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带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839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卷带装置以及具有该卷带装置的车辆,该卷带装置,具有: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通过向卷绕方向旋转来卷绕带子、并通过向拉出方向旋转来拉出上述带子的旋转部件;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上设有通过旋转来使上述旋转部件向卷绕方向旋转的预拉机构,所述预拉机构具有离合器摩擦片,所述离合器摩擦片配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与预拉机构之间;以及卡合部件,其具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设置在支架一侧壁与另一侧壁之间架设的锁紧部件的一侧端。该卷带装置在预拉机构运转后减少拉出的带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过运转预拉机构来卷绕带子的卷带装置、以及具有该卷带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作为卷带装置,它是一种具有预拉机构以及传感器锁紧机构的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在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通过运转预拉机构来卷绕带子。在检测出带子拉出加速度大于或等于规定加速度时,运转传感器锁紧机构,锁住带子的拉出。这种卷带装置在运转预拉机构后(运转结束后),可通过运转传感器锁紧机构来阻止带子的拉出。但是,如上述所述,是在检测出带子拉出加速度大于或等于规定加速度时才运转传感器锁紧机构。因此从运转预拉机构之后起,到运转传感器锁紧机构为止,带子要一直被拉出。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平10-5006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可在运转预拉机构之后,减少拉出带量的卷带装置、以及车辆。此外,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可使预拉机构运转后的带子对乘客作用的负荷大致保持恒定的卷带装置及车辆。本技术的一种卷带装置包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通过向卷绕方向旋转来卷绕带子、并通过向拉出方向旋转来拉出上述带子的旋转部件;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上设有通过旋转来使上述旋转部件向卷绕方向旋转的预拉机构,所述预拉机构具有离合器摩擦片,所述离合器摩擦片配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与预拉机构之间;以及卡合部件,其具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设置在支架一侧壁与另一侧壁之间架设的锁紧部件的一侧端。上述卷带装置具有旋转部件,预拉机构以及卡合部件,其中,所述旋转部件通过向卷绕方向旋转来卷绕带子,并通过向拉出方向旋转来拉出上述带子;所述预拉机构通过运转可使上述旋转部件向卷绕方向旋转;所述卡合部件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时,从不能与上述旋转部件相卡合的不可卡合状态变成可卡合状态,通过与上述旋转部件相卡合以阻止上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所述可卡合状态是指卡合部件不与受到向卷绕方向的旋转力的上述旋转部件卡合,而与受到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力的上述旋转部件卡合。所描述的卷带装置中,卡合部件处于不可卡合状态时不能与旋转部件相卡合。此外,通过运转预拉机构,可使旋转部件向卷绕方向旋转,从而卷绕带子。在此处,运转预拉机构时,使卡合部件从不可卡合状态变成可卡合状态。卡合部件在可卡合状态下,不与卷绕方向上受到旋转力的旋转部件相卡合。因此,允许通过运转预拉机构使旋转部件向卷绕方向旋转。此外,卡合部件在可卡合状态下,与在拉出方向受到旋转力的旋转部件相卡合,阻止旋转部件的旋转。因此,在预拉机构运转后(运转结束后),当向拉出方向对旋转部件施加旋转力时,卡合部件立即与旋转部件相卡合。由此来阻止旋转部件的旋转,阻止带子的拉出。因此,在预拉机构运转后,可减少被拉出的带量。本技术的一种卷带装置,包括系于乘客身上的带子;设置在一支架的一侧壁外侧上、向卷绕带子方向旋转的预拉机构,所述预拉机构具有离合器摩擦片;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结束后将上述带子对乘客作用的负荷保持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结束时的负荷的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一侧壁与另一侧壁之间。所述的卷带装置具有系在乘客身上的带子,通过运转来卷绕上述带子的预拉机构以及保持机构,其中,所述保持机构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结束后,使上述带子对乘客作用的负荷保持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结束时的上述负荷。在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中,带子系于乘客身上。通过运转预拉机构来卷绕带子。在此处,在预拉机构运转结束后,保持机构将上述带子对乘客作用的负荷保持在预拉机构运转结束时的上述负荷。因此,预拉机构运转后(运转结束后)的带子对乘客作用的负荷可大体保持恒定。本技术的一种卷带装置,包括一支架;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上设有向卷绕带子方向旋转的预拉机构,所述预拉机构具有离合器摩擦片;以及一卡合部件,所述卡合部件具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设置在支架一侧壁与另一侧壁之间架设的锁紧部件的一侧端。所述卷带装置具有预拉机构,其通过旋转来使上述旋转部件向卷绕方向旋转;以及卡合部件,在所述预拉机构运转时,从不能阻止上述带子的抽出的状态,变成在允许抽出上述带子的同时,还可阻止上述带子的抽出的状态。一种车辆,其具有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包括施力构件和移动部件,其中,所述施力构件对所述卡合部件向可卡合状态侧施加作用力;所述移动部件通过与上述卡合部件相卡合而使上述卡合部件为不可卡合状态,并通过运转预拉机构而移动,由此来解除与所述卡合部件的卡合,利用所述施力构件将所述卡合部件变成可卡合状态。在如上所述描述的卷带装置中,施力构件对卡合部件向可卡合状态侧施加作用力。移动部件通过与卡合部件相卡合,使卡合部件变为不可卡合状态。在此处,通过运转预拉机构来移动移动部件。由此来解除移动部件与卡合部件的卡合,利用施力构件使卡合部件变为可卡合状态。因此,可利用简单的结构,将卡合部件从不可卡合状态变成可卡合状态。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包括移动施力部件,其通过运转上述预拉机构而移动,由此来对上述卡合部件施力而使其从不可卡合的状态变成可卡合的状态。在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中,通过运转上述预拉机构使移动施力部件产生移动,移动施力部件对卡合部件施力使其从不可卡合的状态变成可卡合的状态。因此,可利用简单的结构,将卡合部件从不可卡合状态变成可卡合状态。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在上述预拉机构运转后,上述卡合部件保持在可卡合的状态。在如上所述的卷带装置中,在预拉机构运转后,卡合部件保持在可卡合的状态。因此,在对旋转部件向拉出方向施加旋转力时,卡合部件能可靠地与旋转部件相卡合。本技术可以减少在预拉机构的运转后拉出的带量。此外,本技术还可大体保持预拉机构运转后的带子对乘客作用的负荷。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带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该立体图是从一侧的斜上方看到的。图2是详细地表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带装置中特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该分解立体图是从一侧的斜上方看到的。图3是表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卷带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侧视图(图中省略齿轮壳体以及离合器摩擦片),该侧视图是从一侧看到的。图4是表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卷带装置中预拉机构在运转时的主要部分状况的概略侧视图,该侧视图是从一侧看到的。图5是表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卷带装置中预拉机构在运转后的主要部分状况的侧视示意图,该侧视示意图是从一侧看到的。图6是表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卷绕装置与以往的卷带装置,它们在预拉机构运转开始后的乘客胸部的移动量(横轴)与带子对乘客肩部作用的负荷(纵轴)之间关系的曲线图。标号说明10卷带装置;18卷带轴;20带子;24扭转轴;26锁紧齿轮;34预拉机构;70压缩螺旋弹簧;74锁紧板;78锁紧爪;86止动锁;100卷带装置102螺旋弹簧;S1一侧;S2另一侧。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1以从一侧斜上方看到的分解立体图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卷带装置10的主要部分。本实施方式中的卷带装置10具有从上方俯视呈コ字形板状的支架12。支架12固定于车厢内。在支架12的一侧S1的侧壁上端和另一侧S2的侧壁上端之间架设有连结片14。连结片14固定于车厢内。连结片14上形成有插通孔16。在支架12的一侧壁和另一侧壁之间,可自由旋转地支承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通过向卷绕方向旋转来卷绕带子、并通过向拉出方向旋转来拉出上述带子的旋转部件;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壁外侧上设有通过旋转来使上述旋转部件向卷绕方向旋转的预拉 机构,所述预拉机构具有离合器摩擦片,所述离合器摩擦片配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与预拉机构之间;以及卡合部件,其具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设置在支架一侧壁与另一侧壁之间架设的锁紧部件的一侧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鹰松均永田智纪相原一彦安田真己中岛利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