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伟专利>正文

车载自行车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726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其特征在于:该车载自行车托架包括有高位支架、低位支架、两根支撑杆、连接挂钩和可调连接结构,该两根支撑杆上分别设有固定结构;所述高位支架和低位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可调连接结构连接,并分别与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挂钩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该高位支架两端的上方或固定连接在该可调连接结构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使用的承载物品外挂装置,特别是一种小型客车使用的车载自行车托架
技术介绍
现今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自行车是一种为大多数公众所经常使用的代步工具。当骑自行车者需要改乘小型客车时,其随行的自行车的安置将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特别是骑自行车者需要该乘出租车时,这个问题变得尤为突出。目前,解决的办法是将自行车安置于轿车的后备箱中。但是,普通轿车的后备箱相对于容纳自行车来说过于狭小,使自行车放入后备箱后有部分车体悬置于后备箱的外部,在轿车的行驶过程中自行车容易滑落到车外,引起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的车载自行车托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包括有高位支架、低位支架、两根支撑杆、连接挂钩和可调连接结构,该两根支撑杆上分别设有固定结构;所述高位支架和低位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可调连接结构连接,并分别与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挂钩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高位支架两端的上方或可调连接结构上。采用本技术车载自行车托架,当轿车需要搭载自行车时,本技术可以将其牢固的悬挂于轿车尾部,使用后可以将本技术折叠后收入到汽车的后备箱中放置,使用安全可靠并且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载自行车托架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车载自行车托架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车载自行车托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车载自行车托架包括有至少两个连接挂钩15、高位支架12、低位支架13、两根支撑杆9和可调连接结构,该可调连接结构包括螺栓111和螺母112,两根支撑杆9上分别设有固定结构20。在高位支架12和低位支架13的两端分别开有通孔,两根支撑杆9的一端开有通孔,螺栓111分别穿过高位支架12和低位支架13的每一端通孔及一根支撑杆9的端部的通孔后用螺母112拧紧,将高位支架12和低位支架13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支撑杆9连接在一起。连接挂钩15包括连接带和钩体,连接带一端与钩体连接,各两个连接挂钩15通过连接带分别与高位支架12的两端的上方固定连接或与可调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本技术使用时,将可调连接结构的螺母112松开,根据汽车的尾部形状将高位支架12、低位支架13和支撑杆9之间调整到适当的角度,并将两根支撑杆9调整至相互平行位置,再将螺母112拧紧。将连接挂钩15的钩体挂接于汽车尾部的后备箱与车体的结合处或其他合适的位置处,高位支架12和低位支架13分别支撑在汽车尾部,再将自行车悬挂于支撑杆9上,用固定结构20将自行车的车体固定于支撑杆9上。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一、可调连接结构包括有螺帽1、后盖2、前盖7、穿杆6、左分块3、中块4、右分块5和手柄21。左分块3、中块4和右分块5的中部皆开有通孔和容纳空间,中块4的两个侧面设有锯齿状或矩形凸凹结构,左分块3和右分块5的一侧设有锯齿状或矩形凸凹结构,左分块3和右分块5的凸凹结构分别与中块4的两侧的凸凹结构相匹配。后盖2、前盖7和手柄21的中部开有通孔,手柄21的通孔顶部开有圆形槽,圆形槽的深度与其壁厚之差大于凸凹结构深度的二倍以上。高位支架12、低位支架13的两端和每一支撑杆9的一端开有通孔,并分别放置于左分块3、中块4和右分块5的容纳空间内,穿杆6依次穿过手柄21、前盖7、右分块5、中块4、左分块3和后盖2的通孔,并同时穿过上述高位支架12、低位支架13和支撑杆9的端部通孔,以螺帽1拧紧。由于左分块3和右分块5一侧的凸凹结构分别与中块4的两侧的凸凹结构相配合,使右分块5、中块4和左分块3之间固定连接为稳定的一体结构,即支架12、低位支架13和支撑杆9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处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使用时,将手柄21拉开至与穿杆6平行状态,使手柄21的侧壁与前盖7接触,由于手柄21的顶部圆形槽的深度与其壁厚之差大于凸凹结构深度的二倍以上,可以使右分块5与中块4之间或左分块3与中块4之间处于分离状态,分别将高位支架12、低位支架13和支撑杆9之间调整到需要的工作角度后即可使用。采用该可调连接结构可以省去辅助工具,操作使用方便快捷。二、在高位支架12和低位支架13上设有若干橡胶垫14。本技术使用时,高位支架12和低位支架13要与汽车的车体之间接触,橡胶垫14的采用可以避免划伤车体表面。三、在高位支架12上设有紧固带19。将自行车固定在支撑杆9上后,汽车行驶中可能会产生摆动,可以利用紧固带19进一步固定,形成对自行车的三点固定,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其特征在于该车载自行车托架包括有高位支架、低位支架、两根支撑杆、连接挂钩和可调连接结构,该两根支撑杆上分别设有固定结构;所述高位支架和低位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可调连接结构连接,并分别与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挂钩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该高位支架两端的上方或固定连接在该可调连接结构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自行车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连接结构包括有螺帽、后盖、前盖、穿杆、左分块、中块、右分块和手柄;所述左分块、中块和右分块的中部皆开有通孔和容纳空间,该中块的两个侧面设有凸凹结构,该左分块和右分块的一侧设有凸凹结构,该凸凹结构分别与该中块的两侧的凸凹结构相匹配;所述后盖、前盖和手柄的中部开有通孔,该手柄的通孔顶部开有圆形槽,该圆形槽的深度与其壁厚之差大于所述凸凹结构深度的二倍以上;所述高位支架、低位支架的两端和每一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开有通孔,并分别放置于所述左分块、中块和右分块的容纳空间内,所述穿杆依次穿过该手柄、前盖、右分块、中块、左分块和后盖的通孔,并同时穿过该高位支架、低位支架和支撑杆的一端的通孔,以所述螺帽拧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自行车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支架和低位支架上分别设有橡胶垫。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自行车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支架上设有紧固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该车载自行车托架包括有高位支架、低位支架、两根支撑杆、连接挂钩和可调连接结构,该两根支撑杆上分别设有固定结构;所述高位支架和低位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可调连接结构连接,并分别与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挂钩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该高位支架两端的上方或该可调连接结构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文档编号B60R9/00GK2631851SQ0326603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伟 申请人:刘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