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接合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3564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接合带的方法。准备扁平带20。带20的第一带端部21具有手指外形,带20的第二带端部22具有与第一带端部21互补的外形。将粘合剂施加于第一带端部21的端部面21K和第二带端部22的端部面22K中的一个或全部面上。接下来,对接两个端面21K和22K。第一和第二带端部21和22的对接部分B在带的宽度方向上受到挤压。因此,端部面21K和22K通过粘合剂而粘结在一起,从而第一和第二带端部21和22接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产接合带的方法本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号No.200880000749.9、专利技术名称为“生产接合带的方法”、申请人为“霓达株式会社”的PCT申请的中国国家阶段的分案申请,该PCT申请的申请日为2008年4月24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将第一带端部接合至第二带端部而生产接合带、特别是环状带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用于传送或运输的扁平带通常以环状形式使用,这种环状形式是通过将扁平带的两端相接合而形成的。指形接合是用于将带的两端进行接合的众所周知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一些呈锯齿或者手指外形的舌部形成于带的一个端部上,而一些凹口则形成于带的另一个端部上,从而该端部与第一端部形成互补的外形,并且接着通过将每一舌部插入到每一凹口之中而使两个端部相对接。所述扁平带具有热塑树脂层。因此,通过热塑树脂的熔合,相对接的两端被加热并且接合在一起,从而生产出环状带。国际公开号为06/02233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预校正器来接合带端部的方法,该预校正器具有横截面为L形的下模部分和设置在该下模部分上的可移动构件。所述带的对接部分位于该下模上,并且由所述可移动构件和所述下模的壁部分所保持。当对接部分被保持的时候,其在带的厚度方向受到挤压并且被加热。由于压力和热量的作用,所述带的热塑树脂熔化并且在两个对接的带端部之间流出,从而带的两个端部被熔化的树脂所熔合。然而,当两个带端部通过以上方法而接合的时候,部分热塑树脂可能会从对接部分流出。该流出的树脂形成“喷溅(flash)”,该喷溅损害了所述带的平整度。此外,由熔化的树脂所形成的带的接合部分的物理属性与带的其它部分不同。例如,当定向的聚酰胺膜被用作带的张紧构件的时候,由于高温和熔化的作用而使该膜失去了定向,其引起了接合部分的模量不同于带的其它部分。此外,在上述的方法中,为了在两个带端部之间填充熔化的树脂,必须在带的厚度方向上向对接部分施加大的压力。因此,对接部分由于压缩作用而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对接部分变得比带的其它部分的厚度要薄。顺便提一句,上述文件所公开的内容还包括:为了将对接部分保持在预定的位置上,所述带在带的宽度方向上由可移动构件和壁部分所保持。然而,该文件所未公开的内容为:对接部分在带的宽度方向上受到挤压,以使用粘合剂将两端相接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生产接合带的方法,其中既不使用熔化粘合的方法也不使用在带的厚度方向施加较大压力的方法,而是使用较大的粘结力将两个带端部接合。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用于通过将第一带端部和第二端部接合起来而生产接合带。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的步骤为,将粘合剂施加于第一带端部的第一端部面和第二带端部的第二端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第一端部面的至少部分与带的宽度方向斜交,或者与带的宽度方向相垂直。此外,第二带端部具有与第一带端部互补的外形。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还包括的步骤为,将第一端部面对接于第二端部面上,以及使用粘合剂并且通过在带的宽度方向上挤压第一和第二带端部而将第一和第二端部面粘结,从而使第一和第二带端部接合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为使用于本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压模的俯视图。图2为使用于本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压模的侧视图。图3为带的两端的立体视图。图4为其上具有所述带的压模的俯视图。图5为第二实施例中的压模的侧视图。图6为当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压板构件时的压模的侧视图。图7为压板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为第三实施例中的压模的侧视图。图9为舌部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0为舌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1为在第四实施例中的带的两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通过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图1和图2显示了用于接合扁平带的两端的压模。首先,该压模的结构将使用图1和图2进行解释。该压模10具有下模11、可移动构件12和螺钉支承件13。下模11具有L形的横截面且包括底座部分11A和侧壁部分11B,该底座部分11A具有矩形上表面11U,该侧壁部分11B设置在上表面11U的一侧上。侧壁部分11B具有内表面11C,该内表面11C垂直于上表面11U。可移动构件12在上表面11U的纵向方向L延伸,该可移动构件12在上表面11U上面对侧壁部分11B的内表面11C。可移动构件12的面对表面12C面对平行于面对表面12C的内表面11C。底座部分11A具有导向部分(导孔)11E和11F,这两个导向部分在上表面11U的宽度方向W上延伸。所述导向孔11E和11F在底座11A的厚度方向D(即上下方向)上贯穿底座,导向孔11E和11F在纵向方向L上位于底座部分11A的两端。可移动构件12具有孔12E和12F,这两个孔在厚度方向D上贯穿,且这两个孔在纵向方向L上位于可移动构件12的两端上。孔12E和12F分别重叠于导向孔11E和11F,螺钉17E和17F分别被插入并通过重叠孔11E和12E以及重叠孔11F和12F。通过螺钉17E和17F,可移动构件12可移动地由底座部分11A所保持,从而可移动构件12能够在宽度方向W上移动。当可移动构件12移动的时候,螺钉17E和17F分别由导孔11E和11F所引导。螺钉支承件13设置在上表面11U的另一端上。该螺钉支承件13在宽度方向W上开孔,从而形成螺孔13A,该螺纹孔13A在其内表面上设置有螺纹槽,而螺钉14被插在螺孔13A中。螺钉14的一端连接于可移动构件12上,为了便于操作,在螺钉14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凸缘15。通过拧紧或松开螺钉14,可移动构件12在宽度方向W上相对于螺钉支承件13(也就是底座部分11A)而与螺钉14一起移动。图3表示扁平带20的两个端部,这两个端部即将在如下文所述的接合工序中进行接合。接下来,将使用图3来解释带20的两个端部的结构。带20的厚度小于带20的宽度。带20不限于下面所述的结构,举例来说,其具有由树脂板构成的张紧构件,所述树脂板例如聚酰胺板或织物,带20还具有一个或多个织物、树脂层、橡胶层或者层叠地设置在该张紧构件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的这些材料的结合。可选地,带20可由上述的张紧构件或者一个或多个橡胶层组成。如图3所示,带20的一个带端部(第一带端部21)在带的纵向方向上具有多个舌部23(在该实施例中存在两个舌部),这两个舌部23在带的纵向方向上伸出。如图4所示,以俯视的视角,每一舌部23具有与带20的其它部分的厚度相同的厚度,并且具有等腰三角形的外形。该舌部23在带的宽度方向上排成一排,并且每一舌部23与其它邻近的舌部23连续地相连接,从而第一带端部21形成锯齿状或者手指的外形。舌部23的外表面23A与带的宽度方向斜交,该外表面23A构成第一带端部21的端部面(第一端部面21K)。带20的另一带端部(第二带端部22)在带的纵向方向上具有多个凹口24,这些凹口在带的厚度方向上贯穿该带。凹口24的内表面24A构成第二带端部22的端部面(第二端部面22K)。每一凹口24具有与舌部23相同的轮廓,每一凹口24与相邻的凹口24连续地相连接。因此,第二带端部22具有与第一带端部21互补的外形,并且具有锯齿形或者手指外形。因此,当每一舌部23被插入每一凹口24中时,第一端部面21K能够对接到第二端部面22K上。通过使用众所周知的装置进行切割来产生第一和第二带端部21和22。第一和第二端部面21K和22K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生产接合带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将第一带端部和第二带端部相接合来生产接合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粘合剂施加于所述第一带端部的第一端部面和所述第二带端部的第二端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所述第一端部面的至少一部分斜交于所述带的宽度方向或者垂直于所述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带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带端部互补的外形;将所述第一端部面对接于第二端部面上;以及使用粘合剂,通过在所述带的宽度方向上挤压所述第一和第二带端部的对接部分而粘结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面,从而所述第一和第二带端部接合起来而无需进行熔化工序,其中,还包括的步骤为:准备压模,该压模包括底座部分、设置在所述底座部分上的壁部分、和面对所述壁部分且设置在所述底座部分上方的可移动构件;将所述对接部分定位在所述壁部分和所述可移动构件之间的所述底座部分上;和移动所述可移动构件以接近所述壁部分,从而所述对接部分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和所述壁部分之间被夹紧并挤压。

【技术特征摘要】
2007.05.01 JP 2007-1207841.一种通过将第一带端部和第二带端部相接合来生产接合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粘合剂施加于所述第一带端部的第一端部面和所述第二带端部的第二端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所述第一端部面的至少一部分斜交于所述带的宽度方向或者垂直于所述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带端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带端部互补的外形;将所述第一端部面对接于第二端部面上;以及使用粘合剂,通过在所述带的宽度方向上直接挤压所述第一和第二带端部的对接部分而粘结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面,从而所述第一和第二带端部接合起来而无需进行熔化工序,其中,还包括的步骤为:准备压模,该压模包括底座部分、设置在所述底座部分上的壁部分、和面对所述壁部分且设置在所述底座部分上方的可移动构件;将所述对接部分定位在所述壁部分和所述可移动构件之间的所述底座部分上;和移动所述可移动构件以接近所述壁部分,从而所述对接部分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和所述壁部分之间被夹紧并挤压;其中所述对接部分在所述带的厚度方向上未施加压力地接合,以使得防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卷芳郎辻秋光小西良宽山本贵司白井则夫谷口泰章藤间哲郎内田幸次
申请(专利权)人:霓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