乘客腿部约束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中是已知的。图5表示乘客约束装置的现有例。(a)表示膨胀展开前的状态,(b)表示膨胀展开后的状态。在图中,1是座椅骨架,在该座椅骨架1的前部,设置从上部观察凹入的凹部1a,利用焊接或者粘结等,将金属板2以覆盖凹部1a的方式粘贴在其上面。在该例中,充气气囊3由金属板2和座椅骨架1构成,将充气机4发生的气体填充到充气气囊3的内部空间。在备有该乘客腰部约束装置的车辆中,在由于前方碰撞等车辆急剧减速时,充气机4动作,将高压气体送入充气气囊3。这样,构成充气气囊3的金属板2膨胀展开,通过使座椅座垫6的前部座面上升,防止坐在座椅上的乘客向前方移动。图6表示乘客腿部约束装置(也称作膝部气囊)的现有例。(a)表示膨胀展开前的状态,(b)表示膨胀展开后的状态。在图中,11是仪表板,12是车身盖板,13是内置于车身盖板12的里侧的气囊组件。在气囊组件13上,装配有充气气囊(气囊主体)14和充气机15,充气机15发生的气体填充到充气气囊14的内部。在备有这种乘客腿部约束装置的车辆中,由于前方碰撞等车辆急剧减速时,充气机15动作,将高压气体送入充气气囊14。这样,充气气囊14膨胀展开,将车身盖板12推出,藉此,约束坐在座椅上的乘客的腿部N,缓和在腿部向车内的设备上碰撞时的冲击。不过,在将这种乘客约束装置的充气气囊作为金属的单件部件构成时,过去一般如图7所示,通过焊接(虚线23表示焊接部)将两个金属板21、22粘合在一起构成,如图8所示,在两个金属板21、22之间,夹持焊接确保膨胀量用波纹管25。并且,在将这样构成的充气气囊装配到车辆上的情况下,预先将充气机组装到充气气囊上,将其组件化,然后将其装配到车辆上。专利文献1特开平5-229378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10-217818号公报专利文献3英国专利GB2357466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平8-40177号公报专利文献5特开平9-123857号公报但是,图7所示的充气气囊,由于通过使两个金属板21、22重合之后将周边焊接构成,所以,存在着制作麻烦、成本增高的问题。另外,图8所示的充气气囊,由于进一步通过在两个金属板21、22之间夹持波纹管25进行焊接构成,所以,存在着制作更加麻烦、成本更高的问题。在用金属板构成充气气囊的情况下,存在着在膨胀前的状态难以折叠、收藏性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用织物(布)构成充气气囊的情况下,尽管收藏性很好,但是在耐受高温气体的耐热性方面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上述情况,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损害收藏性、耐热性好的用于乘客约束装置充气气囊、其安装结构、以及使用该充气气囊的乘客腰部约束装置。专利技术的内容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约束装置用的充气气囊,在通过填充气体膨胀展开,约束车辆内的乘客的乘客约束装置用的气囊中,包括主体片,该主体片包含有形成在前述气体接触的内表面上的金属层,以及叠层在前述金属层的外侧的柔软性优异的加强布层,其中,将前述主体片形成袋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金属薄膜片,可以利用铝等具有柔性的薄膜片。另外,作为加强布,可以利用缝制布。另外,作为树脂的例子,可以利用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等。作为成形袋体时的主体片的粘贴方法,可以采用粘结及热熔接等方法。与只简单地利用树脂的片成形为袋状的情况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充气气囊是利用在内表面上粘贴金属薄膜片、并且通过将加强布叠层成层状构成的主体片成形构成的,所以,可以充分耐受填充气体时的高压、高温,可以提高作为充气气囊的可靠性。另外,由于是作为具有柔性的袋体成形的制品,所以,能够以压扁成扁平的形状,紧凑地安装到车辆上。权利要求2的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乘客约束装置的充气气囊,在权利要求1中,其特征在于,前述袋体由下述部分构成平面视图呈矩形、利用一对对向的两个边相互接合的表面和背面两个宽幅部片;利用该宽幅部片的另一对对向的两个边与表面和背面两个宽幅部片的边缘部接合的、确保膨胀高度用的左右两个拼接块部片,通过将所述两个拼接块部片形成中央宽度宽的大致的菱形形状,前述宽幅部片能够膨胀成以前述两个拼接块部片的中央宽度宽的部分作为顶点的大致圆筒曲面状。在这种充气气囊中,由于通过设置拼接块部片,在由于高压气体导入而膨胀展开时,可以将在平面视图中呈矩形的宽幅部片膨胀成大致的圆筒曲面状,所以,可以确保充分的膨胀高度(膨胀余量),可以提高能量吸收程度。权利要求3的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乘客约束装置的充气气囊,在权利要求2中,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前述宽幅部片的表面上,与前述宽幅部片彼此的对向的两个边的接合部平行地紧密邻接配置多个窄幅口袋,将利用比前述主体片硬的材料制成的长方形板分别插入到各个窄幅口袋中。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长方形板,可以利用硬质树脂板及金属板等。在这种充气气囊中,由于在因高压气体的导入膨胀展开时膨胀成大致圆筒曲面状的宽幅部片上配置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多个长方形板,所以,可以将宽幅部片的膨胀力整体均匀地传递给乘客。从而,可以效率良好地吸收来自于乘客的冲击,可以提高乘客的保护性能。即,在没有配置长方形板的情况下,由于宽幅部片的整体是柔软的,所以,未受到约束的中央部往往很容易隆起(即,宽幅部片往往膨胀成球面状),在配置长方形板的情况下,宽幅部片膨胀成大致的圆筒曲面状(即,不仅是在中央部膨胀,而且以均匀的高度一直膨胀到端部),所以,能够以很宽的面积均匀地支承乘客,可以高效率地吸收来自于乘客的冲击能量。另外,由于通过多个长方形板的使用,可以保证宽幅部片的膨胀呈大致的圆筒曲面状,所以,不会阻碍膨胀展开性能。权利要求4的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乘客约束装置的充气气囊,在权利要求3中,其特征在于,将前述各个长方形板的长度,设定成越处于其配置方向的中央部越长、越处于端部越短,袋体的四角从由长方形板造成的约束中被解放出来。在这种充气气囊中,由于将长方形板的长度越靠近配置方向的端部设定得越短,将袋体的四角从由长方形板造成的约束中解放出来,所以,可以防止在膨胀时向袋体的四角施加不适当的力,可以提高充气气囊的膨胀性能。权利要求5的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乘客约束装置的充气气囊,在权利要求2~4的任何一项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宽幅部片彼此的对向的两个边的接合部中的一个,形成确保规定宽度的接合余量的板条状,在该板条状的接合部上,安装有利用比前述主体片硬的材料构成的安装固定用压板。在这种充气气囊中,由于在宽幅部片彼此的接合部安装硬质的压板,所以,可以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乘客约束装置的充气气囊,所述乘客约束装置通过借助填充气体膨胀展开,约束车辆内的乘客,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乘客约束装置的充气气囊包括主体片,所述主体片包括:形成在前述气体所接触的内表面上的金属层、叠层在前述金属层外侧的柔软性优 异的加强布层,将前述主体片形成袋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是近孝二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利夫发展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